第291章 和亲
推荐阅读:
我在现代留过学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唐人的餐桌
大明卫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离之星
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就在整个皇朝处在安定之中时,赵瑞开始和大理寺、御史台、刑部商议各州县司法独立的事情来,这是赵瑞一直考虑的事情,抛弃以往州县主官行政、司法、教育、税务一手抓的体系,将司法权兄行政中剥离出来。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在各州都要派驻驻州官员,这一下,全国将要多出不少官员出来,三省和大理寺、御史台正在协商官员增加多少,如何轮换等等问题,以论证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赵瑞此时正在恼火,原来李靖已经吐谷浑和突利的突厥赶出了国境,但不代表目前能消灭他们,谁知道吐谷浑的伏允和突利怎么就发癫了,两人估计是协商好的,竟然同时派出使者来朝。
要作战李靖可以抵御他们,但是现在别人依照礼节,派出使团,李靖也不能阻拦,只能一边接待,送往长安,同时快马加鞭将使团来访的信息传递给赵瑞。
本来使节来访,那就来呗,赵瑞也不会生气,关键一打听使节来访的目的,赵瑞就生气了,伏允和突利同时向大明提出和亲,求娶丹阳长公主和衡阳长公主。
估计他们也是觉得一个人前往大明,估计会被拒绝,两个人一起来,那这个压力就大了,大明为了边疆和平,答应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再说这个时期,和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短短的隋朝几十年,就有好几个公主和亲,义成公主现在还在草原呢,当然现在阿史那思摩不敢再娶她了。当初李世民为了得到突厥支持,不也是用了两个公主和亲么,只是后来颉利可汗被杀,两个公主都在长安没有送出去罢了。
这样的信息传回来,朝廷上也是反应不一,三省长官收到赵瑞送过来的消息,杨恭仁、宇文士及、王珪和房玄龄在一起计议很明确,杨恭仁首先说道,
“痴心妄想啊,此事不成,陛下的心思我们还是了解的,对几个姐妹那是疼到了骨子里,长沙长公主可是在陛下肩头长大的,我等要是拿几位长公主去和亲,恐怕都要会被骂死。“
王珪接口道,
“你想被骂死恐怕都做不到,当初长安一战,伤兵满营,几位长公主和贵妃还有几位贵人待在军营一个月之久,救治了多少伤兵?南阳和长沙两位长公主年纪小,天天也在军营里,说怕伤兵们疼痛,居然唱曲子给伤兵听,你现在走出去说要拿长公主去和亲,看会不会被砍死。反正我没这个胆子,说句不敬的话,当初陛下要封秦贵妃,不少人反对,可是你看军方啥动静?“
“这伏允和突利是咋想的?以为这点兵力就可以让我大明就范么?不过三位,过两天就是十二月初一,大朝会了,这事一出,估计还是有些人会愿意的,陛下将信息传给我们,我们还是要表明态度,省的朝会之时,有人乱说啊。“
宇文士及对此不置可否,当初李唐拿两个公主和亲的事情都是他去谈的,对于和亲这种事,他是无所谓,这一点也不能责怪他,他就生活在在这种时代,对于损失一个女子,能换取和平的事情,免除刀兵之祸,为什么不能做?大汉那么强大,几百年间不还是有几十位公主出塞?
既然享受了皇家的锦衣玉食,关键时刻也就该为皇家为天下做些事情,这是他们这群人的心态。
不过既然赵瑞不愿意,那几位重臣肯定会和皇帝保持高度一致,那接下来几位大佬级人物将会不同场合和方式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去,让其他大臣看到高层意图。
大明宫内,太后拉着丹阳长公主的手,又看看坐在一边衡阳,
“听说东边在打仗,西边也在打仗,今年又遭了灾,现在突厥他们要和亲,要是皇帝让你们去和亲,你们就去,不要让他为难,行不行?“
丹阳长公主被说的眼含泪水,“娘,这是皇家的事,要是二郎让我去,我就去,绝不让他为难就是。“
“我不去,我不嫁给那些臭人,听说他们一年都不洗澡,身上臭臭的“。
衡阳长公主自小也是跟赵瑞最亲,听到要去和亲,第一时间拒绝了,自己才不要去草原上,昨天问了公里内侍,听他们说了草原人的生活,吓得半死,准备求一下哥哥,自己可不去那里。
太后刚想训斥,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旁边的汉王妃笑了,
“母后,陛下绝不会让妹妹们去和亲的,他那么疼姐妹们,谁敢让她们去和亲?再说了,这些草原人,都是被陛下打败的,没办法了,想来求亲换取咱们不打他们而已,还反了他们了。“
“真的么?我怎么听说那些人都凶狠的很?到处杀人放火的,还抢东西。“
“母后,陛下就派了李靖大将军带了三万多人去,把他们十几万人打的抱头鼠窜的,哪里厉害了?现在来求和的顺便想着求亲罢了。“
“哦,真是这样?“
“是啊,东边在打仗,那是因为李世民都逃到新罗去了,手下两员大将刚刚投降咱们,幽州那边是平阳公主在,要不是她当年对咱家有些情谊,陛下早就收回幽州了,现在周边哪有敢和咱们对阵的啊,母后,您就放心吧。“
对于这次吐谷浑和突利的求和和求亲行为,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大部分人对于求亲持肯定态度,这一点源于一直以来中原王朝就是这么办事的,从汉以来,为了羁绊周边游牧民族,各王朝都采用了这个办法,说起来并不是丢人的事,能一个女子换取边疆和平,这很划算的。
不过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士马上就感觉不对了,三省长官在不同场合都流露出不同意和亲的意向来,这就值得思考了,一些脑袋灵光的立马就想到这肯定是陛下的意思,要不然以宇文士及等人心态,绝对不会不同意的,于是在初一大朝会上,当鸿胪寺卿唐俭将吐谷浑和突厥派出使节来访,并求亲的消息说出来之后,一些心思灵巧的大臣立马提出了反对。
一些没反应过来的人,也开始反驳,认为和亲有助于边疆稳定,尤其是大明今年遭遇蝗灾,民间储粮不足,朝廷上也没有粮草储备,不足以打仗,要是因此惹恼了他们,全面进犯,朝廷无力组织大军抵抗,双方各执一词,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http://www.abcsee.cc/44524/2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