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战前准备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赵瑞等人听了丘和的陈述都是默然无声,七十多岁的人了,还故意大声说话,并不时活动几下筋骨,非说自己还能上马战斗,还能为赵瑞牵马执鞭,冲锋陷阵。

  众人都是一阵唏嘘,朝堂很多李唐原来的官员,现在都是深刻感受到当初选择的重要性,一个可以成为大明顶级官宦之家的家族,却变成了现在这样子,只能靠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在太极殿像耍猴戏一样来维系家族的存亡。

  按理说,像丘和这样的,私下里递个话,然后在立政殿去服个软未尝不是一条路,可是那样效果肯定不好,尤其是刚才在太极殿上,赵瑞的称呼也是丘老,不是什么国公之类的,那就等于不承认了丘和和丘家以前的功绩和爵位了,丘和更加决绝选择了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还不清的儿女债啊。

  赵瑞赶紧让人扶着他,要是在太极殿摔了,那就好笑了。

  丘和被扶着坐在案几后面,双手微微发抖,赵瑞一阵感慨,丘行恭当年在自己手下,要是不被蛊惑,现在一定会和阚陵一样成为国公,大将军,可惜一步错步步错。

  “丘老不必如此,今年攻伐辽东,让丘行恭在军前效力吧。”

  丘和老泪纵横,伏下身子,赵瑞还允许丘行恭上战场那就好,若是赵瑞以丘和年纪大为由,让丘行恭在跟前侍奉养老,那才麻烦,只要能上战场,就有机会立下功劳。

  丘和含泪下朝,不过他的做法引起不少人效仿,这种机会可不多了。

  不过这样的氛围对于赵瑞来讲却是好事,至少在整个朝堂形成一股积极备战的状态,赵瑞和房遗直到了明月轩吃饭的时候,被程处默、裴承先等人围住了,几乎是夹着去的一笑楼。众人还没坐下,裴承先就嚷嚷开了。

  “瑞哥,你这次打仗再不带我,可别怪兄弟们不讲情面了。”

  孔志约也在一边起哄,就连李承业都跃跃欲试,嘟囔着要跟了去。赵瑞可不敢答应他,不然回去不好跟淑妃交代,

  “你这事我可做不了主,你应该问问淑妃意见。”

  话没说完,李承业就扑了上来,“这是你我之间的事情,为何扯上娘娘。”

  众人过来拉他,可趁乱不知道谁在赵瑞屁股上还踹了两脚。

  闹了一阵,赵瑞也知道,房遗直的爵位和官职还是让一帮小兄弟起了争强好胜之心,本来大家都是纨绔子弟,靠着家里余荫,最后都能混个爵位和官职,现在房遗直不靠家里,自己就混了侯爵,那就不一样了。薛猛早就应该回他父亲那里去了,可是一直等到现在不走,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成吧,这样,出征不是小事,你们以前也随我出征过,回去家里,只要你们父辈不反对,给我递个话,我就征召你们入伍,不过还是老规矩,冲锋陷阵的,校尉职位,不能冲阵的,那就是记事参军,在刘玄意手下工作。大家没有意见吧。”

  这一下众人满意了,以前年纪小,家人还要担心出门不安全,但现在家里不但不担心还要鼓励他们出去,尤其是跟着赵瑞出去,那是白捡的功劳。再说了你要是没有功劳,到时候朋友之间差距会越来越大,就算有感情,也会慢慢磨灭掉。

  不要以为这些官宦人家会溺爱孩子,如果是小妾生的,也许爱屋及乌会溺爱一点,真正家族未来的接班人,是不可能长在温室里的,哪个不需要锻炼?其要求的严格程度远远超出想象。

  至于逛青楼这种事,那根本不叫事。这个社会风气如此。就裴承先他们想要出征这事,赵瑞不相信裴寂能不知道,甚至裴寂都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赵瑞答应了大家要求,拍了拍屁股,

  “刚才是哪个狗日的在后面踢的我,如实招来。”

  裴承先左右看了一下,手指房遗直,“我只看见是他在你后面,别人没看见。”

  “姓裴的,我与你势不两立。”房遗直跳起来转身就跑。

  结果被房门口的李承道一把抓住衣服,程处默等人将他摁住,薛猛一把扯下他的裤子,众人哈哈大笑,李承业拿起一杯酒洒在小房遗直上。把周围姑娘们惹的都别过脸,胆大的也盯着看,都憋着笑。

  柳如是拥着赵瑞笑个不停,众人玩闹一会,各自拉着相好的跑了,柳如是两人在丫鬟的服侍下,脸色潮红拥着赵瑞进了里屋。

  大明对高句丽的战争就要打响了,高句丽对此心知肚明,早早就开始储备物资,召集士卒。

  去年安市城的陷落,让整个高句丽上下顿时如芒在背。一直以来,高句丽都是冷眼旁观看着中原王朝的更迭,尤其是大明的建立,高句丽上下一片冷嘲热讽,他们不认为一个十三岁孩子能建立一个王朝,对于李唐更是嗤之以鼻。

  可是赵瑞几路军队的部署,不但抢劫了高句丽的国内,还把安市城轻松拿下,抢走了大量军事物资,同时又抢劫了卑沙城的黄金。

  这让整个高句丽损失惨重,甚至一度被称为军神的莫离支乙支文德也让赵瑞气的吐血身亡,高句丽君臣这才真正重视起来。

  现在军事力量又被渊盖苏文掌握,这又是一个强硬派,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军事能力也相当不错。不过现在他们也知道他们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只好将当初赵瑞册封他们的文书拿出来当挡箭牌。

  不过国家利益面前,这些盟书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渊盖苏文开始说动高建武积极备战,同时为了对抗大明,将南部的一些军队开始北移,渊盖苏文亲自南下,准备和新罗达成和解,谋求南部边疆稳定,集中力量在辽水一线,抵御大明军事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渊盖苏文认为新罗的实际控制人李世民应该能看得清局势,现在高句丽成了新罗的屏障,成为抵挡大明扩张的桥头堡。唇亡齿寒的道理李世民肯定懂的。尽管高句丽也打听到,李世民派人联络大明攻伐高句丽,但依然说服了朝堂上下,放弃成见,与新罗结盟。
  http://www.abcsee.cc/44524/3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