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第297章 哀牢山雾与荆江暗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97章 哀牢山雾与荆江暗礁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占据濮人山寨,对曹军而言如同在无边沼泽中抓住了一根浮木。

  虽暂得喘息,但危机四伏。

  寨中存粮有限,俘虏的濮人虽在刀兵逼迫下交出了一些辨识草药、驱避毒虫的粗浅法门,但眼神中的敌意与恐惧丝毫未减。

  更棘手的是,这小寨的位置并非长久立足之地,资源贫瘠,且随时可能被更大的部落发现。

  “陛下,此地不可久留。

  据俘虏所言,向西翻过两座山岭,有一处哀牢夷的大寨,其王名为‘朵思’,统辖周边数个山谷,人口众多,且拥有一条通往西面更为偏远之地的秘密商道,据说可通往……身毒(印度)方向。”

  司马懿将连日来拷问、探查所得的情报汇总禀报。

  他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深邃。

  “朵思大王……”

  曹操咀嚼着这个名字,头痛似乎又在隐隐作痛,

  “其部实力如何?可能沟通?”

  贾诩接口道,声音低沉:

  “据闻此人性情暴烈,自恃勇力,且其寨位于险峻山巅,易守难攻。

  其部众善用淬毒弓弩,山林间来去如风。

  硬攻,恐损失惨重,且即便攻下,亦难以收服其民。

  然……其与东面的闽濮部落为争夺猎场和盐泉,素有仇怨。”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

  “仇怨?

  好!

  有仇怨,便有缝隙。

  文和,你的意思是……”

  贾诩微微颔首:

  “陛下圣明。

  或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携重礼往见朵思,陈说闽濮之患,假意愿为其臂助,共击闽濮。

  若其应允,我军可借其道,获其补给,甚至借其力削弱闽濮;

  若其不允……”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亦可借此探其虚实,并散布谣言,称闽濮已与北廷勾结,欲图哀牢之地。

  届时,朵思必然震怒,无论其先攻闽濮,还是戒备北廷,于我而言,皆有可趁之机。”

  “驱虎吞狼,二虎竞食……文和此计甚妙!”

  曹操抚掌,随即看向司马懿,

  “仲达,你以为如何?”

  司马懿沉吟道:

  “贾公之计,确是上策。

  然朵思未必肯信我空口之言。

  需有‘投名状’。

  或可先助其剿灭一两个与闽濮亲近的小部落,以示诚意,亦练兵熟悉此地战法。

  同时,需严防朵思将计就计,反过来利用我等。”

  “便依此议!”

  曹操决断道,

  “仲达,由你挑选机敏之人,准备厚礼,前往哀牢寨拜会朵思!

  许褚,夏侯渊,整军备战,随时策应!”

  曹军这台伤痕累累的机器,再次在求生欲的驱动下,开始了在永昌密林中的新一轮挣扎与算计。

  而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那云雾缭绕的哀牢山。

  ……

  就在曹操图谋哀牢之时,荆州的局势因江东的异动而骤然紧张。

  糜竺匆匆离开洛阳,快马加鞭返回襄阳。

  他带回了北廷强盛、制度森严的深刻印象,也带回了江东背信弃义、兵临桂阳的坏消息。

  “主公,北廷气象,确非我荆州所能及。

  其人才之盛,制度之新,远超想象。

  诸葛亮、蔡琰志向不小,有雄主之相。”

  糜竺语气沉重,

  “而孙权,狼子野心!

  趁我应对北廷之际,竟行此龌龊之举!

  吕蒙、凌统已陈兵边境,虽未大举进攻,但小股摩擦不断,其意在试探,亦在蚕食!”

  刘备面色铁青,他深知两面受敌的险恶。

  “云长,桂阳情况如何?”

  关羽丹凤眼微眯,杀气凛然:

  “大哥放心!

  桂阳有某部将赵累驻守,城防坚固,粮草充足。

  吕蒙小儿若敢真个来犯,某必亲提大军,叫他知道何为青龙偃月!”

  糜竺却道:

  “云长勇武,天下皆知。

  然此时与江东开战,正中北廷下怀。

  竺……在北廷观其气象,恐其已做好趁机南下的准备。

  我以为,当以威慑为主,迫孙权退兵,维持孙刘联盟大局。”

  “子仲之言有理。”

  刘备压下怒火,冷静分析,

  “孙权此举,无非是惧北廷势大,欲拓展纵深,并试探于我。

  若我反应过激,联盟破裂,则北廷坐收渔利。

  若我示弱,则其必得寸进尺。”

  他沉吟片刻,

  “增兵江陵、公安,由云长亲自坐镇,做出随时可顺江东下、直捣建业之势!

  同时,遣使严词责问孙权,令其即刻退兵!

  子仲,你再辛苦一趟,亲自去见孙权,陈说利害!”

  这是一手强硬的外交配合军事威慑。

  关羽虽更愿直接开战,但也知大局为重,领命而去。

  糜竺则再次踏上前往江东的路途,心中充满了对联盟前景的忧虑。

  ……

  江东,建业。

  孙权此刻也是心绪不宁。

  吕蒙前线传来的消息称荆州防御严密,关羽已亲至江陵,态度强硬。

  而张纮也从洛阳返回,带回了北廷令人震惊的详情和隐隐的警告。

  “主公,北廷绝非昔日诸侯可比。

  其制度之完备,人才之鼎盛,尤甚于其军力。

  蔡琰、诸葛亮所图乃大一统之局,绝不会容忍江东长久割据。

  观礼之邀,实为敲山震虎。”

  张纮语气凝重。

  周瑜剑眉紧锁:

  “荆州反应如此迅速强硬,刘备、关羽并非易与之辈。

  此时若强行进取,恐陷入僵持,反为北廷所乘。

  主公,不如暂且退兵,另寻时机。”

  “退兵?”

  孙权碧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如此虎头蛇尾,岂非让天下人笑话我江东惧了刘备?”

  “非是惧他,而是审时度势。”

  周瑜耐心分析,

  “北廷势大,乃心腹之患。

  孙刘联盟,唇齿相依。

  此时与刘备火并,无异自断臂膀。

  不如暂且隐忍,加固江防,加速仿制北廷器械,同时……或可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

  孙权看向周瑜。

  “交州。”

  周瑜吐出两个字,

  “士燮年老,其子嗣暗弱。

  我江东与交州素有往来,可加大渗透,或助一方,或直接……若能控制交州,则我后方稳固,亦可自南面对荆州形成夹击之势,更可获取交州之粮秣、犀象、舟船之利!”

  孙权闻言,碧眼顿时亮了起来。

  相比在荆州与关羽硬碰硬,谋取交州显然风险更小,潜在收益却可能更大。

  “公瑾此策大善!

  便依公瑾!

  令吕蒙、凌统逐步后撤,做出剿匪已毕的姿态。

  子敬,你负责与交州士燮及其子嗣联络,多加赏赐,探其虚实!”

  江东的战略重心,在周瑜的谋划下,开始悄然南移。

  荆襄边境的紧张局势,得以暂时缓和,但孙刘联盟之间的裂痕,却已清晰可见。

  洛阳,未央宫。

  诸葛亮看着各地传来的情报:

  曹操似在永昌与哀牢夷接触;

  孙权从荆州边境退兵,转而加强与交州联络;

  刘备则大力整顿内政,加固城防。

  “主公,各方皆已蛰伏。”

  诸葛亮摇着羽扇,语气平静,

  “曹操困兽犹斗,然南中瘴疠之地,足以消磨其锐气。

  孙权退而图交州,可见其心已怯,孙刘联盟裂痕已生。

  刘备则据守荆州,稳扎稳打。”

  蔡琰站在殿前,望着南方,目光悠远:

  “蛰伏,是为了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我们亦然。

  孔明,新政推行,不可懈怠。

  格物院那边,尤其是水战利器与农具改良,需加紧。

  来年春耕之后,或许……便是这僵局打破之时。”

  她顿了顿,低声道:

  “告诉马忠和李恢,对永昌的渗透和封锁不能停。

  我们要让曹操在那片密林里,感受到无时无刻不在的压力。

  也要让孟获、朵思那些人明白,顺昌逆亡,别无他路。”

  “亮明白。”

  诸葛亮躬身。

  北廷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并不急于扑杀四处逃窜的猎物,而是不疾不徐地收紧包围圈,同时不断磨砺着自己的爪牙,巩固着自身的根基。

  朝廷的步伐从未停歇,征服的利剑则高悬于顶。

  天下,仿佛进入了一段暴风雨前的宁静期。

  但在永昌的迷雾中,在荆江的暗流下,在交州的暖风里,新的变数正在悄然滋生。

  曹操能否说动朵思?

  孙权的交州之谋能否得逞?

  刘备又将如何应对这越来越紧的包围?

  蛰伏的潜龙,终有腾空搏浪之时。

  而北廷打造的新朝巨舰,也已做好了乘风破浪、一统四海的全部准备。
  http://www.abcsee.cc/44538/2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