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糖瓜祭井
推荐阅读:
重生军营之王牌军婚
让你相亲,没让你把相亲对象拷了
阴律判:无间归墟录
陈天阳苏沐雨
错位法则
直视古神一整年
截胡S级房车,我在逃亡中收美女
墨爷你前女友又来求复合了
战神图谱
让你带新一团,你带成美系集团军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一九六三年的辽南,旱得邪乎。开春到仲夏,没落一滴雨。日头毒辣辣地悬着,土地裂开纵横交错的口子,像无数张渴死的嘴。河床干涸,庄稼蔫黄,连最耐旱的杨树也卷了叶子。老人们望着天,摇头叹气:“这是得罪了龙王爷啊。”
村东头那口古井,早已见了底。井口石栏被磨得光滑如镜,井壁的青苔枯黄卷曲,散发出一股土腥气。关于这井,村里有个老辈传下来的说法:明朝万历年间,一条黑龙行雨误了时辰,酿成水灾,被天师镇在井底。井口原先有铁链,年深日久锈断了,只剩几个铁环嵌在石缝里。
狗剩那年十岁,瘦得像根柴,穿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衫。他爹去年修水库时砸伤了腰,一直卧床不起,家里全靠娘一人撑着。狗剩懂事早,每天天不亮就拎着瓦罐去十几里外的山涧挑水。那点水只够一家人活命,洗脸洗衣都成了奢侈。
“娘,井里的龙王爷真能下雨吗?”一天晚上,狗剩躺在炕上问。
娘正就着油灯缝补衣裳,手顿了顿:“老辈人都这么说。可那龙犯了天条,被锁在井里,自身难保哩。”
“那为啥不放了它?”
“傻孩子,那是天师封的,谁敢动?”娘压低声音,“破四旧那会儿,红卫兵要来砸井栏,被老支书拦下了。老支书说这井是全村的水脉,砸不得。为这事,老支书还挨了批斗呢。”
狗剩不懂什么“四旧”“批斗”,但他记得老支书被押上台时那倔强的眼神。村里人暗地里都说,老支书保下这井,是救了全村人的命。
七月初七,是狗剩生日。娘从柜底摸出个小布包,层层打开,取出一块糖瓜,塞进狗剩手里。
“拿着,生日总得有点甜头。”
糖瓜用麦芽糖做成,金黄油亮,在狗剩眼里比什么都珍贵。他小心地舔了一口,甜味在舌尖化开,整个人都酥了。他决定慢慢享用,把这宝贝藏进贴身口袋里。
干旱持续,村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有人提议杀猪祭井,可猪早饿得皮包骨头。几个老人偷偷在井边烧香磕头,被生产队长撞见,一顿狠批:“搞封建迷信!雨会有的,政府正在组织人工降雨!”
可云彩都没一片。
那天下午,狗剩独自来到古井边。井深不见底,黑黝黝的,仿佛直通地心。他趴在井沿往下看,忽然觉得那黑暗中有什么在动。
“龙王爷,”他小声说,“你真在里面吗?”
井里传来细微的回声。
狗剩想起卧床的爹,想起娘憔悴的脸,想起村里那些干裂的土地。他摸出那块糖瓜,在手里攥得温热。这是他十年来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一年到头也未必能吃上一回。
内心挣扎着。一边是现实的甜蜜,一边是虚无的希望。糖瓜的香气隐隐飘来,他咽了口唾沫。
“龙王爷爷,”他终于开口,声音颤抖,“我把我最宝贝的糖瓜给你吃,你给我们下场雨吧。”
说完,他把糖瓜轻轻扔进井里。
那金色的小点坠落黑暗中,无声无息。
狗剩在井边坐了很久,直到日头西斜。什么都没有发生。他有些失望,又觉得理所当然——一块糖瓜,怎么可能换来雨水呢?
当晚,狗剩被雷声惊醒。
不是普通的雷,是那种炸在头顶的霹雳,震得土炕都在抖。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砸在屋顶上噼啪作响。
全村人都惊醒了,跑到院子里,仰头让雨水打在脸上,又哭又笑。
狗剩娘突然想起什么,问狗剩:“你下午去哪了?”
“我去井边了,”狗剩老实回答,“我把糖瓜给龙王爷了。”
娘愣住了,眼神复杂。
雨越下越大,电闪雷鸣中,有人惊呼:“井边有东西!”
村民们提着马灯,披着蓑衣聚到井边。在闪电的照耀下,井口湿漉漉的石板上,赫然印着几个巨大的爪印——三趾前伸,一趾后蹬,深深陷入石中,分明是传说中的龙爪印。
老支书也来了,他蹲下身,仔细查看那些爪印,脸色凝重。
“这事谁都别说出去,”他环视众人,“现在是新社会,不能讲这些神神鬼鬼的。”
人们噤声,但眼神交流中充满了敬畏。
雨下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井里已有半人深的水,清冽甘甜。更神奇的是,从此无论旱涝,井水始终保持在这个水位,再不下降。
狗剩成了村里的英雄,但没人公开谈论这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封建迷信”可能带来麻烦。只有孩子们会围着他,让他一遍遍讲述那天的经历。
老支书私下对狗剩说:“孩子,你心善,感动了它。但那龙还没完全自由,只是锁链松了些。”
“您怎么知道?”
老支书望向远山:“我爷爷那辈就守这口井,有些事,一代代传下来的。”
八月的一天,县里来了工作组,听说井边出现“不明生物痕迹”,要调查“封建迷信复辟”。全村人默契地保持沉默,说那爪印是有人恶作剧刻上去的。
工作组组长姓赵,是个严肃的中年人。他查看井栏后,却出人意料地宣布:“这就是普通兽类脚印,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后来才知道,赵组长的母亲信佛,来前夜梦到黑龙托梦,说受了孩子恩惠,佑这一方水土。
干旱结束了,庄稼活了过来,狗剩爹的腰伤也不知怎地好转,能下地干轻活了。村里人暗地里都说,这是龙王爷的报答。
多年后,狗剩成了村里的支书,像老支书一样守护着这口井。改革开放后,有人提议开发古井旅游,被狗剩坚决反对。
“有些东西,不能拿来赚钱,”他说,“那是我们村的根。”
只有夜深人静时,狗剩会独自来到井边,俯身倾听。据说在特定的夜晚,能听到井底传来锁链摩擦的声音,还有低沉的龙吟。
他永远记得那个下午,他放弃最珍贵的糖瓜时内心的挣扎,以及最终做出的选择。娘后来告诉他:“人这一生,总会遇到比糖瓜更甜的选择,但真正的甜,是心里踏实。”
一九六三年的大旱和那场神奇的雨,被写入村志,但糖瓜祭井的事,只存在于村民的口耳相传中。
井水依然甘甜,永不干涸。
就像有些信念,任岁月变迁,始终在人们心中流淌。
http://www.abcsee.cc/44573/3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