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恢复生产的困难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李云龙一听,像是被火钳烫了屁股,猛地从板凳上弹起半边身子,双手急摆,嗓门都变了调:

  “别!别别别!师长!您可千万别!

  装备……装备还是老规矩,咱们自己解决!

  绝不劳您费心!

  江岳那小子……呃,江大队长还得留着给咱全师搞大装备呢!”

  他那点心思全写在脸上:

  装备大队是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攥在自己手里大伙还能分杯羹,真要彻底划走,谁也别想痛快。

  屋里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低笑。

  师长斜看他一眼,

  “装备大队暂时留在一纵,规格提升到团级!”

  李云龙眼珠一转,又凑近几步,涎着脸问:

  “师长,这回……咱立下这么大功劳,重庆那边,总该有点实际表示吧?

  上次授了个中将衔,这回好歹给点干货吧?子弹、手榴弹,咱不嫌弃!”

  师长嗤笑一声,摸出根烟点上:

  “怎么?中将还委屈你了?还想扛上将衔?做梦!”

  他吐出一口烟圈,

  “表示?有啊!

  委座亲自委托阎老西,派人专程去总部‘慰劳’了。

  好家伙,锦旗十几面,绣的字一个比一个漂亮!

  就是既不能吃,也不能打。

  总部都觉得寒碜,没好意思往下发。

  你小子趁早死了这条心!

  抓紧时间,把新兵给老子招满!

  把队伍架子搭起来,形成战斗力,比什么都强!”

  “唉,以前好歹给个铁牌牌,这回连铁片子都省了,老蒋也太抠门了!”

  李云龙小声咕哝。

  师长瞪他一眼,脸色一肃,用力敲了敲桌子:

  “都听清楚了!总部的下一步指示!”

  他走到墙上那幅巨大的作战地图前,手指重重戳在大同上:

  “从今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独立师的根基!师部常驻于此!”

  他的手指以大同为中心,有力地划了一个圈,

  “大同以下,周边这些县城,”

  他的指尖点过平安、灵阳、浑源、应县、左云、右玉等地,

  “对鬼子而言,就成了没娘的孩子!孤悬在外,补给线全断!迟早是咱们嘴里的肉!”

  “近期,兄弟部队会逐个收拾它们!咱们师,决不能袖手旁观!装甲连!飞行队!要随时做好支援准备!听见没有?谁都不准给老子掉链子!”

  “是!”

  李云龙应声道,心下暗忖这些家当除了他,别人还真没有。

  “至于咱们师,接下来两个月,核心任务就三条!”

  师长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休整!连续作战,部队极为疲惫,必须尽快恢复过来!

  第二,扩编!六个团八个团不是嘴上吹出来的,把人给我招满,往死里练!

  第三,也是最紧要的,恢复生产!大同城里的工厂、矿坑,必须想办法运转起来!咱们绝不能坐吃山空!”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李云龙和赵刚身上:

  “尤其是你老李,还有赵刚!别满脑子只想着打仗!给你一座城,就得给老子管好!这才是立足的长久之计!散会!”

  众人轰然领命,纷纷起身。

  李云龙一边往外走,脑子里已经开始飞速盘算怎么从鬼子那儿“想办法”搞装备,怎么以最快速度把那六个团的骨架搭起来。

  这大同城,往后就是他老李的地盘了!

  ……

  大同城南,原伪警察学校。

  第一纵队临时指挥部,一间尚算完整的屋内。

  只有两人。

  赵刚和江岳。

  桌上摊着赵刚那个边缘已磨破的笔记本,页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空气里除了未散尽的硝烟味,还混杂着旧纸张和灰尘的气息。

  赵刚反复拧开又合上钢笔帽,显然心事重重。

  他脸上倦容深重,眼窝深陷,但眼神依旧撑着那股执拗的认真。

  “江大队长,”

  他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手指点着笔记本,

  “城内主要工厂的情况,我初步摸排了。形势……比预想的更复杂,也更棘手。”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条理清晰地道来:

  “其一,药厂。部分设备受损,但主体尚存。关键问题在于,懂技术的鬼子药师、负责管理的鬼子平民,非死即囚。

  失去他们,很多关键药品我们无法生产。

  这是救治伤员的命脉,停产一日,代价可能就是同志们的生命。”

  “其二,水泥厂。机器庞大,多处损坏,我们的同志面对这些铁疙瘩无从下手。

  此厂能否复工,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事修筑和重建进度。”

  “其三,炸药厂。情况最为棘手。

  核心配方、生产工艺流程,都掌握在少数鬼子工程师手里。

  我们的战士只知道粗加工,精细环节还无法掌控。”

  “其四,发电厂。锅炉和发电机组遭轰炸损坏严重。

  日方的首席技师逃遁,仅存的几名技工能力有限。

  电力中断,众多工厂都无法运转。”

  “其五,煤矿。劳动力不缺,但井下的通风、排水、支护等技术环节仍由被控制的鬼子技术人员把持。若贸然换我们的人操作,极易引发重大事故。”

  “此外,如火柴厂、数家小纺织厂、酒厂等,复工相对容易,但产能有限,于大局影响微弱。”

  言罢,他沉重地合上笔记本,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封面:

  “核心难题只有一个:这些厂矿的中高层管理及技术骨干,几乎全是鬼子!

  我们的同志,打仗是英雄,搞生产、管企业,尤其是面对现代工业,几乎都是门外汉!

  恢复生产,谈何容易?”

  他看向江岳,目光中带着沉甸甸的焦虑:

  “老总要求我们尽快恢复生产,形成可持续的保障能力。但眼下这局面……简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劳力,是懂管理、懂技术的人才!”

  江岳始终静听,面色平静,唯有在听到关键处时,眼底掠过一丝冷厉的光芒。

  待赵刚说完,他沉默片刻,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政委,困难确实巨大。我提议一个应急方案,请您斟酌。”

  他起身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幅刚绘制的大同城区简图,上面用铅笔圈出了几个工厂位置。

  “首先,解决人的问题。分三步走。”

  他伸出三根手指:

  “一,内部提拔!从工人队伍里找!

  重点筛选那些平日受鬼子欺压、有爱国心、头脑灵活、技术过硬的老工人、老师傅,大胆破格提拔!

  让他们担任临时生产负责人,主持恢复工作!

  我们派政工干部协助,给予充分信任和支持!

  这必须成为核心依靠力量!”

  “二,强制鬼子出力!

  所有鬼子侨民,包括那些没有直接血债的技术、管理人员,集中管制,但明确告知:

  不参与劳动,则不分配食物!

  想活命,就必须用他们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来赎罪!

  我们的战士严密监视,只允许他们进行纯技术性工作,管理权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

  “三,分化利用。鬼子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亦有反战分子、贪生怕死之徒,或单纯寻求活路者。

  仔细甄别,筛选出那些愿意合作、技术精湛者,给予略好待遇,鼓励他们传授技术,培养我们自己的骨干。

  但需时刻明确,这是在赎罪!”
  http://www.abcsee.cc/44586/4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