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寒门巧妇理家记 >第57章 媒婆舌战藏玄机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7章 媒婆舌战藏玄机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天色未亮,青溪村还沉在鸡犬不惊的静谧里,林家小院的门却悄然推开了一道缝。

  春织裹着一件素净布衣,手里提着一坛用红绸系口的梅子酒,步履轻稳地踏上通往李媒婆家的小径。

  她脚步虽缓,心思却飞转如轮。

  昨日霍砚带回的消息像块冰压在心头——赵家果然对她的秘方不死心,甚至借仆妇之手将酱料偷送回去,如今更是暗中勾结县令亲信,意图以官威压人,逼她交出祖传食谱。

  若不是她早有防备,怕是连怎么败的都不知道。

  “既然是他们要动,那就别怪我先出手了。”

  她边走边想,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李媒婆家住得不远,不过隔着两户人家。

  这老太太专做说媒拉纤的活计,一张嘴能把死人说活,活人说得点头成婚。

  赵家儿媳翠娘正是她表侄女,这一层关系,也难怪她敢三番五次上门试探春织的心意。

  门环一响,屋里便传来趿拉的脚步声。

  “谁呀?大清早就来敲门!”李媒婆一边开门一边抱怨,等看清来人,立刻眉开眼笑,“哎哟我的小祖宗,这不是春织丫头嘛!快进来快进来,这么早就来了,可是有什么喜事要说?”

  春织笑着递上那坛梅子酒:“昨夜酿好了些新酒,想着您最爱吃甜口的,特地带来请您尝尝。”

  李媒婆接过酒,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哎哟,你这孩子,真会疼人,来来来,快坐下说话。”

  屋内布置得花里胡哨,墙上贴着几幅喜庆的画符,桌上摆着香炉和红纸,一看就知道是个靠红媒过日子的老江湖。

  两人刚坐下,李媒婆就迫不及待地开口:“你今日来,不会只是为了送酒吧?是不是……有心事?”

  春织低头摩挲着手里的粗布帕子,语气略带迟疑:“媒婆婶子,其实我……我也想找个能共度一生的人。”

  李媒婆一听,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哎哟喂!我可等这一天好久啦!你这好姑娘,年纪轻轻就担起一家老小,村里哪个不说你是顶梁柱?多少人盯着你呢,只可惜你一直不肯松口。”

  她一边说着一边掰着手指数:“城东王家的二郎,读书识字,人又温顺;南庄刘家的大儿子,种田打猎一把好手;还有镇上的赵掌柜,听说前些日子特意托人打听你的生辰八字呢!”

  春织听着这些名字,脸上露出几分羞涩:“我家穷,也没个正经亲戚撑腰,哪敢挑这些人家?”

  李媒婆连连摆手:“哎哟,你说这话就不对了!你可是林家的当家主母,家里虽说人口单薄点,可这手厨艺,十里八乡谁能比?我看你啊,不愁嫁不出去,只怕嫁出去后别人管不住你咯!”

  两人一来一往地说着话,春织忽然叹了一口气:“其实……我家虽穷,但有一本祖传的食谱,价值千金。”

  李媒婆眼睛猛地一亮:“哦?什么食谱?”

  春织摇头:“爹娘临终前交代,不得外传。只有入赘或是成亲之后……才算是自家亲人。”

  李媒婆急了:“那要是成了亲呢?自然是自家人,那不就能传给他了?”

  春织垂眸一笑,似有羞涩,又似藏着几分算计:“那倒是另当别论了。”

  这话说得含糊,却足够让李媒婆脑中翻江倒海。

  她立即意识到:这可是条发财路!

  待春织告辞离开后,李媒婆立刻关紧门窗,掏出一张信纸,奋笔疾书:

  “翠娘,好消息!春织有意嫁人了,还提到一本祖传食谱,说是只有夫婿才能继承……此事大有可为,速派人来详谈。”

  夜幕降临时,霍砚已悄悄安排人盯上了李媒婆家。

  果然,黄昏时分,一个黑影摸黑而来,与李媒婆匆匆交谈几句,便带着那封信离开了青溪村,直奔县城方向。

  而霍砚早已安排好的眼线,一路尾随,最终截获那封密信。

  翌日清晨,林家小院。

  霍砚将信递给春织时,神情凝重:“信上写的明白,收件人居然是县令府邸的孙师爷。”

  春织缓缓展开信纸,目光扫过那一行行字,脸色一点点冷了下来。

  “原来赵家打得是这个主意。”她低声喃喃,“借势夺产,断我根基。”

  霍砚沉声道:“要不要我去一趟县城,查查这个孙师爷的底细?”

  春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信折好,放进袖中,抬眼望向远方初升的朝阳,

  “不急。既然他们想玩大的,那就陪他们玩到底。”

  她说完,转身走进屋内,片刻后换了身干净衣裳,对霍砚道:

  “今日我要去灶王庙,拜见陈道人。”

  霍砚眉头微蹙:“怎么突然要去见他?”

  春织浅浅一笑:“我只是想请教请教,姻缘这事,到底能不能求个靠得住的人。”晨光微熹,青溪村的炊烟还未升起,林春织已踏上通往灶王庙的小径。

  山路不宽,两侧野花摇曳,她一路走得安静而沉稳,仿佛昨日那封密信带来的惊涛骇浪从未在心中掀起过波澜。

  灶王庙坐落在山脚一处僻静之地,香火不算鼎盛,但胜在清净。

  陈道人是本地人敬重的老道士,掌管着每年祭灶大典,性子古板却公正,向来不爱沾染是非,却也最懂人心。

  步入庙中,香案前燃起三柱清香,袅袅青烟里,陈道人正低头抄写《灶经》,见春织进来,也只是抬眼看了她一眼,便继续笔下功夫。

  “陈道人。”春织轻声唤他,“我来求问一事。”

  “坐下说吧。”陈道人头也不抬,“你不是第一次来,不必拘礼。”

  春织依言落座,望着那老道士一笔一划地写着字,忽然觉得这日子竟也能如此慢条斯理。

  良久,陈道人才放下毛笔,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才缓缓开口:“你是为婚事来的。”

  春织一怔,随即点头。

  陈道人将茶盏轻轻搁下,目光落在她脸上,语气难得温和:“女子择婿,不在门第,在于人品。”

  他顿了顿,又添了一句:“更在于心安。”

  春织心头微微一颤。

  “你心里可有人?”

  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低眉顺目,似是在思量。

  “霍砚。”陈道人忽然出声,声音不高,却如钟鸣般清晰,“此人多次护你周全,为人虽寡言少语,却极有担当。你若问他,应答只一句:‘此人,值得托付终身’。”

  这句话像一根针,刺入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春织咬了咬唇,终是没说话,只默默起身,朝陈道人深深一揖:“多谢道长点拨。”

  陈道人摇头:“我只是说了你早已知道的事。”

  离开灶王庙时,天色已然放亮,阳光洒在石阶上,照得她脚步愈发坚定。

  回到林家小院,她立即召集福兴里的众人议事。

  屋内坐满了村里与她一同打拼过的乡邻,个个神情凝重。

  “赵家不会善罢甘休。”春织环视一圈,声音清冷,“他们既然想用官势压我,那我们不妨顺势而为。”

  众人一愣。

  “我要你们准备一份‘伪秘方’,做得逼真些,能骗过老饕的眼。等赵家上门求购,我们就顺势谈合作,签契注明‘不得用于官场交易’。”

  她话音刚落,人群中便有人低声议论起来。

  “若是被识破呢?”有人担心。

  “那就让他们识破。”春织冷笑,“识破之后,我们再反咬一口——他们拿假货去行贿,岂非自寻死路?”

  众人听得心惊胆战,却又不得不服她的胆魄。

  “至于监视赵家动向,”她看向站在门口的霍砚,“这事交给你。”

  霍砚点头,目光深沉。

  这一夜,林家灯火未熄。

  而十里外,李媒婆家中亦是灯火通明。

  屋内,翠娘坐在炕沿,手中捏着一张纸条,脸色阴晴不定。

  “林丫头已经心动了。”李媒婆压低嗓音,“只差一步便可让她入局。”

  翠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戏,这才刚开始。”

  门外,一双冰冷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风,悄悄吹过青溪村。
  http://www.abcsee.cc/44587/1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