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寒门巧妇理家记 >第73章 紫袍来客叩门声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3章 紫袍来客叩门声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马车停在林家门口,车帘轻掀,紫袍男子缓步走下。

  他身形清瘦,年约四十,眉宇间透着一股沉稳与从容,手中轻轻摩挲着一枚青铜钥匙——正是与春织手中那把一模一样的东西。

  青溪村本是偏远山村,平日里难得见外乡人来访,更别提如此气度不凡的来客。

  几个正在门口剥豆角的妇人纷纷停下动作,低声议论起来。

  “那是什么人?穿得这么讲究……”

  “该不会是县衙那边派来的?”

  紫袍男子径直走到林家门前,抬手叩响了门环。

  屋内,春织正与霍砚商议明日去镇上送货的事宜,忽闻敲门声,眉头微皱。

  “这个时候,会是谁?”她问。

  霍砚起身:“我去看看。”

  不多时,霍砚带着来人进了厅堂。

  春织迎上前,目光落在对方手中的钥匙上,心头一跳,面上却不显。

  紫袍男子拱手作揖,声音低沉却清晰:“在下姓沈,特来拜访林姑娘。”

  语气不卑不亢,却自带一股威仪。

  春织回礼,不动声色地请他在主位坐下,亲自奉上热茶。

  她落座一侧,静静等待对方开口。

  沈某环视四周,忽然轻叹:“此宅风水极佳,可惜……已被扰动。”

  话音未落,霍砚眼神一冷,手已悄悄搭上腰间的短刀。

  “阁下此言何意?”春织淡淡问道。

  沈某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纸张,缓缓展开,“你们是否已打开地窖机关?”

  众人神色一凛。

  “不知阁下所言何意?”春织仍旧面不改色。

  沈某轻笑一声,将那纸张轻轻推至桌前,“不必隐瞒。我手中亦有钥匙,自然知晓其中奥秘。”

  春织目光一凝,盯着那枚与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青铜钥匙,心中飞快思索。

  这人究竟是谁?

  为何会有相同的钥匙?

  而那地窖之下,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李崇文拄着拐杖走了进来。

  他是村中学识最渊博之人,也是春织敬重的一位长辈。

  听闻有贵客临门,他虽腿脚不便,仍坚持赶来。

  “这位是……”李崇文看向沈某。

  “沈某。”那人微微颔首,目光在李崇文身上略作停留,似有所思。

  李崇文坐定后,目光扫过桌上的钥匙和纸张,神色渐变。

  “昭王府?”他脱口而出。

  沈某点头,沉声道:“昭王乃先帝嫡长子,因权臣篡位而失势。王府旧部四散,一部分隐居于民间,另一部分则藏匿各地府邸与密道之中。林家祖宅,正是当年昭王府一处藏宝之地。”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厅堂内一片寂静。

  霍砚双拳紧握,眼中寒光乍现;李崇文神色震动,嘴唇微微颤抖;春织则是心神一震,脑中闪过许多片段——那些奇怪的地砖纹路、古怪的机关设置、还有养父临终前欲言又止的模样……

  原来,一切并非巧合。

  “所以……”春织缓缓开口,语气平稳如常,“阁下今日前来,是想取回属于昭王府的东西?”

  沈某摇头:“非也。我只是负责看守这份遗物之人。至于归属……还需看天命。”

  他说这话时,目光深邃,似在试探,也似在衡量。

  “林家无意卷入纷争。”春织站起身,语气温柔却坚定,“若真如阁下所言,我们也不会轻易放手。”

  沈某看着她,良久,轻轻一笑,站起身拱手:“林姑娘果然不凡。今日相见,不过初识,日后若有缘再见,还望多指教。”

  说罢,他收起钥匙与图纸,转身离去。

  厅堂中,只剩下三人对视,气氛凝重。

  “这事,不能张扬。”李崇文压低声音,“昭王府旧事牵连太广,若传出去,恐生祸端。”

  “我明白。”春织点头,“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霍砚沉声道:“我会加强警戒,防备有人再来窥探。”

  春织望向窗外,夕阳余晖洒落在屋檐上,仿佛为这片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迷雾。

  而她,已经做好迎接风雨的准备。

  沈某离去后,厅堂内的气氛并未随之轻松。

  春织将那枚青铜钥匙轻轻搁在桌上,指尖缓缓摩挲着木纹,眼神深沉。

  “他没说真话。”霍砚低声道,声音如山风掠过松林,冷而稳。

  李崇文点头附和:“昭王府之事牵涉皇权更替,早已尘封多年。一个看守遗物的人,怎会如此轻易现身村野?更何况……他手中的地图残片,分明是新近拓印的。”

  春织微微颔首,心中已有计较。

  她抬眸看向二人,语气温和却透着冷静,“不管他是敌是友,今日一见,已说明他知道我们掌握了些什么。”

  她顿了顿,继续道:“他留下地图残片,既是试探,也是示好。我若否认地窖之事,他会觉得我们胆怯;若承认,则等于将底牌尽数亮出。”

  “所以他才说‘不是你想避就能避开的’?”霍砚皱眉。

  “正是。”春织轻轻一笑,“但他也未强取豪夺,可见此人性情不躁,背后或另有顾虑。这便给了我们周旋的余地。”

  说着,她取出自己保管多年的那张泛黄地图,与沈某留下的残片并排铺开。

  果然,两图边缘拼接之处严丝合缝,隐约勾勒出一条通往“昭陵”的路径。

  李崇文轻叹一声:“看来,你养父当年留下的那些机关,并非无心之举。”

  “或许他早知林家藏有这份旧账。”春织喃喃自语,目光落在地图上那个被朱砂圈住的地点——昭陵。

  夜色渐浓,林家小院灯火微明。

  厨房内炉火未熄,锅中熬煮着一锅驱寒的老姜汤,香气氤氲中透着一丝紧张。

  春织、霍砚与李崇文围坐于厅堂一角,低声议事。

  “明日我会亲自去镇上一趟,将这批腌菜送出。”春织道,“表面上一切如常,不能让人察觉异样。”

  霍砚点头:“我会安排人手,轮流守夜,防止有人趁机潜入地窖。”

  “地窖机关虽复杂,但也不能全靠它。”李崇文抚须思索,“不如将部分地道入口用土石掩埋,另设几处假出口误导外人。”

  “好主意。”春织应声,“但此事只能由我们三人知晓,连族中亲信也不能透露。”

  三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皆明白此事一旦泄露,恐怕整个青溪村都难逃波及。

  谈话末尾,霍砚忽地站起身来,语气坚定:“春织,无论前方有多凶险,我都会护你周全。”

  春织抬头望向他,

  夜更深,屋外虫鸣渐歇,只有风穿过竹篱的沙沙声,仿佛在为这场静默的谋算添上最后一笔注脚。

  翌日清晨,鸡鸣未起,天边初露鱼肚白。

  林家院门忽然响起敲击声,一名身穿粗布衣裳的小童匆匆送来一封书信,说是族长林宗仁亲笔所写。

  春织接过,拆封一看,眉头瞬间蹙起。

  “即日起,原定秋后举行的家族合宴,提前至五日后举行,请各房备礼赴宴。”

  她站在晨光中,手中信纸随风轻颤。

  为何突然提前?

  是巧合,还是别有用意?

  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一场合宴,绝不会只是普通的家宴那么简单。
  http://www.abcsee.cc/44587/1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