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开海论》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草民 朱霖,顿首谨奏,为陈海事,冒渎天听,伏惟圣慈垂鉴。

  草民本后世微末之人,小女朱晴,偶得仙缘,惊扰宫阙,屡蒙陛下与皇后娘娘天恩浩荡,未加罪责,反赐玉佩,恩同再造。

  草民阖家感佩涕零,日夜思报,然身处异世,唯遥祝圣躬安康,国祚永延。

  此番斗胆具疏,实因关切民生国运,拳拳之心,望陛下察之。

  草民虽居后世,然心系华夏。观史览今,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乃生民自然之理。

  陛下立国,重农桑,此乃固本之策,万世之基。然东南沿海之民,地狭人稠,田亩有限,若困守乡土,生计维艰。

  开放海禁,其利有三:

  其一,广开食源,以养万民。浩瀚海洋,鱼贝丰饶,取之不尽。若允民造船,习远航渔猎之术,则沿海州县,可无饥馑之忧。渔获之多,亦可腌晒储存,流通内陆,以补旱涝之缺。

  其二,通商惠工,以实国库。海外诸国,物产各异。若能以我瓷器、丝绸、茶叶等物,易其香料、珍宝、药材乃至海外新粮种,则货殖流通,百姓得利,朝廷亦可设关征税,岁入倍增,充盈国库,强兵富民。

  其三,扬威海外,以慑不臣。巨舰巡弋,帆影蔽日,既可护我商渔,亦能宣示天朝威德,使四夷宾服,不敢轻犯。

  陛下圣明,深谋远虑。施行海禁,必因东南沿海匪患未靖,倭寇猖獗,兼有前元残孽逋逃海外,恐其与内陆奸民勾结,为祸匪浅。

  此确为社稷之忧,陛下保全海疆百姓之苦心,草民亦能体察万一。开海非纵民为盗,乃需先固海防,再图远略。

  陛下之忧,在于船坚否?兵利否?情报迅捷否?

  草民不才,于后世略通机械格物之学。若蒙陛下不弃,草民愿倾尽所能,助大明建造远超当今之巨型宝船。此等宝船,龙骨坚韧,帆橹高效,抗风浪之力极强,非旧式帆船可比。

  更可献上远距通讯之器,令船队与岸上、船与船之间联络通畅,遇警可速传,遇敌可合围。

  此外,草民可提供改良之海图绘制法、精准导航术、甚至 可助大明训练一支既能远洋渔猎、亦能护航剿匪的新式水师雏形。

  船坚炮利,讯息通达,则海寇跳梁之辈,何足道哉?届时,海禁可开,生路可辟,而海疆反较以往更为安宁。

  然,草民犹有一事,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虽知愤激之言有干天和,然实难自已!

  草民后世之人,遍览史册,深知倭寇之祸,非止于陛下当今所见之沿海劫掠!

  其性之残暴,其心之贪婪,远超常人想象!

  于草民所处后世数百年间,此獠竟倾举国之力,犯我中华,造下南京大屠杀之旷世惨剧,三十万军民惨遭屠戮,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其状之惨,罄竹难书,人神共愤!

  此乃我华夏千年未有之浩劫,永世难忘之血仇!然,南京之事,仅此贼恶行,万分之一!华夏各地,无不生灵涂炭!三千五百多万华夏同胞遇难!

  每思及此,草民常椎心泣血,恨不能生啖其肉!

  若天假其便,陛下之神威能东及扶桑,草民愿倾后世之学,助陛下打造无敌舰队,练就虎狼雄师。

  马踏东瀛四岛,犁庭扫穴,食其肉,寝其皮,亡其族,灭其种! 以此雪我国耻,告慰无数枉死同胞之在天英灵!

  故,草民恳请陛下,开海非仅为民生计,更为强军雪耻谋!草民所有进献之物、之术,愿陛下优先用于发展海上军事武力,他日艨艟巨舰蔽海,龙旗所指,必令四海臣服,仇寇胆寒!

  草民深知,此乃国之大事,非草莽可轻议。然念及陛下为民之心,草民感同身受,故不揣冒昧,披沥上陈。所有建言,皆出于至诚,若有一得之愚,可供陛下采择,则草民幸甚,天下幸甚。

  所有技术、物资之助,草民皆可通过小女朱晴与皇长孙殿下,设法转呈大明,无需陛下费心金银,唯愿见此策能利国利民。

  临表屏营,不胜惶恐待命之至。

  草民 朱霖 谨奏

  后世纪元:2025年9月3日。

  PS:本来以为写这段会卡文,码字的时候却顺利的不得了。

  朱标双手微微颤抖地捧着那封信,目光死死盯在描述倭寇后世罪行与南京惨状的那几行字上。

  脸色先是涨红,随即变得铁青,胸膛剧烈起伏,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直冲顶梁!

  抬起头,看向朱元璋,声音因极度的愤慨而有些发颤:

  “父皇!儿臣……儿臣观此信,方知倭寇之祸,绝非疥癣之疾!其豺狼之心,早已有之!“”

  “回想洪武二年,父皇您遣使者杨载远赴东瀛,宣示天朝恩威,那东瀛怀良亲王竟敢悍然斩杀天朝使臣,其悖逆狂妄,可见一斑!”

  “后世朱先生之言,绝非虚妄!父皇,儿臣请旨,愿亲赴江南,督造战船,操练水师,必为父皇,为我大明,练出一支能征惯战、可雪国耻之雄师!”

  然而,朱元璋的脸上却并未出现朱标预想中的暴怒波澜。

  所有的震惊、愤怒、杀意都被压缩在了那极致的平静之下,反而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冰冷。

  立刻回应朱标的请战,而是用异常平稳的声调吩咐道:“标儿,你的心思,咱知道了。现在,你去把这封信的内容,誊抄一份。”

  朱标一愣,有些不解:“父皇?”

  朱元璋继续道,语气不容置疑:“抄写时,将其中所有涉及‘后世’、‘朱晴’、‘朱霖’之言,尽数抹去。”

  “改为以仪鸾司秘密探查之口吻,呈报东瀛倭人之狼子野心及其对我大明沿海潜藏之巨大威胁,详述其暴行恶念。”

  “开海一事,关乎国本,牵一发而动全身,需召集重臣,仔细斟酌,从长计议。”

  顿了顿,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寒光,声音陡然加重:

  “另,即刻传咱口谕:召见所有在京之朱家子嗣,无论亲王、郡王、公主、郡主,无论男女老少,即刻前往乾清宫觐见!不得有误!”

  “咱要亲自开一场朱家宗族大会!咱要让所有朱家子孙,都给我牢牢记住倭寇之恶行!记住这笔血海深仇!”

  朱标心中一凛,立刻收起了所有的个人情绪,躬身肃然道:“儿臣领旨!儿臣这就去办!”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将那滔天的怒火强行压回心底,他需要保持绝对的冷静来处理接下来的事情。

  转过身,对马皇后说道:“妹子,你跟咱一起去乾清宫。今日这场合,你必须在。咱朱家的子弟,无论男女,从今日起,都需给咱记住,他们的血脉里,流淌着与倭寇不共戴天之仇!咱势必有生之年,必亡其国,灭其种!”

  马皇后听到丈夫这番话,心头一紧!她太了解朱元璋了,以往遇到再大的事,有气当场就发了,或是雷霆震怒,或是冷笑算计。

  却从未像此刻这般,将如此恐怖的杀意压缩在极致的平静之下。这种状态,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慌和担忧。

  张了张嘴,还未及开口劝说或询问,朱元璋的目光已经转向了一旁的太子妃常氏:“大妞,”

  常氏立刻敛衽应道:“儿臣在。”

  “跟紧你母后,帮着点准备、招呼一下后续来的各家王妃、郡主们。”朱元璋吩咐道,语气依旧平静。

  “是,父皇。”常氏恭敬应下。

  朱元璋不再多言,抱着小雄英,径直大步走出了坤宁宫。那背影,决绝而沉重。
  http://www.abcsee.cc/44655/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