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御前的一盘棋
推荐阅读: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扶明录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乾第一纨绔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大明卫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乾清宫的西暖阁,地龙烧得暖融,却驱不散空气中那丝无形的凝重。朱厚照卸下了朝会的沉重冠冕,只着一身玄色暗纹直身,斜倚在临窗的紫檀木榻上,手中把玩着一对光泽沉静的保定铁球。
铁球在他掌心无声转动,规律的摩擦声,成了这静谧空间里唯一的节奏。
英国公张懋与阁臣杨廷和分坐榻前左右下首的绣墩上。两人面前的小几上,各自摊开着一份密奏——正是文贵发自江南的那封。
王岳悄无声息地奉上新沏的六安瓜片,茶香清冽,却无人去动。
“都看完了?”朱厚照眼皮微抬,目光先落在张懋身上,“英国公,你先说说。”
张懋将密奏轻轻放回几上,花白的眉毛下,眼神沉静如水:“回陛下,文韬略(文贵)此举,堪称果决。江阴之事,若查证属实,便是公然以新瓶装旧酒,欺瞒朝廷,盘剥小民,其行可鄙,其心当诛。用此等典型祭旗,正可彰显陛下推行‘考成法’、澄清吏治之决心。老臣以为,当支持文总督,将此案办成铁案,以儆效尤。” 他言语沉稳,一派支持改革的姿态,但久经官场的他,深知此事背后的风险,故而只谈支持,不提可能引发的后果。
朱厚照不置可否,鼻间轻轻“嗯”了一声,视线转向杨廷和:“杨先生呢?”
杨廷和将密奏仔细折好,放入袖中,这才拱手回道:“陛下,文韬略忠心任事,锐意进取,臣感佩。江阴吴友仁,确需严查。然……”他略一沉吟,选择着措辞,“吴友仁乃庚戌科进士,其座师乃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镗。李御史门生故旧遍布科道,素以清流自居,最重同年之谊。此事若处理不当,恐其振臂一呼,引来言官群起攻讦,指责文总督行事酷烈,罗织罪名,干扰地方,届时……恐对新政大局不利。”
他点出了问题的关键——不是吴友仁本人有多重要,而是他背后那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以及可能被扣上的“破坏祖制”、“苛待士人”的政治帽子。
朱厚照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掌中铁球的转动微微加快。
“清流?攻讦?”他语气带着一丝玩味,“朕倒要看看,是他们口中的‘祖制’重要,还是我大明的国本重要!是他们同年之谊的脸面重要,还是江南万千黎庶的肚皮重要!”
他坐直了身子,铁球“咔”一声轻响,稳稳停住。
“文贵这步棋,走得对!乱局需用重典,沉疴当下猛药!他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朕,也不是!” 他的目光扫过两位重臣,最终定格在杨廷和身上,“杨先生,你即刻拟旨,以内阁名义,明发江南:江阴一案,着漕运总督文贵全权处置,各方官吏需竭力配合,不得推诿掣肘!若有徇私舞弊、干扰查案者,无论品级,文贵可先行拿问,再行奏报!”
这便是给了文贵:尚方宝剑”,将可能的反弹强行压下。
“臣,遵旨。”杨廷和心中凛然,知道皇帝这是要力排众议,强行推进了。
朱厚照又看向张懋:“英国公,”
“老臣在。”
“京营那边,周遇吉近来如何?” 话题忽然一转,跳到了千里之外的京西大营。
张懋微微一愣,随即回道:“回陛下,周参将练兵甚严,虽手段酷烈了些,引得些许怨言,然新编之营,军纪肃然,操练刻苦,已初具强军雏形。日前营中械斗,他处置得也还算妥当,弹压之后,迅速整编,未生大乱。”
“嗯。”朱厚照点了点头,看似随意地问道,“听说,他斩了几个鼓噪闹事、动摇军心的?”
“是,三名原属神机营的老兵油子,试图煽动罢训,被周参将查明后,当众军法处置了。”
“杀得好!”朱厚照轻轻一拍榻沿,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军中若令不行,禁不止,练再多的兵也是白费!告诉周遇吉,朕不看过程,只要结果!朕要他给朕练出一支能打仗的兵!有什么风雨,朕替他挡着!”
这最后一句,语气平淡,却重若千钧。
张懋心中微微一震,他清晰地感受到,皇帝对那个年轻的参将,寄予了何等不同寻常的期望和回护。
周遇吉,才是陛下心中那把真正的、正在淬火的利刃,而自己,更多是稳住局面的持刀人。
“老臣,明白。”张懋躬身,将一丝复杂的情绪压在心底。
“好了,你们都去忙吧。”朱厚照挥挥手,重新靠回软垫,目光投向窗外渐沉的暮色,“这盘棋,才刚刚开始。朕,等着他们的下一手。”
杨廷和与张懋起身,行礼告退。
走出暖阁,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凝重。
陛下改革的意志坚如磐石,而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注定是一场席卷朝野的巨大风暴。
http://www.abcsee.cc/44855/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