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这就很不公平了!
推荐阅读: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扶明录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乾第一纨绔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大明卫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好!”贾瑜道:“李阁老,您致仕的事情,下次朝会跟陛下说吧!”“哎哎哎……”李东阳站起来,颤巍巍的朝贾瑜行了个礼,然后就离开了。
文渊阁里,还剩贾瑜和杜如海三人。
“还是,臣来说吧!”张居正道:“记得去年的时候,王爷曾经问过下官,这天下所有王朝,为何仅有二三百年之国 祚 ! ”
“臣当时并未细想,如今思虑起来,当时跟着税收有关!”
“咱们大梁自古以来,实行的都是人头税!”
“国朝初开的时候,太祖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夏,老百姓人人分得土地,那个时候,自然是人人缴纳赋税。可是 随着时间推移 ….”
张居正娓娓道来。
意思是说,国朝交税是按照人头缴纳的。
比如一家五口,拥有一百亩田,那就需要缴纳五个人的赋税就行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地逐渐向少数人手里聚集。
大部分老百姓,都沦为了地主的附庸。
他们没有土地,却还要交税。
可是地主呢,明明拥有几万亩的土地,却只要缴纳几口人的税赋。
这就很不公平了!
丰年还好,若是稍微遇到点欠收的情况,地主吃的满嘴流油,老百姓却只够生活。
没有多余的粮食交税。
这个税收就收不上来。
越来越多的农民破产,成为流民,那国家是税收就更少了。
现在,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国朝的税收,比开国的时候少了六成。
现在的税收,只有国朝初开时候的四成而已。
“有什么办法?”贾瑜看着张居正,问道。
张居正道:“全面清丈天下的土地,摊丁入亩,从此以后,按照土地多少来缴纳赋税,而不是按照人头交税!”
“这……”杜如海身子一抖:“如此一来,满朝百官,又要大闹了啊!”
要知道,地主是谁?
还不是都是这些当官的?
清丈土地,增加赋税,那最终还是要在这些官吏地主身上薅羊毛。
他们会同意?
不反对才怪呢!
“怎么应对?”贾瑜看着张居正,问道:“若是百官反对呢,隐匿呢?”
张居正道:“咱们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统计全国的田地数量,田亩的归属,重新登记造册,替代之前的鱼鳞 册 ! ”
“而且在清丈土地期间,所有土地暂停买卖!”
“ 一旦清丈结束,就开始按照亩数征税!”
“如此一来,他们就是不认也没办法了!”
“无人认领的土地,全部充公所有!”
“如有反对,格杀勿论!”
张居正的意思很简单!
就是先清丈土地,不收收税,大家不明白朝廷的意图,所以就肯定不会隐瞒田亩数。
那么等清丈完了之后,再开始收税。
只要是登记过的,你不承认也不行。
就要向你收税。
贾瑜看向了杜如海,问道:“杜大人,你觉得呢?”
杜如海面色有些不好,他道:“臣前段时间,刚买了一些土地,王爷您问我,我心疼啊 ……”
贾瑜:……………
张居正:…………。
连杜如海都心疼,其他的大臣可想而知。
“臣只是打个比喻!”杜如海道:“您想想,连臣这样的人都感觉心疼,其余的文武百官,会作何感想?”
“若是王爷您推行这个摊丁入亩的东西,到时候就不是跟某个人为敌了,而是跟天下所有的人为敌!”
“嗯!”贾瑜喝了一口水。
没错!
历史上,大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亡在了税收。
崇祯年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说的是女真人只要达到一万人的编制规模,那就是所向 无敌的存在。
但是同样,后世的时候,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叫做‘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虽然那有些调侃的味道,可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明军很强,并不是打不过女真人,只是因为……没钱。
拖欠军饷!
军饷拖欠的太多,当兵的就不干了,很多就地反了成为了李闯的部下。
可问题是…….为什么没钱?
因为钱都被吞没了。
大明朝廷的赋税,从朱元璋时候的四千五,锐减到崇祯时候的四百万两每年。
能活么?
钱呢?
自然是人头税收不上来的结果,土地都跑到了地主的手里。
明灭了之后,野猪皮入主中原。
雍正皇帝费尽心血十几年,终于将摊丁入亩给正是上马,可这个大清唯一的明君,被黑成狗。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的这个摊丁入亩的国策,得罪了读书人,读书人还不拼老命编排你?
什么得位不正,什么‘十四’改成了‘于四’,什么血滴子,什么暴君,还有没脑子的说他被邙山派吕四娘给砍了脑袋 的。
狗屁!
劝他么黑子。
所以杜如海说的对。
跟天下的读书人作对,以后注定会被黑成狗。
所以,贾瑜都犹豫了那么一两下。
可是面对这么利国利民的好事,犹豫没用。
也不能犹豫。
“老林……你去让人将户部的册子拿来,我想看看大梁个州府的税收和土地倾亩情况々「!”
大梁有多少地,早在太祖皇帝开国之时便编制成册。
“我已经带来了!”杜如海从内阁直接拿出了册子,道:“您看吧!”
贾瑜翻过来,对比了一下。
太祖皇帝初年,大梁的土地总数,大约是四亿八千万亩。
每亩平均的粮食产量是1.5石,也就是差不多180斤粮食。
大梁赋税很低,人头税折合成亩税之后,大约是十中取一。
也就是说,刚开始的时候, 一亩地就收取18斤的粮食,十亩地1.5石,那么全国的税粮应该是7200万石粮食。
折合成市价, 一两银子2石粮食,那么整个国家的税收也就显而易见了,大约3600万两白银。
过程中有一定的损耗,那也有3000万两。
而现在,却只有八百多,有的时候一千万这些。
太少了。
关键是,大梁开国六十年了,老百姓土地面积不可能一只维持那个数目,开荒是必须得。
如今的大梁,田地最起码有六七亿亩。
那税收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http://www.abcsee.cc/44867/1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