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清库存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工部衙门后身的专用试射场,地势开阔,远处山壁上早已设好一系列标靶,既有模拟军阵的草人木垛,也有粗糙的夯土矮墙。

  朱由检领着米尔扎·吉亚斯-贝格在观测高台落座,孙元化亲自在一旁陪同。下方场中,十门“隼炮”已被卸去炮衣,黝黑的炮身擦得锃亮,炮手们精神抖擞,等待着命令。

  “开始吧。”朱由检语气平淡地下达了指令,仿佛这只是寻常操演。

  孙元化立刻举起手中红旗,用力挥下。

  场下的指挥官得令,高声喝道:“第一轮齐射!装填!”

  训练有素的炮手们立刻动了起来,动作整齐划一,清理炮膛、填入定量药包、装入实心铁弹、用搠杖捣实……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冷酷的效率美,只听得见金属与炮膛摩擦的清脆声响和简短的口令。

  “放!”

  几乎在同一瞬间,十门隼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

  “轰——!!!”

  只见十枚黑色的弹丸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瞬息间便掠过漫长的距离,狠狠地砸在了标靶区域!

  “砰!砰!砰!……”

  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朱由检便指着场中那些犹自散发着余温的隼炮,如同介绍自家珍藏般对米尔扎·吉亚斯-贝格笑道:“如何?大使可还看得入眼?此炮重五百五十斤,炮长八尺,用药一斤半,打四斤重弹。平射能破四百步外敌阵,曲射可覆盖千步之遥。最关键的是——两匹健马便能拉着它随军驰骋,翻山越岭亦不在话下。”

  这番精准的参数报出,配合方才亲眼所见的威力,让米尔扎·吉亚斯-贝格眼中精光连闪。

  他太清楚这样的性能意味着什么了——这正是莫卧儿军团在德干高原对抗比贾普尔苏丹国复杂地形时最急需的野战利器,也是巩固西北边境、应对波斯威胁的绝对筹码。

  他脑中飞速盘算着,沙贾汗皇帝正倾力经营德干, 而西北边境的坎大哈地区更是与波斯缠斗不休——这些隼炮的机动性正适合阿富汗山地的特殊地形。

  “陛下的这些‘隼’……”米尔扎抚摸着尚有余温的炮管,终于开口时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简直是为莫卧儿量身打造的祥瑞!不知陛下能否在三个月内提供两百门?外臣愿以每门二百五十卢比的价格采购!”

  朱由检原本带着笑意的脸庞,在听到“卢比”二字时瞬间凝固。

  他微微前倾身体,像是没听清般重复了一遍:“卢比?”

  那双审视的眼睛在米尔扎·吉亚斯-贝格脸上扫过,“朕,要白银!听得懂吗?就是白银,上好成色的银锭,或者你们熔铸的银币也行!朕的国库,只认这个硬通货。”

  通事官战战兢兢地将皇帝的话翻译过去。米尔扎·吉亚斯-贝格脸上那精心维持的、混合着激动与期待的笑容顿时僵住,一丝显而易见的慌乱从眼底闪过。

  他急忙抚胸躬身,用更加谦卑,甚至带着点焦急的语调解释:“尊贵的大皇帝陛下,请您息怒!外臣绝无他意!卢比……卢比是我莫卧儿帝国通行之银币,内含纯银,与贵国银锭并无不同,绝非劣质铜铁滥竽充数!”

  他一边说,一边急切地从怀中掏出一枚制作还算精美的银币,双手高高捧起,示意给朱由检看。“陛下请看,此币成色足,分量准,在印度乃至波斯湾皆可通行无阻!外臣以为,以此支付,正显我朝诚意……”

  朱由检听了米尔扎的解释,他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致地看着使者手中那枚闪烁着银光的钱币,语气缓和了许多,带着一丝纯粹的好奇:“哦?原来如此,是银币啊……那你这一枚,值多少钱啊?”

  他用手指虚点了一下,“你方才说二百五十卢比一门炮,那意思就是……二百五十枚这样的银币?”

  “正是,陛下明鉴!”

  米尔扎·吉亚斯-贝格见皇帝态度转变,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连忙上前一步,更清晰地展示手中的卢比,语气也轻松了些许,“陛下请看,此币重约十一又二分之一马萨(约合10.7-11克),成色上佳。按照目前市价,大约……大约……”

  他快速心算了一下,给出了一个估算:“大约每三枚半卢比,可抵贵国一两足色纹银。因此,二百五十卢比,约合……七十一两四钱白银左右。”

  说完,他有些紧张地看着朱由检,等待皇帝对这笔报价的反应。这个价格是他基于火炮性能和迫切需求精心计算过的,堪称一笔巨款,但他深知讨价还价才刚刚开始。

  朱由检眼见米尔扎·吉亚斯-贝格对隼炮流露出浓厚兴趣,觉得敲定这笔买卖的时机到了。他轻拍着冰冷的炮身,故意拉长语调:

  “朕这批隼炮嘛……用料扎实,工艺精湛,单是这成本就要……”

  话到嘴边却卡住了——他压根不知道具体造价。赶紧向身旁的孙元化使了个眼色。

  孙元化会意,不动声色地跨前半步,借着整理炮衣的动作低声禀报:“陛下,工部账册记载,每门隼炮工料折银约四十二两。”

  朱由检心下大定,脸上却摆出忍痛割爱的神情,对眼巴巴的米尔扎长叹一声:“唉!既是诚心相交,朕便直言——这门隼炮,仅工料成本便要六十八两白银!这还没算运输损耗、工匠犒赏。既是贵国诚心要买,朕便按成本价,每门作价一百两!”

  米尔扎·吉亚斯-贝格抚胸行礼的动作微微一顿,镶嵌宝石的腰带在阳光下闪过一道流光。

  作为沙贾汗宫廷最精明的财政官员之一,他早在出使前就通过果阿的葡萄牙商人摸清了远东军火行情——英格兰人卖给暹罗的同类火炮不过八十两一门。

  “日月之辉岂是萤火能比?”波斯使者突然用波斯语吟诵起古诗,通事官慌忙翻译:“陛下,您看这隼炮的炮耳位置比佛郎机炮靠前三分,想必更能承受连续射击。只是……”

  他话锋一转,从袖中取出本羊皮账册,“若按贵国《工部厂库须知》所载,铸铁炮每斤工费银三分,这门五百五十斤的隼炮,工料合计当在三十三两左右。”

  孙元化闻言脸色骤变,这正是他前年呈奏的密折内容。

  朱由检却突然大笑,“大使既然精通《九章算术》,可算过将这五千斤精铁从遵化运到南京的漕运成本?又可知朕为培育这些工匠,在龙江船厂开设几何学堂耗费多少?”

  “江西潘铁每斤输银五分,闽南硝石每担作价二两——朕这三年来光是改进隼炮的铳尺刻度就重铸了十七次。”说着孙元化示意装填手展示新式定量药包,“看这桑纸药包,比你们用羊肠装药安全多少?”

  米尔扎的额头渗出细汗,他想起在苏拉特港见过的明朝商船确实在用这种包装。当看见炮手用带刻度的搠杖精确控制装填深度时,他终于躬身:“陛下圣明!一百两确实公道——不过外臣希望能用波斯湾的珍珠折价,按《东西洋考》所载行情……”

  当契约最终用汉文与波斯文共同誊写在洒金宣纸上,朱由检提起朱笔在末尾落下御印时,暖阁内仿佛能听见白银流动的悦耳声响。

  “四百门隼炮,每门作价一百两,计四万两。”孙元化躬身禀报时,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另含一年份炮弹,及未来两年炮弹供应与炮身维护,作价二十万两。总计四十万两白银。”

  米尔扎·吉亚斯-贝格抚摸着契约上温润的墨迹,精明的眼中满是欣喜。他深知这笔交易的珍贵——不仅得到了急需的火炮,更获得了持续的技术支持。而朱由检看似随口补充的“维护”条款,实则是将莫卧儿的炮兵体系与大明军工牢牢绑定。

  “陛下,”米尔扎郑重抚胸,“首批五万两白银,外臣已命人备于苏拉特港,待贵国船队抵达即可交割。其余款项,将按契约分期运抵。”

  契约落定。当户部尚书毕自严将最终核算的账目呈报御前时,饶是朱由检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禁为这军火贸易的暴利暗自咋舌。

  向波斯与莫卧儿两家“清仓大甩卖”隼炮及其后续服务,去除所有工料、运输及人力成本,净利润竟高达近五十万两白银,更别提还有波斯为表“特殊友谊”,额外承诺的一百匹纯种阿拉伯战马——五十公,五十母,意在让大明能自行培育这等良驹。

  至于那拂袖而去、还放下狠话的奥斯曼?

  有本事你就来!看大明把不把屎给你打出来!隔着万水千山放狠话,谁不会?

  朱由检这套混合着现实利益与蛮横姿态的外交手段,恰似一根搅动西域的巨杵。

  他全然不顾各方积怨与地区平衡,将精良火器如同普通商货般肆意售予出价最高者——或是任何能提供战略资源的竞价方。

  这套唯利是图、毫无顾忌的作风,仿佛向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悍然砸下重锤,令从印度次大陆至安纳托利亚的广袤地域,骤然陷入前所未有的动荡与重组。

  在印度,莫卧儿帝国凭借新购的明军制式火炮,于德干高原势如破竹,连克比贾普尔与戈尔康达联军,兵锋直指科佛里河畔。

  然而波斯的萨法维王朝同样获得了大明军械支持,立刻在西北边境发起凌厉攻势,重兵围困战略要地坎大哈,迫使沙贾汗不得不两线作战。

  西边的奥斯曼帝国则陷入了更深的战略困境。

  宿敌波斯凭借大明火器迅速崛起,东线压力剧增;朱由检那大量白银流入了匈牙利与哈布斯堡王朝,更是使得巴尔干前线战事愈发吃紧。

  这场由朱由检亲手点燃的军火贸易风暴,让整个西亚大陆在火炮轰鸣中震颤。正如伊斯法罕街头流传的谚语:“东方的皇帝掷下一把银币,西边的王国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http://www.abcsee.cc/44887/2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