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丝路:艺展汇同心
推荐阅读: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叶凡神医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娱乐帝国系统
陈轩邪医传承
特战之王
女人卖菜为生,竟不知丈夫是仙帝
赌石:开局天降横财两个亿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泉州的秋晨裹着桂花香,漫进“国际青少年丝路艺术节”的主展馆。展馆穹顶悬挂着万盏迷你花灯,每盏灯上都绘着不同地域的丝路纹样——泉州的刺桐花、撒马尔罕的松石纹、伊斯坦布尔的双鹰纹,在晨光中连成一片流动的“丝路星河”。张斌站在入口处,看着各国青少年举着自己的作品涌入,胸前的青花船锚吊坠与怀表的铜壳碰撞,发出细碎而温暖的声响。“张叔叔!您看我的展位!”林晓星拉着个高鼻梁的男孩跑过来,男孩胸前别着撒马尔罕的松石丝绸徽章,正是哈立德的孙子阿米尔。两人的展位上,摆着林晓星烧制的青花船锚吊坠,旁边是阿米尔织的松石丝绸小挂毯,青绿色的纹路刚好与青花釉色呼应。“阿米尔说,这是‘松石映青花’,就像撒马尔罕和泉州的友谊!”林晓星举起吊坠,阳光穿过釉面,在挂毯上投出刺桐花的影子。
苏婉清拿着展册走来,指尖点着“跨国协作展区”的标注:“哈立德派阿米尔带了十名撒马尔罕少年,优素福的孙子穆罕默德也来了,还带来了拜占庭金饰的迷你模具。”她望向不远处,埃莱娜正教几个意大利和土耳其少年吹制琉璃,琉璃管中流出的淡绿色熔体,渐渐凝成小小的船锚形状,“埃莱娜说要做一组‘丝路五味瓶’,用五种颜色的琉璃代表五个丝路节点。”
开幕式刚结束,林晓星的展位前突然围满了人。原来她放在展台上的同心镜碎片,被阳光照射后,在青花吊坠上折射出一圈光晕,光晕里竟浮现出极淡的船帆纹样。“这是……‘釉色传信’!”郑海生拄着拐杖挤进来,老花镜后的眼睛发亮,“当年郑和烧瓷时,会在釉料里加特殊的矿物,只有用同心镜的光才能激活纹样,是给后世守护者的‘悄悄话’。”
埃莱娜立刻取来光谱琉璃镜,调整角度后,船帆纹样上的小字渐渐清晰。苏婉清俯身翻译:“‘丝路万艺,源于同心;少年携手,薪火更明’。”她抬头看向围拢的青少年,“这是郑和写给你们的话!”
“我有个主意!”穆罕默德举着金饰模具喊道,“我们做一个‘丝路同心瓶’!泉州的瓷瓶身,撒马尔罕的丝织瓶套,伊斯坦布尔的金饰瓶口,穆拉诺的琉璃瓶塞!”阿米尔立刻附和:“我带来了松石染的丝线,能织出丝路航线图!”意大利少年卢卡晃着琉璃管:“我来做带星象纹的琉璃塞!”
张斌看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转身走进临时工坊。郑海生早已备好德化瓷瓶坯,笑着递过瓷笔:“当年郑和造船,是各国工匠合力;现在这瓶子,也该让孩子们合力完成。”张斌拿起瓷笔,在坯底轻轻刻下“永乐”二字的迷你印记——这是历代守藏人的习惯,给合力创作的文物留个“同心记号”。
工坊里热闹非凡。林晓星和几个中国孩子给瓷瓶上釉,她特意在瓶身画了朵盛开的刺桐花,花瓣里藏着小小的船锚;阿米尔和撒马尔罕的孩子蹲在地上织瓶套,松石丝线在他们手中绕出青绿色的航线,从泉州一直连到撒马尔罕;穆罕默德用金箔敲制瓶口的双鹰纹,金箔的光泽与瓷釉的温润相映;卢卡则专注地吹制琉璃塞,将北斗七星的纹样嵌在琉璃中央。
伊万诺夫扛着摄像机穿梭在工坊里,镜头捕捉着每个细节:林晓星教阿米尔画刺桐花,阿米尔给林晓星讲松石染色的技巧;穆罕默德帮卢卡固定琉璃管,卢卡则给穆罕默德的金饰抛光。“这才是最棒的纪录片素材!”他对着镜头感叹,“没有盗匪,没有陷阱,只有孩子们的笑容和一双双创造的手。”
傍晚时分,“丝路同心瓶”终于完成。德化白瓷的瓶身泛着温润的青花釉光,松石丝绸瓶套紧紧裹着瓶身,金饰瓶口嵌着琉璃塞,琉璃中的北斗七星刚好对准瓶身刺桐花的花心。当林晓星将同心镜碎片贴在瓶身上时,整只瓶子突然亮起,青花、松石、金、琉璃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在墙上投出完整的丝路航线图。
“快看屏幕!”王浩指着展馆中央的大屏,哈立德和优素福的视频连线刚好切入,背景是撒马尔罕和伊斯坦布尔的分会场,两地的青少年也举着各自的协作作品——撒马尔罕的“丝瓷镶嵌画”,伊斯坦布尔的“金琉璃星盘”。“这就是‘丝路同心’!”哈立德的声音带着激动,“我们的孩子,正在续写郑和的故事!”
艺术节闭展当晚,主展馆的广场上燃起了篝火。南音、冬不拉、手鼓的声音混在一起,孩子们围着“丝路同心瓶”跳舞,林晓星和阿米尔、穆罕默德、卢卡手拉手,胸前的信物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张斌坐在篝火旁,掏出怀表,打开表盖——最新的一张合影里,四个孩子举着同心瓶,笑容比篝火更明亮。表盖内侧,那层青花釉色又浓了几分,与同心瓶的釉光遥相呼应。
苏婉清递来一杯桂花酒,轻声说:“联盟决定,把‘丝路同心瓶’作为跨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轮流在各国展出。”她望向跳舞的孩子们,“下个月,林晓星他们要跟着阿米尔去撒马尔罕,学习丝织工艺;明年春天,再去伊斯坦布尔学金饰。”
“爷爷,您看!”林晓星跑过来,举着刚收到的证书,上面写着“丝路少年守护者”。她将证书贴在怀表上,表盖的铜壳映出她的笑脸,与祖父的刻字、郑和的嘱托重叠在一起。张斌摸了摸她的头,忽然明白,所谓“护宝”,从来不是守住静止的文物,而是守护住文明流动的生命力——就像这篝火,从郑和的时代燃到现在,又被孩子们的手,传递向更远的未来。
夜深时,篝火渐渐熄灭,但展馆穹顶的“丝路星河”依旧明亮。张斌站在展馆前,看着“丝路同心瓶”在玻璃展柜里发光,月光透过展柜,在地面投出一圈光晕,与东西塔的光带连成一片。他握紧怀表,掌心的温度里,藏着跨越千年的承诺,也藏着少年们滚烫的未来。
http://www.abcsee.cc/44909/1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