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棉布定价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陵水堡的工业化进程,并不仅仅体现在军械、造船和化工上。

  在关乎民生的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同样正在发生。

  位于陵水河畔新建的大型纺织工坊内,终日回荡着一种不同于传统手工织布机的、规律而强劲的轰鸣声。

  这座纺织厂是吴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在一个农业社会,布匹是与粮食同等重要的硬通货,是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一,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润。

  大明的松江府号称“衣被天下”,但其生产模式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和分散的机户为主,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且质量参差不齐。

  吴桥要做的,就是将他在另一个时空见识过的,尽管是粗浅的,工业化纺织模式,在这个时空复制出来。

  纺织厂的核心,是经过陵水工匠们反复改进、并部分采用水力驱动的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

  虽然还远达不到后世自动纺纱机和动力织布机的水平,但相比于完全依赖人力的手摇纺车和脚踏织机,效率已提升了十数倍不止。

  工厂采用集中生产模式,女工们经过简单培训,负责操作机器、接线头、更换梭子,男工则负责维护机器、搬运原料和成品。

  原料方面,琼州本身气候适宜种植棉花,虽规模尚不及中原,但已在大力推广。

  同时,也从闽广、乃至通过海商从印度大量进口优质原棉。原料供应相对充足。

  经过数月的调试和试生产,第一批规模化生产出的陵水棉布,终于开始批量上市。

  吴桥亲自检验了这批布匹。

  其质地均匀,纱线粗细一致,布面平整紧密,手感结实耐用。

  客观来说,其整体质量优于大明市面上流通的许多普通松江棉布,也就是标布,这得益于机械纺纱带来的纱线质量提升和标准化生产。

  但与松江府那些最顶尖的织户精心织造、选用最上等棉花的“精绒布”、“三梭布”等高端细棉布相比,在细腻度、柔软度和光泽上仍有差距。

  “很好!”吴桥对此结果非常满意,“我们要抢占的,本就不是那顶尖的细分市场。”

  他召集了孙孟霖、沈文清以及负责商务的管事,商讨定价策略。

  吴桥首先分析了市场:“高档的松江细棉布,一匹价值百两白银,乃至更高,那是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才用得起的奢侈品。”

  “寻常松江普通棉布,一尺也要三十文钱以上。”

  “而大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穿的是麻布、葛布,价格不过五到十文一尺。我们的布,质量优于普通松江布,远胜麻葛,成本却能做到极低。”

  他顿了顿,抛出了自己的计划:“因此,我意将我们这陵水布的价格,定在每尺十五文到二十五文之间!”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孙孟霖首先开口,他精于计算:“东主,此价是否过低?虽则我等成本因机器生产而大降,但若算上机器损耗、工人工钱、厂房折旧、原料运输,每尺成本约在八文到十文之间。定价十五文,毛利尚可;若定价二十五文,则利润颇丰。”

  “为何要主动将价格压得如此之低?即便定在三十文,也比松江布便宜,同样极具竞争力啊。”

  沈文清也从市场角度考虑:“是啊,东主。物以稀为贵,初期即便价高些,也应不愁销路。如此低价,恐有损利润,亦可能被其他商人低价囤积居奇。”

  吴桥摇了摇头,目光深远:“你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润,却未看到更大的局。我们搞这纺织厂,首要目的并非一时之暴利,而是要‘织’出两个东西:一是民心,二是市场!”

  他详细解释道:“定价十五到二十五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寻常农户,辛苦劳作一段时间,就有可能为自己、为家人添置一件耐磨、体面、舒适的棉布衣裳,而不是永远穿着粗糙扎人的麻衣!”

  “这意味着我们生产的布,真正能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百姓日用之物!此乃‘得民心’!”

  “其次,”他继续道,“只有价格足够低,才能迅速挤垮那些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家庭作坊和小机户,为我们让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们的优势在于规模化和低成本,只有靠走量,才能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最终的总利润,绝不会比高价少卖来得低!此乃‘占市场’!”

  “至于商人囤积,”吴桥笑了笑,“我们控制出货源头,根据各地情况灵活调整价格。在富裕的江南、岭南,我们可以卖到二十五文甚至稍高;在相对贫困的内陆、或是我们想要重点开拓的区域,就卖十五文、十八文!”

  “而且,我们的产量会越来越大,源源不断,他们囤积的风险极高,无利可图自然就不会做。”

  他最后强调:“我们要让‘陵水布’成为‘价廉物美’的代名词!让天下寻常百姓,都能穿得起好棉布!这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项事业,能极大提升我陵水声望和影响力的好事!对于后续招募流民也会更让人信服!”

  众人听完吴桥的分析,茅塞顿开,纷纷叹服东主的深谋远虑。

  于是,首批“陵水布”开始装船,运往日朝、广州,以及通过林家刚刚开始搭建的渠道,试探性地进入江南市场。

  它们的价格标签,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一颗巨石,迅速引起了轰动。

  对于普通市民和农民而言,这种质量明显比麻布好得多、甚至比市面上许多普通棉布还要结实均匀的布匹,价格竟然只比麻布略高,远远低于传统棉布!

  其吸引力是致命的。

  一时间,“陵水布”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购买者趋之若鹜。

  传统的布商们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困惑。

  他们无法理解,如此质量的布匹,为何能卖到这个价格?

  这几乎是在刨他们的根!

  许多人开始打听这“陵水布”的来历,背后究竟是何方神圣?

  机器的轰鸣声从陵水河畔的工厂传出,其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工厂的高墙,正以一种无声却强大的力量,震荡着大明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纺织格局,并悄然改变着无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http://www.abcsee.cc/44927/2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