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陵水的现状1
推荐阅读: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扶明录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乾第一纨绔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唐人的餐桌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陵水的工业、海贸,和繁荣,离不开陵水本地的稳固与安全。没有坚实的后盾与完善的防御,再宏伟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
因此,在全力推进工业化和贸易的同时,吴桥对陵水整体的布局与防御体系的构建,投入了不少心力和资源。
陵水内湾,碧波如镜,倒映着两岸截然不同的景象。
西岸,是日益繁盛的“陵水城”。
原本的流民营地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初具规模的滨海小城。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纵横交错,两旁是鳞次栉比的砖木结构民居、商铺和工坊。
整洁的沟渠系统保证了雨污分流,几处新建的公共水井和蓄水池解决了饮水问题。
港口区更是繁忙,中小型福船、广船穿梭不息,装卸着琼州特产、南洋香料和来自大明内陆的货物。
这里,是陵水的心脏,居住着数万人口,商贸、轻工、生活交织,有一股生机勃勃的秩序。
而在内湾东岸,隔着一道约两里宽的海峡,则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背靠着一片陡峭的玄武岩山峦,面朝深水内湾,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且易于封锁的区域。
此地被吴桥命名为“铁山堡”,是陵水真正的力量核心与秘密所在。
铁山堡内,巨大的水车在人工引来的山涧溪流冲击下,日夜不停地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吱嘎”声,驱动着隐藏在坚固石砌或厚木厂房内的庞然大物。
最深处,靠近山脚的地方,是戒备最为森严的冶炼厂。
高大的烟囱终日冒着浓淡不一的黑烟,那是炼铁高炉和熟铁炉在燃烧。
各地运来的铁矿石被源源不断运入,经过高炉熔炼,炽热的铁水如同熔岩般奔流而出,浇注入砂模,冷却后形成粗糙的炮坯、枪管毛坯或各种铁器构件。
另一侧,是火药厂,专门配置火药。
巨大的石碾在密闭的工坊内由水力驱动,小心谨慎地研磨着硫磺、硝石和木炭粉。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所有工人都穿着特制的棉布衣,严禁携带任何铁器或火星入内。
再往外,则是铸炮厂、火铳厂和“兵器厂,这里汇集了从各地重金招募乃至“请”来的顶尖工匠。
水力驱动的钻床发出尖锐的嘶鸣,打磨着炮管内壁。
精锻的枪管在铁砧上被反复捶打延展。 工人们熟练地组装着新式后膛燧发枪(吴桥起名1591式),还有普通燧发枪(1590式),和闪电火绳枪(起个霸气的名字好售卖)的机括、枪托。
这里产出的,正是标准化的火枪和便于舰载或岸防的各型火炮,还有新研发的6磅和12磅野战炮。
铁山堡是集噪音、污染为一体的重工业。
尤其是火药生产的巨大危险性,必须远离人口稠密的西岸城区。
背靠山峦的地形提供了天然屏障和部分隐蔽性,狭窄的海峡则便于封锁和警戒。
通往铁山堡的除了水道,就只有一条陆上通道,不仅设置了坚固的包铁水门,两岸的制高点上,更是悄然矗立起两座新完工的棱堡式炮台——“青龙炮台”与“白虎炮台”。
每座炮台都配备了数门从自家火炮厂生产的二十四磅岸防炮,黑洞洞的炮口交叉覆盖着整个海峡入口,任何未经许可试图闯入的船只,都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陵水河畔,则是另一派繁忙却“温和”的景象。
清澈的陵水河被人工拓宽加深,数架大型水车矗立河边,水流推动着巨大的轮叶,这里是轻工业区。
糖厂规模扩大了一倍不止,巨大的石碾压榨着甘蔗,沸腾的糖浆在连环锅中翻滚,空气中甜腻的香气令人沉醉。
琉璃厂的烟囱冒着较淡的烟,工匠们正尝试吹制出更大更平整的平板玻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窗户需求。
各种生产锅碗瓢盆、农具、家具的“百工坊”也沿河分布,利用水力驱动锯木、锻打小件铁器。
还有最新落成彩云纺织厂,是一座占地广阔、高敞明亮的砖木结构厂房。
此刻,厂房内人头攒动,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厂房中央那两台刚刚组装完毕、连接着巨大水轮传动轴的钢铁巨兽上——水力纺纱机与水力织布机!
吴桥站在最前方,身旁是几位头发花白、眼含激动泪花的老工匠。
他们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绘图、争论、试制、失败、再改进。
图纸来自吴桥脑中超越时代的“记忆”,但将其变为现实,靠的是这些大明工匠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巧手。
“东家,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试机了。”负责工坊的王大匠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吴桥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开始!”
命令通过旗语传递到水车控制处。
巨大的闸门被缓缓提起,湍急的河水汹涌灌入水槽,驱动着巨大的水轮开始转动! 伴随着低沉的轰鸣,粗壮的传动轴开始旋转,通过复杂的齿轮组和皮带,将澎湃的动力传递到厂房内。
嗡——!
首先启动的是水力纺纱机。
数十个精密的锭子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开始高速旋转!
预先梳理好的棉花条,被均匀地喂入,在锭子的牵引和加捻下,肉眼可见地变细、变长、变得强韧,最终缠绕成均匀的纱锭! 其速度,远超熟练纺纱工手工纺纱的十倍不止!
而且纱线的均匀度和强度,更是手工纺纱难以企及的。
“成了!成了!”
一位老工匠看着那源源不断产出的纱线,激动得老泪纵横,“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啊!”
紧接着,水力织布机也动了起来!
巨大的纵框在凸轮和连杆的带动下,上下翻飞,动作精准而有力!
预先排列好的经线被有序地提升、分开。
飞梭!
一个精巧的装置在动力驱动下,带着纬线,在张开的经线层中高速穿梭!
梭子如流星般往复,发出“咔哒咔哒”的清脆撞击声。
纬线被紧密地打紧,一幅幅宽幅棉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织机上成型!
其效率,同样是手工织机的数十倍!
整个厂房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工匠们、工人们激动地拥抱、跳跃。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从此陵水将拥有巨大的棉布生产能力!
意味着滚滚财源!
意味着无数人能有更便宜、更结实的衣服穿!
吴桥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走上前,仔细抚摸着刚刚织出还带着温热的棉布,质地均匀、紧密厚实。
“好!好!王大匠,记下所有参与工匠的名字,重赏!所有人,本月工钱翻倍!”
他转身,目光灼灼地看向东方海天的方向:“纺纱织布的瓶颈,今日终被打破!”
水力机械的成功,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飞跃,更是一把开启庞大贸易链条的关键钥匙。
http://www.abcsee.cc/44927/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