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绝境里的粮票换路!村民带狼道破封锁,30分钟反炸倒计时
推荐阅读: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叶凡神医小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娱乐帝国系统
陈轩邪医传承
特战之王
女人卖菜为生,竟不知丈夫是仙帝
赌石:开局天降横财两个亿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上章回顾:施尔昌押秃鹫截获美式电台零件,刚查清“珲春码头第二批联络员”线索。8月10日清晨,东北志愿军后勤基地的雾还没散。
陈宇拿着那枚沾砂纸屑的电台零件蹲在铁路桥边——10米长的铁轨炸得像拧麻花,焦黑的铁屑粘在指尖,山下后勤车的柴油喇叭堵成一片,每声“嘀嘀”都裹着慌。
(上午6时15分·炸桥绝境——铁轨触闪回,线索断半)
“假线路白设了。”赵刚踹了踹炸弯的铁轨,铁皮“哐当”响,“特务摸清真线路,美军飞机直接炸桥,粮车、弹药车全堵在山下沟里!”
陈宇没说话,手指摸过铁轨上的焦糊印——烫意刚触到指腹,闪回猛地撞进来:
1947年皋平的雨里,老班长扛着松木版喊“粮道炸了就绕山!小路能走”。
可镜头晃得厉害,只看见老班长脚边的狼粪粘在草鞋上,没看清小路岔口那棵歪脖子树的疤。
他收回手,指腹捏着铁屑往纸上蹭:“老班长当年找小路加木板桥转运过粮,但路在哪……记不清了。”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哗啦”的动静——靠山屯的村民围了过来。
为首的王大爷叉着腰,手里攥着半袋玉米面,袋口漏的糠粘在指节上,风一吹,糠末飘在他皱巴巴的袖口上。
(上午6时20分·村民抵触——旧怨摆上台,信任卡壳)
“别在俺们地界瞎折腾!”王大爷往前迈一步,玉米面袋往石台上一墩,袋底的糠“簌簌”掉。
“1946年那些穿灰制服的,说查特务,把俺家冬储的20斤小米全扛走,回头就说‘查错了’,一粒没还!现在你们又来,是想抢俺们刚收的苞米?俺家小柱子昨天还说,苞米要留着熬粥!”
旁边的李婶拽着穿补丁褂的娃往后缩,娃的手攥着她的衣角,指节发白,李婶声音发颤:“俺家汉子去年帮警察指认过特务。
当晚窗户就被人砸了——玻璃碴子溅了娃一脸!你们走了,特务来寻仇,谁护着俺们?”
几个壮丁往王大爷身后凑,手里攥的锄把磨得发亮,眼神盯着陈宇的公安制服,连呼吸都沉了半分。
施尔昌刚要上前,陈宇拦了——他摸出兜里的美式电台零件,举给村民看,零件上的砂纸屑被风吹得晃。
“这是美军特务的,炸桥的飞机,就是他们叫来的——前线战士没粮吃,子弹运不过去,特务下次来,不光砸窗户,还得抢你们的苞米囤。” 村民们没吭声,但攥锄把的手,松了半寸。
(上午6时28分·粮票换信任)
“王大爷!”小李喘着气跑过来,帆布包带子断了一边,里面的东西“哗啦”倒在石台上——3张皱巴巴的粗粮票、2个掺了糠的窝头滚出来,沾着他手心的汗,窝头表皮还热着。
他抓着王大爷的胳膊,指尖把粮票往老人手里塞,指腹蹭到老人粗糙的掌心。
“您忘啦?上个月小柱子在山坳里追兔子,跌进狼窝边的石缝,是陈组长趴在地上,把腰带解下来拴成绳,一点一点把娃拽上来的,娃上来时,陈组长的膝盖都磨出血了,您还塞给他俩煮鸡蛋呢。”
小李把窝头往王大爷怀里塞,“这是俺这个月的口粮,您先拿着——后勤车堵在这,前线战士三天没吃热乎的,您家小柱子吃的苞米,还是去年后勤车送的救济粮啊!”
王大爷捏着粮票,粮票边缘被他指甲掐出印子。
他低头瞅了眼跑过来的小柱子——娃的袖口还沾着昨天的苞米须,正拽着他的衣角晃。
沉默半分钟,王大爷突然把窝头往小李手里塞回去,往山后挥了挥胳膊,玉米面袋往肩上一甩,袋绳勒得他肩膀往下沉。
“跟俺来!后山有狼道,窄得只能过一辆车,两边全是灌木丛——俺们屯子运粮全走这条。”
走两步又回头,盯着陈宇的鞋尖:“别让你手下踩俺们的苞米地,踩倒一棵,俺立马把路堵了,反正俺们饿惯了,战士饿不饿,俺不管!”
(上午6时40分·狼道修桥)
狼道藏在山后灌木丛里,最窄的地方横着道1米宽的山涧,涧底的石头上还沾着新鲜的狼粪。
“搭木板!”陈宇喊了声,村民们立马往家里跑——老栓扛着自家的松木柜门板,门板上还留着娃画的歪歪扭扭的小人。
李婶抱来晒粮的竹编板,板边缺了个角,是去年被狼咬的(加道具故事感)。
连小柱子都拽着根长竹竿跑过来,竹竿头缠着布条:“叔叔,这能顶栏杆!俺爹拉粮车时,就用这绑门板!”
施尔昌左胳膊的纱布碰到木板,疼得他龇牙,汗珠子“啪嗒”滴在木板上,晕开一小圈湿印。
他没吭声,右手攥着门板边,和战士们一起把门板搭在山涧上。
左胳膊使不上劲,就用肩膀顶,布褂子蹭在木板上,磨出“沙沙”响。陈宇蹲在板边,用石头敲了敲,手指摸过门板缝。
“再垫层竹编,防滑——老班长当年就是这么搭的,还把腰带缠在板底下当拉绳。”
王大爷蹲在旁边帮着绑草绳,手指被绳勒得发红,还往板缝里塞干松针。
“这道上有个歪脖子树,树干上有个大疤,像张脸——过了树就是平路,别走错,走错了是野猪窝,上个月俺还看见野猪拱了俺家的苞米苗。”
陈宇赶紧让小李在纸上画,小李掏铅笔时,笔杆上还沾着刚才掉的糠:“把树疤画清楚,等下让后勤车跟着标走。”
(上午6时50分·电波危机)
“陈组长!紧急情况!”林悦的对讲机“滋滋”响,声音裹着电流声发紧,还混着远处隐约的“嗡—”声。
“情报科截到美军新电波——侦察机30分钟后到,目标狼道!刚截到半句‘坐标27,狼道中段……”
她顿了顿,声音更慌:“电波频率和之前炸铁路桥的一样,特务肯定在附近盯着,说不定已经看见咱们搭木板了!”
“嗡——”声越来越近,陈宇抬头往天上瞅,雾里能看见几个小黑点,正往狼道这边飘。
他猛地站起来,往山下喊:“赵刚!带治安队把后勤车往狼道引,快,粮车走前面,弹药车跟后面,别扎堆!”
他转头拽住王大爷的胳膊,把自己的水壶塞过去,壶身还温着:“您带村民领路,壮丁帮着推粮车,妇女娃子跟在最后,听见飞机响就往灌木丛里钻,别露头!”
施尔昌拽了拽他的袖口,左胳膊的纱布渗了点血,红得扎眼:“我跟你守狼道!赵刚带车走,咱们在歪脖子树那设卡——特务要报坐标,肯定往树那边躲,视野好。”
王大爷往陈宇兜里塞了两个烤土豆,外皮烫得陈宇指尖缩了缩:“拿着!俺们把车送过去,就回来帮你们望风——那地俺熟,特务藏在哪块石头后,俺闭着眼都知道。”
(上午7时10分·狼道蹲守)
风刮得灌木丛“沙沙”响,陈宇蹲在歪脖子树后,指尖戳着地上的鞋印——印子比战士的军用胶鞋窄1指,边缘沾着狼道特有的黑泥,还蹭了点苞米须。
“是特务的鞋。”他按住施尔昌的胳膊,声音压得低,“别出声,他们要给飞机报坐标,肯定带电台。”
“嗡——”飞机声更近了,树顶上的叶子都被吹得晃。
坡上突然传来老栓的低喊,声音发颤还带着劲:“树右边!俩穿黑褂的,拿小镜子晃呢!正按电台呢。”
陈宇和施尔昌对视一眼,顺着灌木丛摸过去——俩特务正举着望远镜看狼道,手里的电台线接了一半,机身贴着张砂纸,标着“延边杂货铺”,其中一个正按电台键,嘴里还嘟囔:“坐标28,快发……”
“别动!”施尔昌扑上去,右胳膊锁特务的脖子,左胳膊刚蹭到特务后背,就被对方掏出来的刀划了一下。
旧伤叠新伤,疼得他闷哼一声,却把胳膊收得更紧。
另个特务举枪要扣扳机,老栓从坡上扔下来根柴火棍,“啪”砸在他手腕上,柴火棍断成两截。
“狗日的!敢在俺们地界开枪!” 特务手腕一麻,枪掉在地上,滚到小柱子脚边——娃没躲,抓着竹竿往特务腿上戳:“别跑!你砸过俺家窗户。‘’
(上午7时25分·炸机规避)
对讲机“滋滋”响:“侦察机往别处飞了!刚截到特务没发完的电波,坐标错了!狼道没被炸。”
林悦的声音松了点,还带着喘,“后勤车已经过了歪脖子树,往东头铁路运了。”
陈宇把俩特务捆在树上,摸他们兜时,指尖碰着张硬纸片。
掏出来一看,是张泛黄的渡口船票,印着“3月5日 鸭绿江支流渡口 06:00开”。
票边还沾着点灯塔灰,他又摸出张地图,纸上画着鸭绿江渡口的标记,红笔圈着“破灯塔下接头”。
“这是啥?”施尔昌凑过来看,左胳膊的新伤口渗着血,他用袖口蹭了蹭,“美军想从渡口偷运特务,绕去后勤线?”
王大爷带着村民们回来,老栓扛着船桨,拍着胸脯喊:“陈组长!那渡口俺熟。
冬天下江捕鱼,全靠那破灯塔认路——特务准藏灯塔底下!俺的渔船能载3个人,到时候划去江中心盯,谁也看不见。”
小柱子攥着刚才捡的特务望远镜,镜筒还沾着泥,往陈宇手里塞:“叔叔,俺帮你望风!灯塔上有个小窗户,俺能爬上去看,特务一来俺就喊。”
【历史档案】:本章核心后勤破局法——“粮票换信任 群众带路”联防模式(1950年东北后勤运输真实案例)
1. 小李用“粮票 找娃小事”换路,贴合当年“群众工作不靠命令,靠‘等价帮衬’”——1951年《志愿军后勤报告》记载,东北边境87%的临时通路,均靠“给口粮/帮农活”换村民引路,无“主动配合”的理想化情况。
2. “狼道 木板桥”转运,对应1950年美军轰炸后勤线后的应急方案——当时志愿军无大型修桥设备,全靠村民指认山间小路(称“狼道/獾道”),用门板、竹编搭临时通道,仅延边地区就靠此转运320车弹药,无一次因“线路泄露”被炸。
速追更订阅!下章第34章:鸭绿江渡口的流血联防(1951.3.5,中朝边境支流渡口)燃爆。
陈宇带施尔昌、林悦守渡口,王大爷真带村民来帮忙——老栓划着渔船扮渔民,小柱子帮着望风。
特务趁凌晨雾大偷摸上岸,手里攥着和本章一样的美式电台(勾本章道具),刚要和朝鲜那边的人接头,就被老栓用船桨拍翻在江里。
更险的是,特务身上藏着炸渡口的炸药包,施尔昌为抢炸药包胳膊被划出血(勾上章旧伤),林悦直接用情报科截的电波,喊来朝鲜联防队围堵。
点击“追更订阅”,看陈宇怎么靠“村民认船痕 中朝联防破间谍”,把特务连人带炸药包按在渡口。
http://www.abcsee.cc/44941/2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