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第260章 庚娘归来(庚娘4)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60章 庚娘归来(庚娘4)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庚娘》终章。

  金大用与唐氏成亲后的第三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他便起身梳洗,命人备好香烛祭品。

  家中老仆见状,低声劝道:“少爷,新婚才过,何不等几日再去?”

  金大用摇摇头,神色凝重:

  “我答应过庚娘,若有一日安稳,必带她父母享福。如今她不在了,这事便落在我肩上。”

  唐氏也早早起身,默默为他整理衣襟,眼中含着理解与温柔。

  两人登上一艘乌木船,顺江而下,往金陵方向去。

  船行至镇江渡口时,正值暮春时节,江风微暖,水波不兴。

  淡粉色的桃花瓣随水流缓缓漂荡,像是从岸上被人轻轻撒入江中。

  唐氏扶着船舷,望着远处雾气缭绕的金山寺,轻声道:

  “听闻金山寺的菩萨最是灵验,咱们不如上去烧柱香?

  也算替庚娘姑娘拜拜,求她在天安宁。”

  金大用望着那座隐在云雾中的山峰,喉结动了动,没有立刻回应。

  自得知庚娘死讯以来,他每夜都梦见她。

  梦里的庚娘总是站在河对岸,穿着那日投河时的素白衣裙,眼神平静却带着一丝哀怨。

  尤其是她最后望向自己的那一眼。

  那双曾盛满笑意的眼睛,如今却像一根细针,日日夜夜扎在他心口,让他不得安宁。

  他们换乘一艘小渡船,向金山寺方向驶去。

  刚到江心,忽有一艘描金画彩的大船顺流而下,船身宽大,雕栏画栋,显然是富贵人家的座船。

  金大用无意间抬头,目光落在船头一位青衫少妇身上,整个人顿时僵住。

  那女子鬓边斜插一支碧玉簪,侧脸轮廓清秀柔和,眉如远山,眼似秋水,竟与庚娘生得一模一样!

  他呼吸一滞,心跳几乎停止。唐氏察觉异样,也顺着他的视线望去。

  只见那少妇正搀扶着一位鬓发斑白的老夫人,抬手拢鬓时,露出一截皓腕,腕上戴着一只银镯子。

  那正是庚娘当年的陪嫁之物,金大用亲手为她戴上的。

  “船家,快跟上那艘船!”

  金大声音颤抖。

  船夫吃了一惊,连忙调转方向追赶。

  可那大船顺水而下,速度极快,转眼间已拉开半里水路。

  金大用急得满头大汗,忽然想起什么,朝着那远去的船影大声喊道:“看群鸭儿飞上天耶!”

  这是一句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玩笑话。

  那年春天,他们在院中看鸭群嬉水,金大用趁庚娘不备偷吻了她的脸颊,庚娘羞恼追打,骂他是“馋猫”。

  他便故意逗她:“那你就是最俊的鸭儿,飞起来能到天上去!”庚娘气得跺脚,回了一句:“馋儿欲吃猫子腥耶!”

  从此这成了他们之间的暗语。

  喊声在江面上回荡。

  金大用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那艘大船。

  唐氏攥紧帕子,手心全是冷汗。

  忽然,那青衫身影猛地转身,清脆的女声穿过江风传来:“馋儿欲吃猫子腥耶!”

  金大用瞬间泪如雨下。

  没错,就是她!

  那语气、那语调,分毫不差!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船板上,朝着大船方向连连作揖:“是庚娘!真的是她!”

  渡船奋力追赶,终于在一片芦苇荡边追上了大船。

  金大用跳上跳板,几乎是冲了上去。

  那青衫少妇也正望着他,泪水早已湿透衣襟。

  她腕上的银镯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正是他当年亲手为庚娘戴上的那只。

  “大用……”

  庚娘声音哽咽,刚唤出他的名字,便被他紧紧拥入怀中。

  金大用的手抚过她的发,触到那支碧玉簪时,心头一震。

  这是庚娘母亲留下的遗物,逃难途中她一直贴身收藏,从不离身。

  老夫人在一旁抹泪,自称姓耿,是镇江富户。

  众人落座后,庚娘才慢慢讲出原委。

  原来她投河后并未真死,只是呛水昏厥,被江边渔民救起。

  当时王家人正来收尸,渔民怕惹祸,不敢声张,只得将她藏进芦苇丛中,等风头过去才送往义庄。

  “我在义庄醒来时,浑身都被麻绳捆着。”

  庚娘轻抚脖颈,那里有一道浅浅的疤痕。

  “王十九怕我没死透,命人在棺材里缠了绳索。

  后来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见外面有挖地声。

  是几个盗墓贼。”

  那些人原是冲着她陪葬的珠冠而来,撬开棺材见她睁着眼,吓得魂飞魄散。

  庚娘急中生智,说自己愿交出所有首饰,只求他们送自己去镇江找耿夫人。

  她曾听王十八提过,耿夫人是他远房姨母,虽不往来,却素来鄙夷王家兄弟的行径。

  她谎称遭水寇劫掠,幸得盗墓贼相救,才保住性命。

  耿夫人听闻后心生怜悯,见她举止端庄、谈吐不俗,便收她为义女,留在府中调养。这一住便是数月。

  庚娘不敢暴露身份,只说姓李,来自中州,家人尽亡。

  她每日诵经念佛,帮着管家理事,渐渐赢得耿夫人信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说着,唐氏从渡船上走来,手中捧着一个锦盒。

  她走到庚娘面前,规规矩矩行了个妾礼:“姐姐在上,受妹妹一拜。”

  庚娘忙扶起她,目光落在锦盒上。

  唐氏打开盒子,里面竟是金父金母的牌位。

  她低声说道:“我已将公婆的坟迁到了淮上,每年清明、中元都去祭拜,从未间断。”

  庚娘抚摸着牌位,眼眶又红了:“多谢妹妹。当年若不是你,我公婆怕是连个安稳坟茔都没有。”

  她拉着唐氏的手,察觉她指节处有薄茧,知道这些年她操持家务、奔波劳碌,心中更是感激。

  “你我同是苦命人,往后就以姐妹相称吧。”

  耿夫人在一旁笑道:“这可真是天大的缘分!我看不如就在我这船上摆桌酒,也算替你们庆贺团圆。”

  仆人们迅速在舱内摆开酒席,菜肴丰盛,酒香四溢。

  席间,金大用频频为庚娘夹菜,生怕她吃得不够。

  庚娘笑着打趣:“还怕我跑了不成?”

  说着夹起一块糖醋鱼,“这是你最爱吃的,当年在中州时,我总嫌你吃得多。”

  金大用的眼泪无声落下,滴进酒杯里。

  唐氏在一旁轻声笑道:“姐姐有所不知,公子这些年总在梦里喊你的名字,说想吃你做的鱼。”

  三人相视而笑,气氛温馨。

  庚娘说起在耿府的日子,如何学账目、管仆役,如何听闻金大用未再娶,心中百感交集。

  三日后,金大用带着庚娘和唐氏回到中州。

  他重修老宅,翻新屋舍,院中种满了庚娘喜欢的桃树。

  每逢春来,桃花盛开,落英缤纷,仿佛回到当年初遇之时。

  庚娘与唐氏相处融洽,常常一同在树下做针线。

  庚娘教唐氏识字读书,唐氏则教她记账,这些年她随尹翁学习经商之道,颇有心得。

  两人互敬互爱,毫无嫌隙。

  那年秋天,金大用带她们前往金陵,在南郊庚娘的衣冠冢前焚香烧纸。

  风吹过墓碑上“庚娘之墓”四个字,落叶纷飞。

  庚娘忽然笑道:“这墓碑倒是该改改了。”

  金大用握着她的手,指尖触到那银镯子,想起当年为她戴上时说的话:“等天下太平了,我就用纯金给你打只镯子,比这只更亮。”

  庚娘望着他,眼中笑意盈盈:“我不要金镯子,只要你记得,那年春天在院中追着你打的时候,我说过‘要跟你过一辈子’。”

  金大用重重点头,将她搂得更紧。

  风吹过桃林,花瓣如雨,落在三人肩头。

  远处传来孩童嬉笑声,邻家孩子正在放风筝,笑声清脆。

  他望着身边的两个女子,心中豁然开朗。

  庚娘曾说:“天道未必公道,但人心自有公道。”

  就像这桃花,只要根还在,春天一到,便会如约盛开。
  http://www.abcsee.cc/44982/2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