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龙取水(4)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终章:众生成纹。当青龙的爪子轻轻触及画中苍龙褪下的影子时,徐东痴忽然瞥见两道龙影在云端交颈盘桓。
尾鳍扫过之处,落下七十二道霞光,每道霞光里都藏着细小的雨丝。
“留与人间吧。”
青龙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竟还混着淡淡的酒气,那是赵老汉惯用的胶东方言,带着江风的爽朗。
徐东痴一怔,青龙继续说道:“那老船夫的魂魄在江底守了三年,护着这方水土的鱼虾,如今也该歇一歇了。
往后,换我这新雨师来值班,守着赤鳞村,守着这片芦苇荡。”
说罢,青龙的尾鳍轻轻一扫,阁楼的墙面忽然震动起来,那些水渍竟顺着木纹化作了山川脉络,清晰地勾勒出江河湖海的走向。
瓦当滴落的水声里,渐渐藏进了惊蛰时节的雷音,沉闷而有力,像是在为来年的春雨蓄力。
青龙的身影渐渐淡去,窗棂外只余下一缕青色的水汽,缓缓飘向芦苇荡的方向。
次年谷雨,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
徐东痴坐在观潮石上,望着汹涌的潮水,怀里紧紧抱着那卷《江河灵迹图》。
潮水拍打着礁石,溅起的水花落在他的身上,他却浑然不觉。
当第一缕晨光越过江面时,渔民们发现,徐东痴已经没了气息,他依旧保持着盘坐的姿势,怀里的画轴竟已与他的衣裳、血肉交融在一起。
皮肤表面浮着淡淡的青水纹,像是从骨子里长出来的一般。
府衙派人来收检遗体时,刚一碰触到画轴,那卷图忽然化作流水,顺着观潮石的缝隙渗了进去。
石面上只余下三十六枚铜钱状的苔痕,正好对应着当年的铜灯标记。
渔民们说,那天的潮水格外温柔,拍在礁石上的声音,像是徐先生在轻声笑叹。
后来,当年赤鳞村的那个后生成了脚商,走南闯北。
在川陕边境的一家客栈里,他听闻了几件奇事:
北地有口百年未出水的旱井,忽然涌出了清泉,有人在井底发现了一块鳞状的青玉;
南海的商船遭遇雷暴时,迷失了方向,却忽然听到龙吟声,顺着声音的方向航行,竟正好避开了暗礁,抵达了星斗指引的方位;
更有关中的老农指着天空发誓,说在某个雨后的傍晚,看见一个穿灰袍的先生驾着芦苇扎成的小船。
在云间补画残缺的晚霞,船桨划过之处,落下的雨丝都带着松烟墨的香气。
白露夜,鄂州的茶肆里坐满了人,说书人拍了下醒木,清了清嗓子:
“列位客官,今日咱们不说别的,就说那位画云雨的徐先生,说说何为天道!”
茶客们顿时安静下来,说书人继续说道:“徐先生临终前,曾在水纹里写下几句话。
他说,苍龙取水润泽万物是天道,青蛟承志呕血淬鳞是天道;
老船夫埋骨滋养苇海是天道,孩童折苇戏雨是天道;便是此刻檐角垂落的露水,顺着房梁滴进诸君的茶碗里,亦是天道!”
茶客们纷纷举起茶碗,瓷碗相碰的清脆声响,惊起了梁间的雏燕,雏燕扑棱着翅膀,飞过窗外的江雾。
有个稚童忽然指着窗外惊叫起来:“快看!是徐先生!”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江雾里站着个灰袍身影,正微笑着望向茶肆。
衣袖翻飞时,竟抖落出满天星河,星星落在江面上,化作了点点渔火。
庚戌年的梅雨季,赤鳞村的孩童在祠堂的梁间发现了半卷潮渍斑斑的画轴。
画轴用的是上好的绢布,只是早已泛黄,布面上既没有笔墨,也没有朱砂,看上去平平无奇。
可奇怪的是,每当雨季来临,绢布上就会浮现出透明的水纹,水纹的走向与当年赵老汉坟前的环形水道一模一样。
村里的老人见多识广,教孩童们在月夜将画铺在祠堂前的青石板上。
月光洒在绢布上,水迹渐渐显出二十八宿的图案,星位还会随着四季的流转而变化,像是一幅活的星图。
后来有个走方道士路过赤鳞村,看到这幅画后惊叹不已,说这是卷无字天书,需以人间的悲欢为墨,才能画出真正的天道。
于是,村里的新婚夫妇会来画前洒下合卺酒,酒液落在绢布上,水纹便会泛起喜庆的红光;
守丧的子孙会来滴下离别泪,泪珠落下的地方,水纹会凝成小小的莲花,像是在安慰逝者;
就连母羊产羔时,村民们也会抱着幼畜来画前踩个蹄印,蹄印落在绢布上,会化作小小的水纹,护着幼畜健康长大。
百年间,这卷绢布吸尽了红尘百味,酒的醇香、泪的苦涩、奶的甘甜,都融进了那些透明的水纹里。
在某个春分日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绢布上时,画轴忽然霞光万丈。
布面上隐现出万龙巡游的景象,每条龙的鳞片上都藏着一个赤鳞村村民的身影。
有收割苇穗的农人,有撑船捕鱼的渔夫,有教孩童读书的先生,还有追着徐东痴喊“画云雨”的孩童。
那夜,赤鳞村下了场暴雨,雨势虽大,却没有损伤一株芦苇,反而让苇穗长得更加饱满。
第二天清晨,村民们发现江面上漂来无数赤鳞青甲,像是龙身上褪下的鳞片。
有个年轻的渔郎网起一片逆着光的翡翠色鳞片,对着月光细看,竟瞧见鳞中蜷着个撑船的老翁。
老翁戴着斗笠,手里握着船桨,船头挂着的灯笼上,清清楚楚写着“天道若水”四字。
渔郎刚要喊人来看,鳞片忽然化作青烟散去,翡翠色的碎片碎成晶莹的水珠,落入浪涛里,再难寻觅。
唯有江风裹着湿润的腥气,年复一年拂过祠堂前的青石板,拂过那些青苔斑驳的痕迹,那是《江河灵迹图》留下的印记。
有时,石缝间会游出几尾银鱼,鱼尾轻摆时溅起的水花里,隐约能传来两种声音:
一种是苍龙浑厚的低吟,带着守护江河的威严;
另一种是书生清朗的笑叹,藏着对人间烟火的眷恋。
两种声音混在一起,散入万家夜雨里,再无分别。
因为天道本就如此,藏在每一滴雨里,每一缕风里,每一个平凡人的悲欢里。
《龙取水》全文完
http://www.abcsee.cc/44982/3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