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第356章 奇术感众,门徒追随(白莲教1)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56章 奇术感众,门徒追随(白莲教1)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白莲教》之一。

  山西地界,山峦叠嶂,黄土沟壑纵横。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个叫马玄通的人,如迷雾般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没人知道他具体来自哪个县,也没人清楚他的身世来历。

  只隐约听说他早年曾在白莲教首领徐鸿儒手下当过徒弟,学了一身旁门左道的本事。

  徐鸿儒兵败身亡后,马玄通便如鬼魅般消失多年,如今又悄然出现在这晋中小县,掀起一阵暗流涌动。

  马玄通年约四十,面容清瘦,颧骨微凸,一双眼睛深邃得不见底。

  他头戴黑色方巾,身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走路时步态轻盈,说话慢条斯理,乍看倒像个落魄的读书人。

  可真要做起法来,那沉稳的外表下,便会透出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息,仿佛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附在他身上。

  他在县城外五里处的山脚下,租了处大院子。

  那院子原本是某个败落乡绅的别业,青砖砌成的围墙被重新刷得雪白,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

  院门口挂着一块黑木牌,上面用朱砂写着“玄通道院”四个歪歪扭扭的字,那笔画蜿蜒如蛇,看久了竟觉得它们在缓缓蠕动。

  每日天还未亮,晨雾尚未散去,便有三三两两的人影沿着乡间土路往院里跑。

  这些人中有面色焦黄、渴望求子的农妇,有眼神闪烁、盼着发财的商贩,还有些游手好闲、梦想不劳而获的年轻人。

  他们怀揣着各自的欲望,都想拜马玄通为师,学两手能改变命运的“真本事”。

  马玄通收徒有个雷打不动的规矩:得先交五两银子做“入门费”,这对普通农家而言几乎是半年的收入。

  交完钱,还得在香案前立下毒誓“永不背叛师门”,否则就会“遭天打雷劈,永世不得超生”。

  即便如此,门徒还是越来越多,前院的空地上时常挤满了人,都伸长脖子,等着看他表演那令人瞠目结舌的法术。

  这日一早,东方刚泛起鱼肚白,马玄通便要出门办事。

  他临出门前,指着堂屋中央神案上的两个对扣着的瓦盆,嘱咐大徒弟李三:

  “我这盆里有玄机,你在这儿守着,千万别掀开看,记住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眼神却锐利如刀。

  李三是个二十出头的壮实青年,跟了马玄通三年,平日里负责打理道院的杂务。

  他连忙点头哈腰:“师父放心,我绝不碰这盆。”

  马玄通的背影,消失在晨雾中,李三的眼珠却滴溜溜转。

  他绕着瓦盆走了几圈,心里像有只猫在抓挠。

  “我跟了师父三年,还从没见过他把盆当宝贝似的。”

  李三自言自语,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

  他越想越好奇,终于忍不住伸出粗糙的手,颤巍巍地掀开了上面的瓦盆。

  底下的盆里装着半盆清水,水面平静如镜,映出李三那张因紧张而扭曲的脸。

  水面上,竟飘着个草编的小船,只有巴掌那么大,桅杆、帆篷样样俱全。

  船舷上的小窗户,都编得清清楚楚,精巧得不似人间之物。

  李三啧啧称奇,忍不住伸出食指想去拨弄那小小的船帆。

  他的指尖刚触到草船,那船突然“哗啦”一下翻了个底朝天,水草似的船底朝上漂着,在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

  李三吓了一跳,慌忙用手指把船扶正,照原样摆好,又把盆盖了回去。

  他的心“怦怦”直跳,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暗自祈祷师父不会发现。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马玄通回来了,青布长衫的下摆沾满了泥点。

  他一进堂屋就盯着瓦盆皱眉,眉头越皱越紧。

  李三赶紧低下头,假装擦拭旁边的香案,手心却全是冷汗。

  马玄通突然一拍桌子,震得瓦盆都跳了一下:“你是不是掀开盆了?”

  李三吓得腿一软,“扑通”跪在地上,青砖地面发出沉闷的响声:“师父饶命!我就是好奇,就碰了一下……”

  马玄通冷笑一声,那笑声冰冷刺骨:“你以为我不知道?

  刚才我在海上坐船,好好的船突然翻了,差点淹死!

  你还敢撒谎?”

  李三听得浑身发毛。

  师父明明说去邻县办事,怎么会在海上?

  可那草船翻倒的时刻,不正与自己触碰草船的时间吻合吗?

  师父竟能隔空感应到这一切,这本事也太神了!

  他只觉得脊背发凉,只顾着磕头,“弟子再不敢了!再不敢了!”

  马玄通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如实质般压在李三的背上,最后才缓缓道:

  “念你初犯,饶你这次。

  记住,法术通玄,不是儿戏。”

  又一晚,月黑风高,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的影子在风中摇曳,如同鬼魅起舞。

  马玄通在堂屋,点了根胳膊粗的红色蜡烛,火苗蹿得半尺高,将整个屋子照得通明。

  他对守夜的二徒弟王四说:“这烛火关系重大,你得盯着,千万别让风吹灭了,我出去办点事就回。”

  王四是个满脸麻子的年轻人,他拍着瘦弱的胸脯保证:“师父放心,有我在,烛火灭不了!”

  可等到三更天,马玄通还没回来。

  烛火随着气流微微晃动,王四的眼皮越来越沉,他打了个哈欠,心想:“就眯一会儿,睁眼就醒。”

  谁知一沾桌子就睡死过去,等他猛地惊醒,窗外天都泛白了,堂屋里的蜡烛早就烧完了,只剩下个蜡头,冒着几缕青烟。

  王四吓得魂都没了,赶紧摸出火折子,哆嗦着点上新蜡烛。

  微弱的火苗刚稳定下来,马玄通就推门进来了,满身露水,道袍下摆被荆棘划破了好几处。

  他瞅着蜡烛就骂:“你怎么搞的?让你看好烛火,你偏不听!”

  王四急得脸通红:“我没睡!真的没睡!不知道怎么就灭了……”

  “没睡?”

  马玄通眼睛一瞪,瞳孔在烛光下收缩如针尖。

  “刚才我摸黑走了十多里山路,好几次差点掉沟里,你还敢说没睡?”

  王四张着嘴说不出话来,他突然明白,那烛火与师父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烛火灭了,师父在外面竟会变成瞎子?

  他这才真切体会到,师父的法术能隔空相连,心中再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马玄通的奇事还多着呢:有回他让门徒把十枚铜钱埋在院子的东南角。

  第二天挖出来,铜钱上竟长了层绿茸茸的苔藓,摸上去冰凉刺骨。

  马玄通说这是去阴曹地府走了一遭,用这些铜钱打点了鬼差。

  门徒们争相触摸那些铜钱,果然感觉一股寒气从指尖直窜心头,对师父更加敬畏。

  还有次,邻村张大户家的鸡一夜之间少了大半,张大户哭丧着脸来求马玄通帮忙。

  马玄通不慌不忙,取出一张黄纸,用朱砂画了道弯弯曲曲的符咒,那符咒的形状像极了一只窥视的眼睛。

  他将符烧成灰,兑水喝下去,闭目凝神片刻,突然睁眼道:

  “偷鸡贼在你家后院墙根的狗洞里藏了三只,剩下的已经炖了吃了。

  贼人是你家短工刘二。”

  报官一查,果然在刘二床下搜出了鸡毛和锅具,刘二也招认了偷鸡的事。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周围百里的人,把马玄通当活神仙,门徒越来越多,连县里的典史赵大人,都偷偷来拜他为师。
  http://www.abcsee.cc/44982/3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