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第72章 庙鬼申冤(庙鬼)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2章 庙鬼申冤(庙鬼)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庙鬼》泥魂。

  万历四十三年,新城城隍庙的檐角,铜铃在暴雨中,碎成齑粉。

  守庙的老道士,摸着断成两截的“镇邪铃”。

  望着第四尊泥鬼,嘴角新裂的纹路,忽然想起三十年前的雷劫。

  那时城隍庙刚落成,一道天雷劈中泥塑鬼卒,在其心口劈出碗大的窟窿。

  “泥鬼索魂,必应血光。”

  老道士颤抖着,在香灰里写下谶语,烛火却在此时骤灭,黑暗中,传来指甲刮擦青砖的声响。

  卯时三刻,王启后在《论语》书页间发现半片指甲。

  那指甲呈青黑色,边缘参差不齐,像极了城隍庙里,泥鬼断落的指节。

  他皱眉将其弹开,却听见窗外传来女子的低笑:“公子可是在找奴家?”

  抬眼望去,廊下立着个穿皂色襦裙的妇人,身材臃肿如瓮。

  面皮黑里透青,正是常被孩童们嘲笑的“丑鬼娘娘”。

  王启后握紧狼毫,墨汁滴在“克己复礼”四字上,洇出团浑浊的阴影。

  “你是何人?为何擅闯书生宅院?”

  他强作镇定,手却摸向腰间的辟邪玉佩。

  那是祖父王象坤任浙江方伯时,从普陀山求得的观音玉牌。

  妇人扭动着肥硕的腰肢走近,裙角扫过青砖时,留下淡淡的泥痕。

  “公子不记得城隍庙的第四鬼卒?

  奴家每日看你在廊下读书,这才忍不住......”

  王启后拍案而起,玉牌在胸口发烫。

  “放肆,我王家世代簪缨,岂容鬼魅作祟!”

  妇人已欺身近前,腐草味混着雨水,腥气扑面。

  他这才惊觉对方双足悬空,裙底露出半截断裂的趾骨。

  是夜,王启后在烛下抄经,妇人的身影,突然从墙纸上渗出。

  歪着头盯着他握笔的手,肥腻的手指,划过他后颈。

  “公子的字写得这般好,可愿为奴家抄篇《往生咒》?”

  “滚!”王启后挥毫泼墨,朱砂笔在宣纸上画出歪斜的符阵。

  妇人怪笑一声,袖中甩出条黑蛇般的发辫,缠住他手腕拖向房梁。

  他惊恐地看见,房梁上,不知何时悬着条粗麻缢绳,绳头滴着暗红液体。

  “你看,这是奴家特意为公子备的。”

  妇人张开嘴,露出参差不齐的黑牙。

  “当年有个负心汉就是这般吊死的,公子不如陪奴家尝尝滋味?”

  王启后拼命挣扎,玉牌突然发出强光,将妇人逼退三尺。

  他注意到,对方心口有个碗大的窟窿,隐约可见破碎的泥块与草根。

  “你是......城隍庙的泥鬼?”

  他想起老道士说过的雷劫。

  “三十年前,被天雷劈中的是你?”

  “嘘.……”妇人指尖竖在唇前,窟窿里渗出黑血。

  “公子果然聪明。

  可知道为何选中你?

  你祖父当年建庙时,用了奴家的半截脊骨作镇基,这债,该还了。”

  此后月余,王启后陷入噩梦循环。

  子夜时分,泥鬼便化作不同形态。

  有时是断腿的货郎,有时是坠井的绣娘。

  最骇人的是,化作他夭折的幼妹,抱着染血的拨浪鼓,喊“兄长抱”。

  母亲摸着他的脸颊,很是担忧。

  “启后,你怎么了?

  我请了张道长来驱邪。”

  王启后惊觉,母亲鬓角插着朵白花,是泥鬼戴过的款式。

  “不可,那道士可能摆不平。”

  话音未落,泥鬼的笑声从房梁传来,母亲突然双眼翻白,指甲掐进他手腕:“启后,陪奴家玩嘛......”

  院外,突然传来铜锣声。

  张道长手持桃木剑闯入,剑身上的斩鬼二字,泛着金光:“孽障!岂敢在忠臣之后作祟!”

  泥鬼尖叫着现形,肥硕的身躯,在剑光中崩裂成泥块。

  “王象坤当年用我骨血镇基,我只不过讨还公道!”

  她转向王启后,窟窿里的泥块簌簌掉落,“你以为自己干干净净?

  你八岁时在庙中踢碎鬼卒手指,那断指,至今埋在你书桌下!”

  王启后如遭雷击,想起那年顽皮,确实将泥鬼的断指,埋在石榴树下。

  张道长趁机抛出捆鬼绳,泥鬼抓起桌上的《论语》掷来。

  书页翻动间,露出夹着的半片断指,正是书中的那枚。

  城隍庙的偏殿里,王启后盯着第四尊泥鬼,那残缺的右手,只觉喉间发苦。

  张道长点燃三昧真火,断指在火中,化出缕缕黑烟,在空中拼成“申冤”二字。

  “当年建庙时,主持工事的胡大人为求速成,偷工减料。”

  张道长皱眉道。

  “他用士卒的骸骨,混入泥土,这泥鬼的脊骨,怕是某位抗倭英烈的遗骨。”

  王启后猛地抬头:“我祖父素来清廉,定是被胡大人蒙骗!”

  泥鬼的虚影,突然在火中显现,这回不再是臃肿妇人。

  是位身少年将军,身着明光镋。

  胸口的箭伤处,还沾着陈年血渍。

  “万历二十三年,吾乃是戚家军斥候,姓沈名云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虚影抱拳道,“胡汝贞那贼子克扣军饷,害我等腹背受敌。

  吾战死后,骸骨被混入庙基,日日受香火炙烤,苦不堪言!”

  家中的《新城县志》,确有记载沈云舟,在城隍庙竣工后暴毙,是被重物碾压而亡。

  他扑通跪倒在泥鬼像前:“沈将军,王某代先祖谢罪。

  但不知,如何才能平息您的怨气?”

  沈云舟虚影长叹:“吾非有意为难公子,实在是骸骨受镇邪铃压迫,不得往生。

  若能将吾骸骨,迁入烈士陵园,可再请高僧超度。”

  中元节,王启后带着张道长,与族中长辈开棺验骨。

  城隍庙基下的骸骨出土时,众人皆倒吸冷气。

  骸骨左手缺指,肋骨间还嵌着半支箭镞,正是沈云舟的遗骨。

  正要迁葬时,老道士突然闯入:

  “且慢,当年胡汝贞为绝后患,在骸骨下埋了百鬼镇灵钉,若贸然取出,恐怕难以收场。”

  话音刚落,大地突然震动。

  百枚锈迹斑斑的铁钉,破土而出,每枚都缠着染血的布条,正是当年冤死将士的遗物。

  泥鬼虚影再次显现,却分裂成百道黑影,个个面容凄厉,指向王启后:“还我命来!”

  “启后,快用你王家的忠孝牌!”张道长急道。

  王启后恍然大悟,取出祖父的御赐金牌,金牌上“忠勤报国”四字,突然发出万丈光芒,将百鬼黑影吸收入内。

  沈云舟的虚影,在金光中露出欣慰之色:

  “多谢公子。吾等冤魂今日得见天日,总算能去阴司告状了。”

  他转向老道士,“你当年明知真相,却助纣为虐,就不怕遭报应?”

  老道士颤抖着跪下,从怀中掏出半枚断铃:

  “沈将军恕罪!胡汝贞以我妻儿要挟,我鬼迷心窍,我该死。”

  说完,已被百鬼黑影拖入地底,只留下声嘶力竭的惨叫。

  三日后,沈云舟的骸骨被隆重迁入新城烈士陵园。

  王启后撰写祭文,墨汁滴在墓碑上,化作朵朵白梅,在秋风中亭亭玉立。

  是夜,他梦见沈云舟身着朝服来谢,身后跟着百余名甲士,个个面色平和。

  “吾已向阴司禀明真相,胡汝贞之流永堕地狱。

  公子宅心仁厚,望继续替百姓谋福。”

  王启后望着甲士们远去的背影,想起泥鬼作祟时,自己从未动过邪念,全凭“克己复礼”四字支撑。

  他摸出怀中的《论语》,书页间,夹着沈云舟的半片甲胄碎片。

  次年,王启后考中进士,任刑部主事。

  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重审当年城隍庙冤案,为三百余名冤死将士正名。

  每当他路过城隍庙,檐角的铜铃总会轻轻作响,仿佛是沈云舟等人,在云端致意。

  第四尊泥鬼像,已被重塑。

  沈云舟身着铠甲,手握宝剑,镇守在城隍庙门前。

  乡人都说,自那以后,新城再无鬼魅作祟。

  小儿夜啼,只要抱到庙前喊一声“沈将军”,便会安然入睡。
  http://www.abcsee.cc/44982/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