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破局之弈
推荐阅读: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锦绣农女种田忙
女神的上门贵婿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天尊皇婿
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
我的战神女婿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吴砚指尖悬在键盘上方,眉心的淡金色微光愈发浓郁,全知之眼如精密的仪器,将赵家这场针对他的报复风暴,拆解成一条条清晰的脉络。赵承宇的过往在他眼前铺展——魔都顶级豪门的嫡系幼子,自出生起便被捧在云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岁月里,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未尝过半分挫败。家族资源如潮水般向他倾斜,旁人的阿谀奉承成了日常,连修行路上的瓶颈,都有家族长辈耗费珍稀资源为他铺路。这种极致的顺境,养出了他眼高于顶的傲气,也让他成了温室里的娇花,容不得半分忤逆与折辱。
医院那枚被“敲诈”走的储物戒指,于赵家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可对赵承宇来说,却是人生头一遭栽跟头。那不是资源的损失,是尊严被碾碎的羞辱。他无法接受自己在一个“无名之辈”面前落了下风,更无法容忍旁人提及此事时的窃笑,报复的念头如毒藤疯长,驱使着他不计代价地要将吴砚踩在脚下。
而这场报复的真正操盘手,是陈默。
全知之眼捕捉到的信息里,陈默的身影贯穿始终。从策划抢服务站客源,到煽动舆论散布谣言,再到联合金融机构做空股市,每一步都精准狠辣,踩着吴砚的弱点步步紧逼。这个男人像一块没有缝隙的寒冰,在赵承宇的团队里,他从不是简单的“助理”,而是隐藏的核心。赵承宇负责砸钱、泄愤,他负责将情绪转化为周密的计划,用最稳妥的方式达成目标,甚至连赵承宇自己都未察觉,他早已对陈默的谋划产生了依赖。
吴砚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完全聚焦在陈默身上。他需要找到这个男人的破绽,可随着探查深入,心底的寒意却愈发浓烈。
陈默的人生轨迹简单得近乎单调。孤儿出身,在福利院长大,凭借过人的智商考入顶尖大学,毕业后拒绝了各大企业的橄榄枝,转而进入赵家做了底层助理。他没有亲属,福利院的旧识早已断了联系;没有朋友,手机通讯录里除了工作伙伴,再无私人联络;没有爱好,所有时间都用来提升能力、规划布局。他像一台只为“利己”而运转的机器,每一个选择都经过精密计算,永远站在最安全、最能获取利益的位置。
他为赵承宇办事,从不是忠心,而是看中赵家的资源与平台。在赵承宇身边,他能接触到顶级的人脉、资本与信息,这些都是他向上攀爬的阶梯。哪怕有一天赵承宇失势,他也能全身而退,凭借这些年积累的资本,在别处另起炉灶。
“无情道……”吴砚低声呢喃,指尖不自觉攥紧。若在修仙世界,陈默绝对是天生的无情道胚子。他斩断了所有情感羁绊,将自身化作最纯粹的利益载体,这样的人没有软肋,也没有破绽,比任何穷凶极恶的对手都更可怕——你永远无法用情感牵制他,也无法用威胁逼迫他,唯一能与他抗衡的,只有绝对的实力与更周密的算计。
接连探查数次,都未能在陈默身上找到突破口,吴砚暂且压下这份忌惮,将目光转向股市。屏幕上,三家科技公司的股价仍在跌停板上挣扎,账户里的亏损数字刺眼夺目。他清楚,赵家在金融圈的势力绝非虚言,只要陈默愿意,完全可以继续针对他的其他投资动手。
没有半分犹豫,吴砚立刻操作账户,将剩余的股票尽数清仓。与其被动等待亏损扩大,不如及时止损。紧接着,他点开一个加密的超凡界金融平台,屏幕上跳出一串特殊的投资标的——均是超凡界顶尖势力旗下的实体产业,涵盖能源、医药、稀有材料等领域。
这些势力底蕴深厚,根基稳固,旗下产业的股票数十年如一日保持着稳定增长,从未出现过大幅波动。赵家或许能拿捏普通企业,却绝不敢轻易招惹这些庞然大物——一旦影响到这些势力的利益,别说赵承宇一个主脉凡系公子,就算是整个赵家,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吴砚没有犹豫,将清仓后的资金,分批次投入到三家超凡势力的核心产业中。平台显示,这些投资的年利率仅在4%到5%之间,远不及之前科技股的收益,可胜在绝对安全。对现在的他而言,保住本金、稳定资金链,比追求高收益更重要。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陈默这块硬骨头暂时啃不动,那就先从他的手下入手。全知之眼再次运转,这一次,目标锁定在陈默麾下的六个核心手下身上。
这六人是陈默计划的具体执行者,各自统领着一批人,分别负责舆论、线下服务站、金融对接、物流阻断等事务。在全知之眼的探查下,他们的弱点如同暴露在阳光下的阴影,清晰可见。
吴砚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将六人的信息逐一梳理。
三人的弱点是金钱。他们出身普通家庭,背负着高额的房贷、车贷,或是要供养家人,对财富有着极度的渴望。
陈默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高额薪资和丰厚奖金将他们笼络在身边。对他们而言,忠诚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一旦有更高的诱惑出现,立场便可能动摇。
一人的弱点是情感。男人名叫周凯,性格内向,情商不高,在加入陈默团队前,从未有过真正的朋友。陈默待他温和,会耐心听他说话,甚至偶尔会“分享”自己的想法,让他产生了“被认可”“被当作朋友”的错觉。他将陈默视作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对其言听计从,忠诚到了偏执的地步。可吴砚看得透彻,陈默对他的“温和”,不过是高情商者对低情商者的向下兼容,是掌控人心的手段。这段看似真挚的“友情”,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独角戏,先认真的人,早已注定了输局。
剩下两人的弱点,则藏在心底的理想里。
一人叫沈乐,痴迷音乐,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被认可的音乐家。可现实骨感,他没有音乐圈的人脉,创作的作品无人问津,为了生计只能加入陈默的团队,将音乐梦深埋心底,只在深夜无人时,才敢拿起吉他弹唱几句。
另一人叫高画,热爱绘画,擅长油画,渴望有一天能举办自己的个人画展。可他的画作风格小众,缺乏市场认可度,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久而久之,连他自己都快忘了当初的梦想,只把绘画当成偶尔排解压力的方式。
看着两人的信息,吴砚眼底闪过一丝了然。这两人的弱点,不像金钱与亲情那般容易用利益撬动,却也最容易触动人心。他们缺的不是才华,是认可,是一个能让梦想落地的机会。
而他,恰好能提供这样的“机会”。
吴砚打开电脑上的绘画软件,指尖在数位板上轻点。全知之眼运转,无数关于绘画的知识、技巧、流派风格涌入脑海——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油画技法,到现代抽象派的创作理念;从色彩搭配的原理,到笔触运用的技巧,瞬间被他融会贯通。他随手勾勒几笔,一幅模仿印象派风格的风景速写跃然屏上,笔触细腻,色彩层次丰富,若非他自己清楚这是“速成”的结果,几乎要以为是专业画家的手笔。
紧接着,他点开音乐软件,戴上耳机。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乐理知识、乐器演奏技巧、作曲编曲逻辑,如潮水般填充他的认知。他试着在虚拟钢琴上弹奏,指尖落下,流畅的旋律便倾泻而出,从古典名曲到流行乐,信手拈来,精准度堪比专业钢琴家。
诚然,这种依靠全知之眼“复制”来的技艺,缺少了时间沉淀的韵味,也没有融入个人情感的灵魂,称不上“艺术”。可用来伪装成一个“热爱音乐与绘画的爱好者”,已然足够。
吴砚关掉软件,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对付沈乐和高画,不需要强硬的手段,也不需要高额的利益诱惑。以“同好”的身份靠近,用“共鸣”拉近距离,再悄悄为他们的梦想铺路,比任何算计都有效。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眼底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陈默虽强,却也并非无懈可击。他的团队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各有软肋。只要逐一击破这些软肋,陈默精心构建的计划,终将土崩瓦解。
这场与赵家的博弈,才刚刚进入关键阶段。
次日一早,吴砚便开始行动。他没有直接去找沈乐和高画,而是先将目标放在了那三个渴望金钱的核心手下身上。
通过全知之眼,他早已掌握了三人的详细信息:负责舆论的张强,欠着高额网贷,每月都在为还款发愁;管理线下服务站的李伟,妻子重病,需要长期服用高价进口药,家里早已入不敷出;对接金融事务的王浩,刚买了高额婚房,女人是个拜金女每月房贷压得他喘不过气。
吴砚没有直接联系他们,而是通过一个匿名账号,分别向三人的私人邮箱发送了一封邮件。邮件里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有一份详细的“财务解决方案”——给张强的,是一份低息债务重组方案,能帮他将网贷与高利贷从高额的24%降到6%,每月还款额减半;给李伟的,是一家超凡医院的特殊通道名额,能以三分之一的价格买到他妻子所需的进口药,还能预约顶尖的医疗系异能者进行治疗;给王浩的,是一份优质的房产租赁方案,推荐他将婚房出租,再租一套性价比更高的房子,每月能多出近五千元的收入,足以覆盖房贷压力。
邮件的最后,只有一句话:“你现在拥有的,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发送完邮件,吴砚便不再关注。他清楚,对这三人而言,这些解决方案如同雪中送炭,足以让他们向自己倾斜。
陈默能给他们高薪,却给不了这种精准解决燃眉之急的帮助。只要他们心中产生一丝犹豫,裂痕便已埋下。
处理完三人的事,吴砚换上一身休闲装,带着提前准备好的“装备”,前往沈乐常去的一家琴行。
全知之眼显示,沈乐每周六下午都会来这里练琴。他在琴行租了一个独立的练琴室,每次都会待上三个小时,仿佛只有在音乐的世界里,才能暂时忘却现实的压力。
吴砚赶到琴行时,沈乐刚走进练琴室。他没有贸然上前,而是在隔壁的练琴室坐下,拿出随身携带的吉他。指尖拨动琴弦,一段舒缓的旋律流淌而出,正是沈乐之前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过的一首原创曲子的改编版。
他没有刻意炫技,只是用简单的和弦,将旋律演绎得温柔而细腻。琴声透过门缝,飘进隔壁的练琴室。
正在调音的沈乐动作骤然一顿,猛地抬头看向门口。那熟悉的旋律,是他藏在心底的骄傲,也是他不愿与人言说的遗憾。这首曲子他从未在人前弹奏过,只在深夜里悄悄录下来,发布在一个无人关注的小号上,怎么会有人弹奏?
他忍不住站起身,轻轻推开练琴室的门。隔壁的琴声还在继续,比他自己弹奏的版本更添了几分韵味。他顺着琴声望去,只见一个陌生的男人坐在那里,指尖在琴弦上灵活跳跃,神情专注而平静。
一曲终了,吴砚抬起头,恰好对上沈乐的目光。他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只是温和地笑了笑,点了点头:“你也喜欢这首曲子?”
沈乐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点头:“这是……你改编的?”
“算是吧。”吴砚放下吉他,起身走到他面前,“我之前在网上听到过原版,觉得很有味道,就试着改了一下。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同好,真是巧。”
他没有提及自己认识沈乐,也没有暴露任何目的,只是以一个“音乐爱好者”的身份,自然地开启了话题。
沈乐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人注意到他的原创作品,甚至还为它进行了改编。他看着吴砚,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你也喜欢创作?”
本章结束,求加入书架,求小打赏,请点击右上角三个点,其中有送礼物的选项,耽误您90秒,看一下为爱发电即可!
(?ˉ??ˉ??)
http://www.abcsee.cc/45024/1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