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六二 · 贲其须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译文: 装饰胡须。

  含义: 胡须依附于面部,象征文饰要配合整体、依附主体(贲其须)。修饰应协调一致,不能脱离根本,强调配合与和谐。

  六二故事:

  收获季过后,有陶氏部落迎来了一场盛事。

  来自下游几个部落的使者齐聚于此,将要举行一场重要的盟会。这不仅关系到来年的渔猎区域划分,更关乎几个部落能否结成更紧密的同盟。

  整个部落都忙碌起来,清扫场地,准备食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气息。

  首领炎拄着象征权力的鸠杖,巡视着准备工作,眉头却微微锁着。

  盟会用的礼器,准备好了吗?他问身边的长老。

  回首领,敦师傅带着人正在加紧制作,都是最规整的陶瓮和陶尊,胎体厚重,绝无问题。

  炎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规整厚重,自是好的。但此次会盟,周边几个以彩陶闻名的部落也会来人。我们的器物,会不会显得过于……质朴了?

  长老沉默了一下,他也明白首领的顾虑。在这样彰显部落实力与底蕴的场合,过于朴素的礼器,确实可能让人看轻。

  或许……可以让禹试试?长老试探着说道,他之前做的那些带纹路的陶器,虽然简单,但颇有些巧思,用起来也顺手。

  炎的目光投向远处窑场边那个安静的身影。禹正对着一个半成品的陶罐发呆,手指在罐壁上轻轻划动,不知又在琢磨什么。

  炎有些犹豫,那些小打小闹的装饰,用在日常器物上尚可,用在祭祀盟会的礼器上,会不会不够庄重,甚至画蛇添足?

  让他先做一件看看。长老建议道,若不成,再用敦师傅的也不迟。

  禹被召到首领的大屋前,听到这个任务时,心跳骤然加速。为部落盟会制作礼器,这是何等的信任,也是何等的压力。

  他没有立刻应承,而是先去了存放礼器坯胎的工棚。

  那里整齐地排列着敦师傅等人已经做好的素坯。高大的陶尊,威严庄重,用于盛酒敬天;宽口的陶瓮,沉稳大气,用于存放祭品;还有一系列大小不一的陶豆、陶簋,各有其形制和用途。

  禹没有动手,他只是静静地看,用手轻轻抚摸那些陶坯冰凉的表面,感受它们的弧度、棱角与气度。

  他仿佛能听到这些沉默的陶坯在诉说自己的身份——尊,需显其高耸神圣;瓮,当彰其包容厚重;豆与簋,则应衬其灵巧与秩序。

  装饰,该像胡须一样。禹喃喃自语。

  他想起部落里最受敬重的老猎人,一脸虬髯非但没有掩盖他坚毅的面容,反而更衬托出他眼神的锐利与沉稳。胡须,是因面而生,依附于面,最终也是为了凸显面庞的神采。

  文饰之于礼器,不也应如此吗?(贲其须)

  他摒弃了脑海中最初闪现的那些复杂、华丽的独立图案。那些图案或许本身很美,但若硬生生地安在礼器上,便如同给威严的战士戴上娇艳的花朵,不伦不类。

  他需要找到能与每一件礼器本身的气质相契合的纹样。

  他再次观察那件最高的陶尊。它的轮廓线条从底部沉稳地向上收束,在颈部微微外扩,形成一个优雅的弧度,最后是敞开的尊口,仿佛在承接天露。

  禹思索良久,取来了研磨得更细腻的黑彩颜料。

  他在尊的底部,延续了自己熟悉的、带有加固意味的致密网格纹,让尊身立足于沉稳。

  沿着尊体向上,在腹部最饱满处,他描绘了连绵舒展的卷云纹。那云纹随着尊身的弧度自然流转,仿佛尊内盛载的美酒香气,化作了祥云缭绕升腾。

  到了尊颈收束处,云纹渐密,化为细密的雷纹,象征着天地交汇,电闪雷鸣的沟通之力。

  最后,在尊口的外沿,他画上了一周简洁的箭头纹,指向天空,寓意祭祀之心上达天听。

  整个过程,他下笔极为谨慎。纹样的疏密、走向、粗细,完全遵循陶尊本身的形体变化。纹饰不再是附加的点缀,而是从器物骨子里生长出来的语言。

  接着,他为宽厚的陶瓮装饰。他没有选择轻灵的云纹,而是采用了更为古朴、雄浑的平行宽带纹和重环纹,带纹间隔有序,环环相套,紧紧贴合着陶瓮敦实的体态,彰显其容纳万物的气度。

  对于灵巧的陶豆和陶簋,他则选用了几何形的折线纹和三角纹,规则而富有节奏,与器物规整的造型相得益彰,凸显秩序之美。

  当这批绘制完成的礼器坯胎被送入窑中时,敦师傅和不少老匠人都围在一旁观看。他们看着那些与器形完美融合的纹样,眼神中流露出惊讶。

  这些纹饰,他们没有见过,却觉得它们本该就在那里。

  开窑那天,气氛格外凝重。

  窑火熄灭,烟气散尽。当禹和助手们将还带着余温的礼器一件件请出时,周围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叹声。

  那不再是简单的陶器,也不是被生硬覆盖了花纹的物件。

  黑色的纹饰在暗红色的陶胎上,沉静而有力。云雷纹使陶尊更显神圣高远,宽带纹让陶瓮愈发厚重雄浑,几何纹则赋予了陶豆、陶簋一种严谨的仪式感。

  所有的纹饰都恰到好处地依附于器物之上,衬托着它们,强化着它们,如同精心修剪的胡须,让一张张面容更显独特的气质与神采(贲其须)。

  纹与器,浑然天成。

  盟会当日,阳光灿烂。

  各部落使者依次入场,他们的目光很快被有陶氏陈列的礼器所吸引。

  来自彩陶部落的使者,素来以其绚烂繁复的彩绘为傲,此刻却忍不住在一件陶尊前驻足良久,手指虚划过那流畅的云雷纹,眼中满是欣赏。

  这纹样……好奇特,仿佛随着尊身自己在流动。

  另一位身材魁梧的狩猎部落使者,则用力拍了拍一个陶瓮,瓮身发出沉浑的回响,他赞道:好家伙!这纹路看着就结实,跟我们部落的汉子一样,有力量!

  祭祀仪式开始。

  当首领炎举起那件装饰着云雷纹的陶尊,将醇酒缓缓洒向大地时,所有观礼者都屏息凝神。

  那一刻,尊身的纹饰在阳光下仿佛活了过来,云在飘,雷在隐响,古老的仪式因这恰到好处的文饰,而更具庄严与沟通天地的力量。

  盟会圆满结束。

  有陶氏不仅顺利达成了盟约,其独特的礼器更给各部落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领炎特意留下了禹。

  他指着那套使用过却更显沉静光泽的礼器,目光中充满了赞许:

  禹,你的这些装饰,并没有抢夺陶器本身的模样和用途(不夺器之本)。

  他抚摸着陶尊上起伏的云纹:它们像是从陶土里长出来的,让这些礼器看起来更庄重,更有威严了(反增其威)。

  你做得很好。

  听到首领的肯定,禹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他看着那些历经火焰洗礼,纹饰与胎体结合得更加紧密的礼器,心中明澈如洗。

  他彻底明白了。

  文饰的价值,从来不在于自身有多么炫目耀眼。

  它的意义在于衬托,在于依附,在于与主体和谐共生,共同成就一个更完美的整体(文饰的价值在于衬托内在实质,而非孤立存在)。

  如同胡须之于面容,枝叶之于树干。

  离开了根本,再精美的纹饰,也只是无根的浮萍,失去灵魂的躯壳。

  夜色中,窑火依旧在黑暗中闪烁。

  禹的工作台上,摆放着新的陶坯。

  他的目光更加沉静,手中的笔触也更加坚定。

  他知道,前方的路,是要在这文与质、饰与体的和谐之中,探寻更深邃的奥秘。

  通过禹为部落盟会制作礼器的经历,深刻阐释了贲卦六二爻辞“贲其须”的奥义。面对庄重的礼器,禹没有独立发挥,而是让纹饰严格依附于器物的形制与功能(贲其须),如同胡须衬托面容。云雷纹之于陶尊,宽带纹之于陶瓮,几何纹之于陶豆陶簋,皆是与主体气质相得益彰的和谐装饰。这种强调文饰必须配合整体、服务于内在实质的智慧,赢得了首领“不夺器之本,反增其威”的赞誉,生动体现了贲卦所倡导的“文质和谐”之道。整章故事凸显了真正的装饰艺术,在于与主体的完美融合,而非孤立存在的浮华。
  http://www.abcsee.cc/45071/2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