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收购站的老师傅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太阳爬上山头,给抚松县城的青瓦屋顶镀上了一层金边。

  药材收购站的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大多是附近公社趁着农闲来换点零花钱的社员,背着各式各样的背篓和布袋,脸上写满了局促和期盼。

  陈放并没有急着挤进去。

  他让犬群在不远处一处废弃的院落里待命,追风领着它们,安静地趴伏在断墙的阴影下,与环境几乎融为一体。

  他自己则背着那巨大的背篓,不远不近地站在队伍末尾,像个旁观者一样,打量着收购站里发生的一切。

  柜台后面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穿着蓝色工作服的男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老花镜,本地人都叫他刘师傅。

  他手里拿着一杆大秤,动作慢条斯理。

  一个黝黑的老农,把一布袋黑乎乎的东西倒在柜台上,陪着笑脸。

  “刘师傅,您给瞧瞧,这都是我从老林子里挖出来的,好东西。”

  刘师傅扶了扶眼镜,用秤杆随意地扒拉了两下,眉头一皱。

  “你这都什么玩意儿?黄芪混着柴胡,还有一堆没用的烂草根。”

  “品相差,泥土都没清干净,炮制手法也不对,都混了味儿了。”

  他捏起一根最粗的黄芪,撇了撇嘴:“这,顶多算一年生的,药性不足。”

  老农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想辩解几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最后,刘师傅拿捏着秤砣,报出一个低得离谱的价格。

  老农满脸失望,但也只能点头哈腰地接过那几张毛票,垂头丧气地走了。

  接下来几个人,无一例外,都是同样的情形。

  他们辛辛苦苦采来的山货,被刘师傅三言两语就贬得一文不值,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陈放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些村民不懂行,采摘时不分品类,处理时手法粗糙,给了对方极大的压价空间。

  而那刘师傅,正是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等,把利润压榨到了极致。

  终于,轮到了陈放。

  他沉默地走到柜台前,将背上那个半人高的背篓轻轻放下。

  刘师傅眼皮一抬,看到陈放这一身破旧的知青打扮,和那苍白清瘦的模样,嘴角已经习惯性地撇了撇。

  又是一个想来碰运气的愣头青。

  “倒出来吧。”

  他懒洋洋地发话,连秤杆都懒得拿。

  陈放没应声,他解开背篓的绳子,却不是一股脑地倒出来。

  他先是拿出一个用干净布袋装好的包裹,小心翼翼地解开。

  一股浓郁的菌菇特有的鲜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只见布袋里,整整齐齐码放着一排排元蘑,每一朵都伞盖完整,菌褶清晰,根部的泥土被处理得干干净净,还带着山林清晨的湿气。

  刘师傅的眉毛不自觉地挑了一下。

  这卖相,可比刚才那些村民拿来的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等他发话,陈放又拿出了第二个布袋,里面是晾晒得恰到好处的榛蘑,色泽金黄,干爽却不脆裂,显然是用了心思的。

  最后,他才拿出了两捆用草绳扎得结结实实的“草根”。

  他把其中一捆放在柜台上,平静地开口。

  “抚松本地的林下黄芪,根条顺直,皮光,横切面有‘菊花心’。”

  “这一捆,是足五年的,药性最好。”

  他又把另一捆放上去。

  “这一捆,是三到四年的,品相稍次,但处理得干净,没有杂根。”

  他的声音不大,吐字清晰,用的全是行话。

  刘师傅脸上那副懒散的神情,消失了。

  他扶正了老花镜,第一次直视起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

  他拿起那捆五年的黄芪,凑到眼前仔细端详,又拿起一根,用指甲在断口处掐了掐,闻了闻那股浓郁的豆腥气。

  没错,确实是上等货。

  这分类,这处理手法,这开口的架势,哪里像个知青,分明是山里混了几十年的老“山把头”!

  “你……你这从哪学的?”刘师傅忍不住问了一句。

  “家里长辈以前是药堂的先生。”陈放随口胡诌了一句。

  刘师傅心里咯噔一下,信了七八分。

  他清了清嗓子,重新拿起了秤杆,态度郑重了不少。

  “东西是不错,但今年的行情……”

  “元蘑保鲜不易,收购站收了也有风险。”

  “榛蘑虽然干,但不是顶尖的秋蘑。”

  “黄芪嘛,你这年份是不错,但量太少。”

  他开始故技重施,想从别的方面找补,把价格压下来。

  陈放不急不躁,等他说完,才慢悠悠地接话。

  “刘师傅,这元蘑,从采下来到这,不超过十二个时辰,根部用湿布包裹,最大程度保了鲜。”

  “拿到县里国营饭店,就是一道抢手的硬菜。”

  “这榛蘑,是头茬的,您闻闻这香味,比秋蘑更浓郁,泡发之后,口感也更脆嫩。”

  “至于黄芪。”

  陈放指着那捆品相最好的。

  “五年的林下货,整个抚松县,一个月也收不到几斤。”

  “您收了是直接送去省药材公司的特供,价格翻几番,这笔账,您比我清楚。”

  一番话说下来,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刘师傅的额角,竟然渗出了一层细汗。

  他手里的秤杆,感觉有些沉。

  今天这是碰到硬茬子了!

  这小子,把行情和门道摸得一清二楚,连他往上走的渠道都猜到了!

  周围排队的村民们,一个个都看傻了。

  他们何曾见过有人敢跟刘师傅这么讨价还价的,而且还说得刘师傅哑口无言。

  一个刚被压了价的老汉忍不住小声跟旁边人嘀咕:“娘的,老刘这是遇上克星了?”

  “这娃娃的嘴皮子比刀子还利索!”

  “行了行了!”

  刘师傅猛地一摆手,脸上有点挂不住,“你这小子,比猴都精!”

  他不再废话,开始称重,嘴里报着数,手上的动作却比之前对任何人都公道。

  最终,算盘珠子一拨拉。

  “一共,三十七块六毛五。”

  他从抽屉里数出一沓崭新的大团结,又配上些零钱,啪地一下拍在柜台上。

  这个价格,是刚才那个老农的十几倍!

  人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小子,是真有本事啊……”

  “懂行就是不一样,咱都被老刘坑惨了。”
  http://www.abcsee.cc/45085/1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