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 >第33章 李斯与他的反杠急急如律令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3章 李斯与他的反杠急急如律令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大秦嘴仗终结者:李斯与他的反杠急急如律令》

  就在大秦文化交流中心眼看要沦为“大型在线互啄养鸡场”的危急存亡之秋,丞相李斯,这位法家思想的扛把子、小篆字体的总设计师,展现出了他除了帮嬴政统一天下、统一文字、统一车轨之外,另一项不为人知的惊世才华——统一抬杠标准。他敏锐地意识到,思想市场的繁荣固然重要,但若这市场里只充斥着“你不对”、“你才不对”的无限循环复读机,那么大秦的文化软实力,恐怕还没走出函谷关就得先在内耗中折戟沉沙。于是,一场针对“杠精”的精准外科手术式打击,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拉开了序幕。

  《交流中心理性讨论促进法》(民间戏称“反杠精法”)的出台,快得让所有朝臣都怀疑李斯是不是提前用阴阳家的占卜术预知了这场危机。没有冗长的廷议,没有扯皮的辩论,李斯带着他那标志性的、仿佛看透了世间一切无理取闹的冷静表情,将一卷竹简“啪”地一声摊在嬴政的案头。据说,陛下览罢,只沉默了三个弹指,便朱笔一挥,批了两个字:“甚善”。这效率,让后世那些为一条法规能吵上几年的议会们情何以堪。

  这部划时代的法律,核心条款极其精炼,直击要害,充分体现了法家“一刀切,切掉烂肉”的犀利风格。

  第一条:“禁止为杠而杠”。 此条堪称灵魂条款,赋予了中心管理者(通常是学识渊博且脾气日渐暴躁的博士官)至高无上的“心证”权力。判断一次发言是否是“理性讨论”,不再仅仅看其表面逻辑是否自洽(毕竟杠精们也擅长在别人的逻辑链条上强行打结),而是考察其发言的“初心”与“能量消耗比”。

  比如,当有人发表一篇《论灵渠水利工程对楚地农业经济的初步影响》时,下面若出现:“楼主考虑过百越地区青蛙的迁徙路线会被水坝打断吗?你这论文不完整啊!”——这便可以“为杠而杠”论处。博士官会冷冷地回应:“此论题为‘楚地农业经济’,与百越青蛙何干?其发言能量消耗远超于建设性意见产出,属无效抬杠,禁言三日。”

  再比如,讨论《韩非子·五蠹》的思想精髓,有人回:“呵呵,说得好像有点道理,但难道君主就不能同时仁爱又严刑峻法吗?非此即彼,太狭隘了。”博士官便会朱笔一圈:“此乃典型的‘伪辩证杠’,以看似全面的立场,模糊核心论题的边界。其目的非为深化讨论,乃为显示自身之‘众人皆醉我独醒’。罚抄《定分止争篇》十遍。”

  这一条款的威力在于,它从“动机论”上对杠精进行了釜底抽薪。你可以有不同意见,但你的意见必须服务于把问题探讨得更深、更明,而不是为了把水搅浑,或者单纯为了享受智力上(哪怕是虚假的)的优越感。一时间,文化交流中心的帖子质量显着提升,因为大家都开始下意识地反思:我接下来说的这句话,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制造问题?

  第二条,则更具操作性,直接封禁了一系列“万能杠精句式”。 李斯仿佛一位久经沙场的“语言病理学家”,精准地解剖了那些看似无害,实则极具破坏力的“语法病毒”。

  首当其冲的,便是那句臭名昭着的“难道就我一个人觉得……”。此句式之毒,在于其将主观感受包装成一种“受迫害的独醒”,通过虚构一个“众人皆醉”的场景,来为自己的非主流观点寻求豁免权。它不提供论据,只渲染情绪,潜台词是:“我的感觉就是真理,你们不认同,是你们的问题,是你们抱团排挤我。”

  法令颁布后,当某人在一篇盛赞《吕氏春秋》包罗万象的帖子下,习惯性敲出“难道就我一个人觉得这本书杂而不精,像个大杂烩吗?”时,他收到的将不再是后续的争论,而是系统自动弹出的提示:“检测到禁用句式‘难道就我一个人觉得’。您的发言已被自动拦截。建议修改为:‘我认为此书内容虽广,但核心思想不够聚焦,例如在某某篇中……’请提供具体论据。” 这一招,直接废掉了“感觉党”的武功,逼迫他们从情绪的泥潭,爬回逻辑的岸上。

  与之配套被禁的,还有一系列李斯亲自圈定的“高危句式”:

  · “抛开事实不谈……” —— 博士官点评:“事实乃讨论之基。抛开事实,汝欲谈何物?谈汝之臆想乎?”

  · “你行你上啊!” —— 常用于反驳别人对某项政策或艺术品的批评。法令裁定:“此乃‘身份绑架杠’。评价厨子菜咸,未必需要本人会炒菜。批评之权利,与执行之能力,并非必然绑定。”

  · “认真你就输了。” —— 博士官怒斥:“此乃万恶之源!于交流中心,不认真,难道要儿戏?此言一出,所有理性探讨皆被解构为无意义之举。其心可诛!”

  · “老祖宗早就说过……” —— 法令补充解释:“引用经典须有上下文,且需与当前议题相关。不得以模糊的‘老祖宗说’作为终结讨论之终极武器,此乃‘权威绑架杠’。”

  · “我就是随口一说,你那么激动干嘛?” —— 此乃“挑衅-装无辜”连环技。中心规定,一经发现,发言者需就其“随口一说”的内容,撰写不少于五百字的正式说明,阐述其非“随口”之依据。

  这些具体到句式的禁令,如同在语言的田野里精准地拔除了杂草,让禾苗(理性观点)得以茁壮成长。人们很快发现,当这些“语法糖衣”被剥离后,很多杠精言论的内核,其实空空如也,甚至无法组织起一段完整的、有逻辑的反对意见。

  为了确保法令的执行,李斯还创造性地设立了“逻辑仲裁官”一职,由精通名学(逻辑学)的学者担任。他们不看你立场对错,只评判你逻辑链条是否完整、证据是否有效、概念是否清晰。一旦被仲裁官判定为“无效论证”或“诡辩”,轻则扣减“理性积分”(积分过低者禁止发言),重则被送去参加“强制性逻辑康复训练营”,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区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识别“偷换概念”与“稻草人谬误”、以及学习“如何正确地提问”。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曾经乌烟瘴气的交流中心,仿佛一夜之间被施加了净化咒。帖子下面,不再是“楼主傻逼”、“楼上才傻逼”的无限套娃,而是变成了:

  “关于阁下对‘郡县制优于分封制’的第三点论据,即中央集权能有效调动资源一点,鄙人存疑。据《秦纪》载,昭襄王时,河东郡饥荒,朝廷调粮亦耗时月余,此效率似乎并未完全体现集权之优势。不知阁下如何看待此史料与您论点的潜在矛盾?”

  而楼主则会回复:“感谢指正。河东郡之例,确为关键。然需考虑当时道路条件与通讯手段之局限。我所谓‘有效’,是相较于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各自为政、甚至互相封锁而言。若能改善基础设施,集权之效率优势将更为显着。此处是我论述不够周全,应加入对‘基础设施’这一变量的讨论。”

  瞧瞧,这画风!这深度!这建设性!连偶尔路过中心视察的始皇帝嬴政,都忍不住捻须点头,对李斯说:“爱卿此法,使寡人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战场上的‘书同文,车同轨’,善莫大焉!”

  当然,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一些资深吸杠成瘾的人士,感觉如同被断了精神鸦片,浑身难受。他们私下抱怨,认为李斯剥夺了他们“思维的乐趣”和“批判的自由”。甚至有人偷偷组建了“地下杠精诗社”,以极其隐晦的方式继续抬杠事业。比如,他们会在一篇赞美长城的文章下留言:“长城巍峨,确实壮哉。只是不知,那砌入墙内的砖石,可还记得自己原本是山间的自由之土?”——试图用文艺范儿来包装其“反对宏大工程,追求个体自由”的杠点。

  然而,这一切都在李斯和他的逻辑仲裁官们的监控之下。博士官们经过严格培训,已经能像识别毒蘑菇一样,识别出这种“文艺杠”的变种。那位留言的“诗人”,很快收到了仲裁官的评语:“比喻不当,且与主题无关。长城砖石经烧制已非‘自由之土’,此比喻暗含的价值判断(自由优于秩序)缺乏论证。疑似‘为杠而杠’之变体,警告一次。”

  这场由李斯发起的“语言净化运动”,其意义远不止于清净了论坛。它深刻地重塑了大秦知识界的交流范式。它让所有人明白,批判的锋芒,必须建立在逻辑的刀背和事实的磨刀石之上,否则就只是伤不了人、却足够烦人的毛刺。自由讨论的边界,不在于观点的异同,而在于是否遵循共同的理性规则。 当“杠”不再是彰显个性或获取廉价胜利感的手段,而必须付出严谨思考的成本时,真正的思想碰撞,那能擦出智慧火花的碰撞,才终于成为了可能。

  咸阳宫深处,李斯翻阅着近日文化中心的讨论纪要,那曾经被各种无意义争吵刷屏的竹简,如今充满了引经据典、逻辑缜密的交锋与辩难。他满意地抿了一口茶,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这世间,统一天下靠的是金戈铁马,而统一思想的市场,靠的,或许就是这一部能让所有“杠精”无所遁形的“急急如律令”吧。至于那些还在阴影里蠢蠢欲动的“杠魂”,李斯丞相的《理性讨论促进法》修正案,据说已经在路上了……
  http://www.abcsee.cc/45089/3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