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龙鳞计划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李信的“维度褶皱”假说以及随后那场风险极高、但最终取得了关键性验证数据的“共振探针”实验,像一道划破暗夜的雷霆,彻底改变了帝国工程院的技术发展轨迹。实验证实,通过特定频率的灵能场与精确定义的量子态粒子流协同作用,确实可以在微观层面,短暂而稳定地“撬动”时空的褶皱,引发出微弱的、可观测的第五维效应——尽管这效应最初只是让一枚悬浮的金属球在四维空间中出现了概率性的“位置模糊”,并在其表面暂时附加了难以解释的物理特性。

  这一点微小的火星,却足以点燃燎原之势。它证明了道路的正确性。继续在旧框架下修修补补已被证明是死路,而现在,一条虽然模糊、却真实存在的全新路径,已经出现在脚下。

  几乎在实验数据得到初步确认的同一时间,一项被嬴政亲自命名为“龙鳞”的计划,在极高的保密层级下启动了。这既是对昔日“祖龙”号“龙鳞”装甲的纪念,更寄托着新的期望——新的“龙鳞”,将不再是死板的金属与能量矩阵,而是活性的、能与更高维度共鸣的“智能皮肤”。

  “龙鳞”计划的目标非常明确:设计并建造一种中型护卫舰,它不再追求旧式战舰的厚重装甲和毁灭性炮火,而是作为帝国第一款应用第五维“维度共振”原理的实战测试平台。其核心,便在于李信团队发现的“活性装甲”。

  在“龙鳞”计划的核心设计室内,激烈的争论日夜不休。以公输衡为首的稳健派,主张渐进式改革,建议在现有成熟的“定鼎级”护卫舰框架上,替换部分装甲为实验性的“共振装甲”,以保证战舰的基本战斗力。而李信及其支持者,则坚持必须进行颠覆性设计。

  “在旧骨架上是长不出新血肉的!”李信指着全息投影上传统的战舰结构,语气激动,“旧有的能量管网布局、结构应力分布,甚至船员舱室的位置,都是基于四维物理优化的!它们本身就会对‘维度共振’场形成干扰和‘噪音’!我们要设计的,不是一件披着新外衣的旧武器,而是一个从龙骨开始,就为‘共鸣’而生的全新生命体!”

  他调出了自己的初步构想图:一艘线条极其流畅、甚至显得有些纤细的舰体。没有传统的炮塔群,没有突出的传感器阵列,整个舰身呈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水动力学造型(尽管宇宙真空并不需要),这是为了最大化能量场流动的效率。舰体表面并非光滑的金属,而是覆盖着无数细小的、六边形鳞片状单元。

  “每一片‘鳞’,都是一个微型的灵能-粒子共振器,”李信放大了一个鳞片结构,内部是复杂到极致的微观回路和灵能导纤维,“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分布式、去中心化的巨大共振网络。当受到攻击时,网络不会像旧装甲那样硬抗,而是会瞬间分析攻击的能量频谱或动能模式,然后调整自身共振频率,与来袭的攻击能量产生‘相消干涉’,或者将其引导、分散至整个舰体表面,甚至……如果可以,将其‘传递’到周边的维度褶皱中去。”

  这个概念让所有传统工程师倒吸一口凉气。这等于将防御从被动的“承受”,变成了主动的“化解”与“转移”。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确保数以亿计的“鳞片”能在微秒级时间内实现协同共振?能量从何而来?共振不稳定怎么办?

  “协同问题,需要借助扶苏公子正在构建的‘精神网络’,”李信早已思考过这一点,“每个鳞片都是一个微型计算节点,通过精神网络连接,可以实现超光速的信息同步。能量来源,我们不能只依赖传统的反应堆,需要在舰体内部嵌入小型的、基于新理论的‘维度能量汲取器’,直接从时空褶皱中‘汲取’零点点能量,虽然微弱,但足以维持共振场的基态运转。至于共振不稳定……”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前所未有的凝重:“这是最大的风险。一旦共振场失控,可能不是装甲失效那么简单,它可能导致舰体局部维度分解,或者将战舰本身‘共振’到不可知的状态。我们需要一套极其强大的闭环控制系统,以及……敢于直面未知的船员。”

  蓝图在争吵、验证、修改中逐步完善。新的材料被提出——一种掺入了“擦除者”材料微观结构的复合晶体,作为共振鳞片的基础。新的引擎被设计——虽然还不是真正的五维引擎,但其喷射方式考虑了共振场对时空的影响,机动性将远超旧型号。新的武器系统也被提上日程——是否能开发出一种“共振瓦解波”,不是摧毁目标,而是扰乱其物质结构的稳定性?

  “龙鳞”护卫舰的蓝图,已不仅仅是一艘战舰的设计图,它成为了帝国未来科技树的“原型机”。它身上集成了从残骸中学到的材料科学、从“祖龙”号反思出的系统集成哲学、从李信理论突破得到的维度物理,以及扶苏带来的精神网络技术。它的每一根线条,都凝结着流亡以来的痛苦、反思与希望。

  公输衡大匠最终在那份颠覆性的设计总图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看着那艘与他一生所学截然不同的战舰模型,喃喃自语:“或许,工匠的使命,并非坚守传统的完美,而是拥抱变化,去锻造未来的种子。” “龙鳞”计划,这艘寄托了帝国新生的幼苗,正式进入了实质性的研发阶段,它的成败,将决定大秦是能真正长出翱翔于更高维度的鳞甲,还是再次在现实的残酷中折戟沉沙。
  http://www.abcsee.cc/45089/5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