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论道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朱施主,您面露杀气,不知在想些什么?” 全室大师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禅房的宁静。

  朱槿回过神,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连忙欠身道:“不好意思大师,刚才想到一些过往的事情,让大师见笑了。”

  全室大师没有多问,只是拿起陶壶,又给朱槿空了的茶杯倒满了茶水,茶汤碧绿,热气袅袅。

  朱槿端起茶杯,却没有喝,望着全室大师恳切地问道:“大师,方才您说我这字里藏着执念,藏着放不下的框框,敢问大师,何为执念,何为放不下的框框?还请大师为我解惑。”

  全室大师放下陶壶,双手合十,目光平和地看着朱槿:“施主,世间执念,如瀑流奔涌,执于得失,便为得失所困;执于对错,便为对错所缚。你心中有股劲,似要与天地争个高下,这便是执念深种。”

  他顿了顿:“所谓框框,是你给自己画的界,是你心中认定的‘必须如此’‘应该怎样’。可天地无常,诸法无我,万物皆在因缘流转中生生灭灭,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定数?”

  “施主如今执念太深,如陷泥沼,挣扎越烈,陷得越深。” 全室大师的声音不疾不徐,“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一切自有因缘,强求不得,妄图更改,不过是徒增烦恼,逆天而行,终会反噬自身。不如顺随因缘,观照本心,方能跳出框框,离于执念。”

  朱槿听完,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

  这老和尚看出什么了?他说的 “妄图更改”,难道是指自己想改变历史?可自己穿越这个秘密,除了师傅张三丰,再无第二人知晓,这是自己藏在心底最深处的隐秘,这全室大师怎么会……

  朱槿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茶,试图压下心头的震惊与慌乱,而后抬眼看向全室大师,沉声问道:“大师,您究竟是如何知道我的身份的?”

  全室大师微微一笑,目光平和地落在朱槿身上:“施主年纪轻轻,却气宇不凡,眉宇间自有一股常人难及的威仪。加之身上杀气环绕,显然是久历沙场、执掌兵权之人,又贵姓朱。普天之下,能有这般气度与身份的朱姓贵人,除了吴王二公子,再无他人了。”

  朱槿闻言,心中的震惊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钦佩,他拱手道:“大师果然慧眼如炬,竟能从这蛛丝马迹中看穿我的身份,朱槿佩服。”

  全室大师又继续说道:“施主,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杀戮征战,看似能定一时之局,却如播撒恶种,终将收获恶果。这世间芸芸众生,本就如风中残烛,在战火之中,更是命如草芥,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之痛,会弥漫在每一寸被铁蹄踏过的土地上。还望施主三思,莫要再增加杀戮了。”

  朱槿闻言,心中了然,原来是说征战之事,自己还是太过小心了。

  他本就对佛教不甚感冒,甚至觉得其诸多说辞不过是假慈悲。

  历史上每逢朝代更迭、战火纷飞之时,佛教往往选择避世,躲在深山古刹中保全自身。

  就像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无数佛寺隐匿于山林,对世间苦难视而不见,只一心经营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而道教却截然不同,向来有以身入局的传统。

  汉末黄巾起义,张角以道教思想凝聚民众,试图改天换日;唐朝安史之乱时,叶法善等道士辅佐皇室,为国效力;宋元之际,丘处机不远万里拜见成吉思汗,以 “敬天爱民”“少杀戮” 等思想劝谏,试图减少战乱带来的伤亡。

  朱槿定了定神,看向全室大师,缓缓开口:“大师,弟子并非好杀戮之人。只是如今乱世,四方未定,豺狼环伺,若不挥师征战,何以平定天下?佛法讲求普度众生,可若这众生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连安稳存活都成奢望,又谈何被度化?弟子此举,正如佛法所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以一时之征战,换长久之太平,让百姓能脱离苦海,安享盛世,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慈悲吗?”

  全室大师轻轻颔首,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许:“朱施主虽身处沙场,却能对世事有独到见解,且方才与老衲论道时,虽言辞间带着锋芒,却也暗藏慧心,可见施主有大智慧、大慧根。”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恳切:“这世间征战杀戮,终究是过眼云烟,唯有佛法能渡人脱离苦海,得证永恒。施主若能皈依我佛,放下屠刀,潜心修行,凭借施主的慧根,定能在佛法中寻得真正的安宁与解脱,于己于众生都是莫大的功德。”

  朱槿正欲开口回应,却忽然瞥见全室大师周身再次泛起那层淡淡的光芒,比先前更为清晰。

  那光芒柔和而温暖,如同清晨透过薄雾的阳光,笼罩着全室大师,让他本就沉静庄严的身影更添了几分神圣与超脱,仿佛一尊慈悲的古佛,静静散发着抚慰人心的力量。
  http://www.abcsee.cc/45091/2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