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谁能来当这个丞相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骂是这么骂,但朱元璋眼中的笑意却藏不住。

  放下茶杯,朱元璋的神色重新严肃起来。

  “李善长这棵大树要倒,总得有人来填这个坑。”

  “咱这朝堂之上,谁能来当这个丞相?”

  这才是眼下最棘手的问题。

  李善长一去,淮西集团必然人心浮动,若是新任丞相压不住,朝局恐怕更加混乱。

  朱棡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些许,他沉吟片刻,缓缓吐出了两个字。

  “杨宪。”

  “杨宪?”

  朱元璋眉头一挑,显然对这个答案有些意外。

  杨宪此人,他当然知道。

  此人并非淮西出身,为人刚愎自用,执法严苛,在朝中人缘极差。

  用这样一个人来当丞相?

  朱元璋的目光中透出询问。

  朱棡仿佛看穿了父皇的心思,不疾不徐地解释道。

  “父皇,正因为他手段酷烈,所以他才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

  “李相国一退,淮西勋贵们必然会抱团取暖。”

  “若是换个软弱的丞相,只会被他们架空,形同虚设。”

  “而杨宪,他与淮西集团有旧怨,且素来以铁面无私自居。”

  “他上位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必然会挥起屠刀,对淮西一党进行清洗。”

  “这把刀,够快,也够狠。”

  朱棡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

  “他会去做那些父皇您想做,却不便亲自动手的事情。”

  “朝堂需要平衡,一头太重了,就要在另一头加上足够的砝码。”

  “杨宪,就是那个最重的砝码。”

  朱元璋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暖阁内一时间陷入了寂静。

  老三的这番话,算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帝王之术,讲究的便是制衡。

  让杨宪这头猛虎去斗淮西那群饿狼,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驱虎吞狼之计。

  可朱元璋想得更深一层。

  “那头虎要是喂得太饱,没了狼可斗,掉过头来要噬主,又该如何?”

  帝王最忌惮的,便是权臣。

  一个李善长倒下去,再扶起一个更难控制的杨宪,那不是白费功夫吗?

  朱棡微微一笑,仿佛早就料到父皇会有此一问。

  “父皇,这就要看第二步了。”

  “当杨宪大权在握,清除了淮西集团的大部分势力,他一定会变得专权跋扈。”

  “到那时,他得罪了满朝文武,已是孤家寡人一个。”

  “父皇您只需一道旨意,便可轻易将他废黜。”

  “而满朝文武,非但不会有人为他求情,反而会称颂父皇您拨乱反正,英明神武。”

  朱元璋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追问道:“废了杨宪,那丞相之位又由谁来接替?”

  朱棡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缓缓吐出了另一个名字。

  “胡惟庸。”

  “什么?”

  这一次,朱元璋是真的有些坐不住了。

  胡惟庸是谁?

  那可是李善长的同乡,是淮西集团的核心人物!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把李善长弄下去,又把杨宪当刀使。

  最后竟然要把丞相之位还给淮西的人?

  这算什么?

  朱棡看着父皇震惊的表情,从容地继续说道。

  “父皇,这叫安抚。”

  “杨宪这把刀太快,杀得人头滚滚,必然会引起淮西勋贵们的集体恐慌。”

  “在废掉杨宪之后,提拔胡惟庸为相,就是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

  “这会让所有人都觉得,父皇您并非要赶尽杀绝,只是不满李善长与杨宪的专权而已。”

  “如此一来,朝局可定,人心可安。”

  朱元璋靠回椅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看着眼前的儿子,眼神已经从欣赏,变成了震撼。

  先用杨宪这把外人的刀,去剪除淮西的羽翼。

  再用胡惟庸这个自己人,来安抚受惊的淮西集团。

  这其中的算计,简直是滴水不漏。

  可他心中仍有最后一个,也是最深的一个疑问。

  “胡惟庸的野心,可不在李善长之下。”

  “让他当了丞相,用不了几年,他就会成为下一个李善长。”

  “到那时,又该如何?”

  朱棡站起身,走到朱元璋身后,轻轻为他揉捏着肩膀。

  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只有父子两人才能听懂的玄机。

  “父皇,当胡惟庸结党营私,权倾朝野,威胁到您至高无上的皇权之时……”

  朱棡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那便是,这大明,再也不需要丞相的时候了。”

  轰!

  朱元璋的脑子里仿佛有惊雷炸响。

  他猛地抓住朱棡的手,转过头,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儿子。

  不需要丞相!

  这是他心中埋藏最深,最不敢与外人道的秘密!

  自秦设三公九卿,宰相制度已存在了上千年。

  废除丞相,将相权归于君王一身,这是何等惊天动地的变革。

  他曾无数次在深夜里推演此事的可行性,却从未对任何人,透露过半分。

  可现在,这个惊天的秘密,竟然被自己这个四儿子,如此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他怎么会知道?

  看着父皇脸上那份难以掩饰的震惊,朱棡心中一动,立刻换上了一副崇拜的表情。

  “儿臣愚钝,这些也都是揣摩父皇您的心思罢了。”

  “父皇您雄才大略,目光早已超越了历朝历代的君王。”

  “这小小的丞相之位,又怎能束缚住父皇您的手脚?”

  “儿臣觉得,这天下,只有父皇您亲自掌管,才能国泰民安,万世永昌!”

  一记恰到好处的马屁,拍得朱元璋通体舒泰。

  他脸上的震惊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抑制不住的狂喜。

  他猛地一拍大腿,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说得好!”

  “不愧是咱的种!”

  朱元璋指着朱棡,笑得前仰后合。

  “你这小子,真是咱肚子里的蛔虫!”

  这一刻,所有的猜忌与试探都化作了浓浓的默契。

  朱元璋只觉得,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

  数日后。

  新一科的科举结果张榜公布,瞬间在整个应天府引起了轩然大波。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录取人数,足足翻了一倍有余。

  更令人惊奇的是,皇榜之上,只列出了上榜的名单。

  竟不分名次先后,统统赐“进士出身”。

  这意味着,所有上榜的学子,都拥有了平等的起点。

  一道看似简单的皇榜,在整个大明的官场上,激起了千层巨浪。

  韩国公府。

  李善长手捧着那份抄录回来的科举名单,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不安的光芒。

  人太多了。

  一口气提拔这么多新人进入官场,陛下的意图,昭然若揭。

  这是要往他经营多年的池子里,掺沙子,换新水啊!

  一股寒意,从他的脚底板,顺着脊椎一路向上,直冲天灵盖。

  就在他心神不宁之际,管家匆匆从门外跑了进来,神色慌张。

  “老爷,宫里来人了,陛下……召您即刻入宫觐见。”
  http://www.abcsee.cc/45134/2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