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其他荆州出身的谋士将领,也都沉默不语。

  诸葛亮轻哼一声,向刘备拱手道:请主公以大局为重,速做决断!

  唉——

  刘备长叹一声,泪流满面。

  若不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复兴汉室的大业,我宁愿与曹贼在襄阳决一死战。

  如今,只能委屈襄阳的百姓了。

  这番话,表明他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

  诸葛亮终于松了口气。

  刘封等人依旧沉默,无人反对。

  此时在对岸。

  曹操悠闲地骑马缓行,从容不迫地穿过浮桥,来到南岸大营。

  真没想到,烁儿这个奇思妙想的过江方法,居然成功了......

  曹操望着浮桥,不禁感叹。

  进入中军帐后。

  曹操笑着拱手道:恭喜大将军妙计渡江,重创刘备,拿下襄阳指日可待!

  德纲,你这计谋不见长进,阿谀奉承的本事倒是越来越好了。

  曹烁讥讽道。

  曹操面露尴尬。

  一旁的郭嘉低头暗笑。

  曹操只好干咳几声,转移话题:我军已全部渡江,接下来就该全力围攻襄阳了吧。

  叔父说得对。

  郭嘉也附和道:关中有统一之势,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攻破襄阳。

  你们想多了。

  曹烁却淡然道:拿下襄阳,易如反掌!

  曹操和郭嘉面面相觑,一脸疑惑。

  军帐内。

  许褚大步走入,抱拳禀报:“主公,锦衣卫密信送达,刘备已弃守襄阳,率残部往南溃逃。”

  曹操眼中精光迸射,转首望向身旁的青年。

  曹烁却神色淡然,慢条斯理斟满酒盏,示意许褚详述。

  “据密报,刘备于两日前仓促南逃,携万余败兵直奔江陵。”

  “临行前在城中散布谣言,声称主公有屠城之意,要血洗襄阳。”

  “现襄阳周边十三万百姓,皆扶老携幼随其南迁。”

  许褚将密报内容完整复述。

  “这大耳贼竟望风而逃?”

  曹操击掌笑道:“莫非子修早料到此贼不敢固守,必会奔逃?”

  “此人最擅审时度势,见势不利便溜之大吉。”

  “可曾见他何时在劣势下死守过城池?”

  曹烁把玩着酒盏,唇角挂着讥诮。

  曹操拍额失笑:“确是我识人不明,此贼哪有背水一战的胆魄。”

  “只是他为何要裹挟这许多百姓,岂不拖累行军?”

  黄忠仍感困惑。

  曹操也皱眉沉吟:“莫非这大耳贼转了性子,真要当救民义士?”

  “笑话。”

  曹烁嗤之以鼻。

  曹操捻须问道:“那依子修之见,他此举意欲何为?”

  “不过是想以这十余万百姓为肉盾,阻滞我军追击。”

  曹烁眸中寒芒乍现,一语道破天机。

  黄忠仍未完全明白其中关窍。

  曹操突然醒悟:大将军莫非猜想,刘备 ** 襄阳百姓,是想胁迫他们南逃,然后半路丢弃作为诱饵,延缓我军追赶?

  不然呢?曹烁嗤笑着反问,你该不会真以为,刘备是出于善心,才不忍抛下这些累赘,坚持带他们逃往江陵?

  曹操猛然动容,长叹道:还是大将军看透那伪君子,此人手段之狠辣,果然丝毫未改。

  刘备!黄忠猛然惊醒,切齿痛骂,荆州百姓奉你为主,你却用这么多无辜性命做挡箭牌,简直 ** 至极!

  谅他也没这种智谋,必是那诸葛村夫的毒计。曹烁冷冷道。

  黄忠被点破,怒不可遏:刘备与诸葛亮,当真蛇鼠一窝,可恨!

  这连环计确实歹毒。郭嘉摇头叹道,若我军追击,难免误伤百姓,正好坐实刘备散布的谣言,迫使荆州百姓死心塌地追随他。

  若不追赶,又会让刘备安然退守江陵,反倒成全他爱民如子的美名——真是一箭双雕的毒计。

  曹操沉吟道:奉孝说得在理,追与不追,需慎重权衡。

  当然要追!曹烁猛然拍案,寒声道,岂能容这伪君子全身而退?即便他逃到江陵,我也要叫他元气大伤!

  曹操心头一震,从儿子身上感受到刺骨杀意。

  大将军明鉴,对这等奸诈之徒,确实不能心慈手软。曹操附和道,纵使误伤百姓,也必须全力追击!

  他原以为曹烁要派兵南下 ** 。

  不料曹烁冷笑反问:谁告诉你,追击刘备就非得伤及无辜百姓?

  曹操顿时怔住。

  曹烁吩咐侍从呈上地图。

  许褚迅速将一幅荆州地域图在营帐内铺开。

  曹烁站定于图前,手指划过绢帛道:

  襄阳至江陵二百里路途,当阳长坂坡恰居其中。

  沮水横贯长坂坡地界,最终汇入汉水。

  此段河道架有当阳桥,乃沮水南北咽喉要道。

  若遣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夺取此桥,可困刘备于北岸。

  届时既能全歼大耳贼,又可保全随行百姓。

  曹烁指尖在地图上勾勒出进军路线。

  帐内诸将目光灼灼,曹操与郭嘉皆露赞许之色。

  老将黄忠突然发问:末将久居荆州,从未听闻长坂坡有此桥梁,大将军从何得知?

  此言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地图未见标注,大将军如何知晓此桥?

  曹操亦出言询问。

  曹烁暗自莞尔,沉声道:本将自有计较,诸位只需知晓此桥确存无疑。

  众将虽疑,却不敢再问。

  郭嘉复又进言:夺取当阳桥虽可截断刘备退路,然骑兵如何穿越难民而不伤及无辜?

  陆路自然避不开流民。

  曹烁点向汉水:我军可乘战船顺流南下,于沮水河口登陆,沿西岸疾行,既可抢先占据桥梁,又能避开襄阳百姓。

  众人目光重新汇聚地图。

  郭嘉击掌赞叹:大将军妙计!水路确实既可先发制人,又能保全黎民。

  众人恍然大悟,再无异议。

  太史慈听令!

  曹烁高声喝道。

  末将在!

  太史慈应声而起。

  率三千精骑随我即刻渡江南下,抢占当阳桥,断刘备退路!

  末将遵命!

  太史慈抱拳领命。

  出发,先取襄阳!

  六万曹军随即开拔,浩浩荡荡向襄阳城进发。

  日暮时分。

  大军进驻襄阳,城头遍插曹军旌旗。

  城中百姓果如锦衣卫密报所言,被刘备裹挟南逃。

  整座襄阳城,仅剩空荡街巷。

  曹烁立于南门城楼极目远望。

  仍可见三三两两的百姓拖家带口仓皇南迁。

  愚昧之徒,遇上本将算你们走运。若是我父曹操在此,尔等早已尸横遍野......

  曹烁低声自语,眼中闪过讥诮之色。

  身侧曹操听得莫名其妙,暗自纳闷:与我何干?

  大将军既去当阳阻截刘备,我军是否该即刻挥师南下?

  黄忠上前进言。

  夏口尚在刘备手中!

  若我军主力尽出,柴桑水军趁机沿汉水偷袭襄阳,后果如何?

  曹烁冷声反问。

  黄忠神色一凛:大将军明鉴。黄祖庞统水军未灭,确不宜直取江陵。

  纵使未能全歼刘备,也必令其元气大伤。

  届时他即便逃往江陵,也必放弃柴桑夏口,调黄祖庞统回防。

  襄阳城内,曹烁正与众将商议军务。

  我军只需驻守襄阳,待柴桑夏口不战而降,再南下攻取江陵更为妥当。

  黄忠等将领纷纷点头赞同。

  曹烁遂令夏侯渊留守襄阳,自领三千铁骑沿汉水疾驰,连夜奔赴当阳桥。

  当阳长坂坡上,万余荆州兵卒与数千官员家眷正匆忙南迁。

  马车中,诸葛亮轻摇羽扇闭目沉思,谋划着退守江陵后的御敌之策。

  兄长,有句话埋藏心底多时...三弟诸葛均欲言又止。

  兄弟之间何须顾忌,但说无妨。诸葛亮羽扇微顿。

  徐州沦陷、淮南失守,如今襄阳难保,荆州亦将不保。扶持刘玄德真能成就大业吗?诸葛均声音渐低。

  不佐刘皇叔,莫非去投吕布这等反复之人,或是刘璋那般庸主?

  诸葛均一时语塞,迟疑道:定要与曹烁为敌不可?

  诸葛亮猛然睁眼,厉声道:此贼杀害水镜先生,强占月英,更害死大哥诸葛瑾!这般血仇,你竟想让为兄屈膝事贼?

  诸葛均浑身剧震,兄长被害之恨骤然涌上心头。是愚弟糊涂了!

  “曹烁这恶贼害死了兄长,此仇不共戴天,若不尽早雪恨,如何告慰兄长在天之灵!”

  诸葛均神情中的犹疑瞬间被燃烧的恨意取代。

  诸葛亮见状,终于敛去眉间怒色,颔首道:“三弟莫要丧气,徒增无谓烦忧。”

  “江陵城高池深,数万精兵可堪大用,更有荆南四郡互为倚仗,固守数月绝非难事。”

  “待邓芝说动刘璋引蜀军来援,为兄自有妙计转败为胜,不仅要逐曹贼出荆州,更要助主公夺回襄阳!”

  “待得吕奉先或马寿成平定关陇,南北合围共击曹贼,何愁不能 ** 中原,重振汉室江山!”

  羽扇轻摇间,诸葛亮目中慧光流转,似已望见宏图渐展。

  诸葛均听得气血翻涌,黯淡的眸中重新燃起光芒。

  骤然——

  车外传来侍从凄厉的惊呼:“军师!前方发现曹军铁骑!”

  刘备的嗓音紧跟着刺破车厢:“孔明!曹贼怎会在此?!”

  诸葛亮猛地掀起车帘,但见东北方尘烟蔽日,铁骑洪流正沿沮水奔腾而至。

  那面刺目的“曹”字帅旗在烟尘中猎猎作响。

  曹烁!

  竟亲率精骑截杀而来!

  诸葛亮指尖陡然发凉,失声道:“曹贼分明被十余万百姓所阻,怎会......”

  刘备面如土色颤声道:“莫非他......”

  “汉水!”诸葛亮羽扇陡然握紧,“必是取道汉水南下,自沮口登陆急行军至长坂坡!”

  马良失声惊呼:“当阳桥这等隐秘要道,连荆州士人尚多不知,曹贼如何......”
  http://www.abcsee.cc/45159/2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