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连环凶杀案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周沐清却已按捺不住,等众人刚一落座,就急吼吼地率先开口,声音带着明显的疏离和急切,她只想快点离开这个“龙潭虎穴”:“狄城主,不知您此次唤我等前来,究竟所为何事?既然有叶洛这位‘堂姐’在府上任幕僚,咱们之间就是朋友。若城主府有何困难,我等自当尽力相助。”

  她努力想把话说得得体,但语气里的排斥几乎要溢出来。

  尤其是说到‘堂姐’二字,她几乎是咬牙切齿才能挤出来清晰的音节。

  狄清清并不在意周大仙子的语气,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周沐清。她从身旁侍女捧着的托盘里,拿起一个精致小巧的白玉烟袋锅,也不见点火,就那么姿态优雅地轻轻“吧嗒”了两口。

  奇异的是,烟锅里并未飘出呛人的烟味,反而悠悠飘出几缕淡淡的、带着馨香的粉色烟气,缭绕在她明艳的脸庞周围,更添几分神秘慵懒。

  “周仙子名不虚传,果然如周府尊和薛城主书信中所描述那般......率真可爱。”狄清清的声音带着笑意,巧妙地避开了“任性”、“急躁”之类的词,但话语里的调侃意味,叶洛肯定还是能听出来的。

  叶洛在一旁暗暗松了口气。

  倒不是他胳膊肘往外拐。

  而是他察觉到这位狄城主虽然言语间带着几分逗弄,但并无真正的恶意,更像是在观察周沐清的反应。

  嗯,只要保持这样的对话,不刻意激怒周大仙子,场面应该可控。

  于是他便安心地继续当他的鹌鹑,不再试图插话。

  周沐清听到对方提及自己父亲和薛城主都夸赞过她,心中的警惕和敌意果然下意识地放松了一点点,虽然脸上还是绷着,只是眼神没那么锋利了。

  狄清清见好就收,微微放下烟袋锅,神色稍稍正色了些:“这次请你们来,确实有一桩棘手的案子,需要借......嗯,叶公子和王公子的才智,还有周仙子的手段。”她看了一眼叶洛的反应,然后才娓娓道来。

  “事情说起来,衙门那边一开始只当是个简简单单的杀人案。”

  “杀人案?!”王砚一听事关人命,立刻坐直了身体,脸上瞬间充满了书生意气的关切和严肃,小小地惊呼一声。

  热血书生的正义感瞬间被点燃。

  “嗯。”狄清清点点头,“时间要追溯到六月初五。地点在城北贡院街的夫子庙外。第一个受害者,是一位女夫子。她是佑京学院下山游历,应邀来宁京城为学子授课的讲师。伤口只有一处,所以同样也是致命伤——利刃封喉。”狄清清暂时没有说出这位女夫子的名字,似乎在斟酌用词。“衙门起初以为是山上人之间的寻仇厮杀,按例上报了镇山司和通玄署。佑京书院那边也派人送去了信函。之后,衙门就没再深入插手了。毕竟......神仙打架,我们这些凡人,不好掺和,也掺和不起。”

  (镇山司:乃七百年前由大宁王朝第七代清镇皇帝所设。彼时仙凡关系可以说极度紧张,仅靠山上宗门自律与书院调停已力不从心,常有修士下山肆意破坏,事后追责也难以弥补世俗损失,甚至引发长达百余年的仙凡敌对,导致世俗灵气逐渐枯竭,同样也再无凡人肯修仙,双方都是损失惨重。直到清镇皇帝登基后,力排众议设立“镇山司”,山自然指山上修士,并特赐年号“清镇”中的“镇”字以示重视。镇山司成员虽多为凡人,但其职责重大:不仅追查惩处违法修士,更要追本溯源至其所属宗门,由书院出面进行严厉惩处。若为无门无派的野修,则直接交由书院或皇庭裁决,生杀予夺,效率极高。

  而通玄署:则是近百年来由皇庭特批设立的山上宗门,由皇室直接供养。创立之初便广邀各大仙门掌门担任客卿,并吸纳众多野修担任要职。表面上是正常宗门,实则与镇山司职责类似,负责沟通仙凡,防范修士祸乱人间。但其拥有更直接的司法权,无需书院坐镇,可自行追捕、审判乃至处决邪修及为祸人间的修士。)

  “听城主的意思,结果就是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吧?”叶洛忍不住插话问道,眉头微蹙。

  涉及到书院儒家修士,又如此蹊跷,他本能地觉得事情不简单。

  “是的。”狄清清肯定道,“整个贡院街夫子庙附近,镇山司和后来通玄署的初步勘察都显示,没有任何灵力残留的痕迹,周围的天地灵气也异常平稳,没有丝毫被打乱扰动的迹象。干净得......匪夷所思。”

  叶洛沉吟片刻,分析道:“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了。其一,夫子庙外并非第一案发现场,凶手是杀人之后才将尸体抛掷于此,这样就要思考凶手的抛尸动机,为何在夫子庙这种与女夫子有紧密联系的地方抛尸。其二,就是凶手在行凶过程中,没有动用丝毫灵气,仅凭......某种凡俗手段,就瞬间杀死了一位修为不低的女夫子。” 他特意强调了“瞬间”二字。

  “但这几乎不可能!”狄清清拿起烟袋锅又“吧嗒”了一口,粉色烟气袅袅,“那位女夫子,乃是筑基后期修为。虽然在山上修士中算不上顶尖,但也绝非世俗凡铁或寻常手段能瞬间制伏、一击致命的。从现场看来她甚至可能连护体灵光都来不及激发。”

  “关于女夫子的相关卷宗仙凡两份我都已命人备好,稍后便可取来。”狄清清放下烟袋,继续讲述,“接下来是第二、第三起案子。时间在七月中旬。地点在秦淮河的花舫上。受害者是一对孪生姐妹船娘。她们就死在她们平时侍候的那位花魁的画舫上。据查证,画舫离岸时,姐妹俩还活着,并且期间没有任何客人登船。两人同样死于利刃封喉,现场同样没有挣扎反抗的痕迹。衙门调查了舟子和那位花魁,结论是他们既无杀人动机,也绝无能力同时悄无声息地杀死两个年轻力壮、警惕性不低的船娘。”
  http://www.abcsee.cc/45296/1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