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快穿之我帮女主逆袭人生手撕反派 >第12章 退婚商户女?状元郎,你高攀不起!12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2章 退婚商户女?状元郎,你高攀不起!12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永京城的夏日,雨水渐多。

  连日的阴雨让运河水位上涨,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这本是寻常事,但今年,情况似乎有些不同。

  朝堂之上,一份来自江南道的八百里加急奏报,让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奏报称,因上游连降暴雨,江水暴涨,已有数处堤坝出现险情。

  若再持续降雨,恐有溃堤之患,下游百万亩良田及数十万百姓危在旦夕。

  龙椅上的皇帝眉头紧锁,将奏报传阅众臣。

  “众卿家,有何良策?”

  工部尚书率先出列,所言无非是加派人手加固堤防、疏散百姓等老生常谈。

  户部尚书则面露难色,言及国库空虚,大规模征调民夫、加固堤防所需银钱甚巨。

  几位阁老也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却拿不出切实有效的应急良策。

  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

  水患是历朝历代的心腹大患,一旦处理不当,不仅民生凋敝,更易引发动荡。

  他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这些官僚式的推诿和空谈。

  退朝后,消息灵通的官员和世家很快都得知了江南水患告急的消息。

  一时间,永京城内议论纷纷,有担忧者,也有事不关己者。

  沈府自然也听到了风声。

  沈万三忧心忡忡,沈家在江南有大量田产和商铺,若真发生大水,损失不可估量。

  沈妙青闻讯,心中却是一动。

  她来自现代,虽非水利专家,但一些基本的水利原理和防洪抗旱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比如,如何快速加固堤坝!

  如何利用简易材料制作防汛沙袋。

  甚至,一些关于疏导分流、水库调节的宏观思路。

  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一个直接进入最高统治者视野的绝佳机会!

  风险极大,若建议不当,可能引火烧身。

  但收益也同样巨大,若能解决朝廷燃眉之急,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赏赐,更是无可替代的声望和“简在帝心”的机遇!

  她将自己关在书房,铺开纸张,结合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开始梳理脑海中那些零散的知识。

  她不能提出过于超越时代的概念,必须用古人能理解、能操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用竹篾、草席包裹沙石,制成“防汛草囊”,类似沙袋那样,比单纯堆土石更高效。

  在堤坝薄弱处打下“排桩”,就是木桩阵,减缓水流冲击!

  利用小船装载石块,在险情处“沉船固基”。

  甚至,提出在险要河段预先储备这些物资的“常平仓”思路……

  她写得极为谨慎,字斟句酌,力求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

  写完后又反复推敲,确保没有犯常识性错误。

  “爹,”

  她找到沈万三,神色郑重。

  “女儿或许有应对水患的些许浅见,想设法呈报上去。”

  沈万三吓了一跳。

  “青儿!这可不是儿戏!朝堂之上多少能臣干吏都束手无策,你一个女儿家……万一有差池,可是欺君之罪!”

  “女儿明白。”

  沈妙青目光坚定。

  “正因事关重大,女儿才更觉应尽力一试。

  这些法子虽简单,或可解燃眉之急。

  即便不被采纳,我们也不过是尽一份心力,并无损失。

  但若侥幸有用,便能救万千百姓于水火。”

  她看着父亲,语气沉静却充满力量。

  “况且,爹,我沈家如今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

  若能借此机会,让陛下看到沈家的价值,并非只会逐利,亦有心系天下之心,对我沈家未来,将是莫大助益。”

  沈万三被女儿眼中的光芒和条理清晰的分析打动。

  沉吟良久,终于一咬牙。

  “好!爹支持你!只是…这奏报如何能上达天听?”

  他一个商人,哪有直达天听的渠道?

  沈妙青微微一笑。

  “爹忘了?我们有萧煜。”

  当夜,沈妙青将誊写工整、言辞恳切的“治水浅见”交给萧煜,并说明缘由。

  萧煜仔细看完,深邃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与赞赏。

  他看向沈妙青,目光复杂。

  “小姐此法,虽质朴,却切中要害,尤以‘防汛草囊’与‘常平仓’之议,颇具远见。

  属下…定当设法呈递。”

  他没有问沈妙青从何得知这些,只是郑重地将文书收入怀中,消失在夜色里。

  萧煜的渠道果然高效。

  不过两日,这份署名“江南商贾沈万三敬呈”的治水条陈,便通过隐秘的途径,摆在了皇帝的书案上。

  起初,皇帝对一介商贾的条陈并未在意,但随手翻阅后,神色却渐渐凝重起来。

  条陈中所列方法,看似简单,却直指当前防洪抢险的痛点,尤其是那“防汛草囊”和就地取材、快速响应的思路,正是前线最需要的!

  “传工部侍郎,还有将作大匠!”

  皇帝立刻下令。

  工部官员和工匠大师被紧急召来,仔细研读这份条陈后,亦是拍案叫绝!

  方法可行,材料易得,能极大提高抢险效率!

  “好!好一个‘防汛草囊’!好一个‘常平仓’!”

  皇帝龙颜大悦。

  “沈万三……朕记得,可是那献上香皂和改良布匹的商人?”

  身旁的内侍连忙应道。

  “回陛下,正是。其女沈妙青,便是前番被林家构陷的那位。”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兴趣。

  “哦?竟是此女之父?看来此女不仅聪慧刚烈,其家学亦是渊源,竟还通晓水利实务?

  传旨,速将此策快马发往江南道,责令即刻照此办理!

  另,赏沈万三……等等,召沈万三明日进宫,朕要亲自见见这位‘义商’!”

  圣旨传出,满朝皆惊。

  谁都没想到,困扰朝堂的难题,竟被一个商人解决了!

  而皇帝亲自召见,更是天大的荣宠!

  消息传到沈府,沈万三激动得几乎晕厥,对着皇宫方向连连叩首。

  沈妙青亦是心潮澎湃,她赌对了!

  次日,沈万三身着簇新礼服,战战兢兢又无比荣耀地踏入宫门。

  在偏殿,他受到了皇帝的亲切接见。

  皇帝详细询问了治水条陈的细节。

  沈万三按照女儿事先的嘱咐,只说是家中常年行商,走南闯北,见过些水患情形,与家中匠人一同琢磨所得,不敢居功,将功劳归于皇帝洪福和前线将士用命。

  皇帝见他不卑不亢,言辞朴实,心中更是满意。

  尤其得知沈家不仅在商业上有所建树(香皂、布匹),还能心系社稷,献上利国利民之策,印象分大增。

  “沈卿家心怀天下,实为商贾楷模。”

  皇帝抚须赞道。

  “朕听闻你沈家近日亦有新奇之物献于宫内,颇得赞誉。不错,甚好。”

  最后,皇帝下旨,御笔亲书“义商”二字,赐予沈家,并赏赐金银绸缎若干。

  沈万三捧着那方御笔匾额,如同捧着绝世珍宝,晕乎乎地出了宫门。

  “义商”御匾送至沈府的那一刻,整个永京城都轰动了!

  商贾之辈,得皇帝亲笔题匾,这是何等殊荣!

  沈家的地位,瞬间凌驾于所有寻常商户之上,甚至让一些低品级的官员都需仰视。

  香皂和改良布匹的订单,再次如雪片般飞来。

  其中不乏各路王府、勋贵之家,指名要“义商”沈家的货。

  先前因赵家打压而有些犹豫的供应商,此刻纷纷主动上门,价格甚至比以往更优。

  那些关于沈妙青的流言蜚语,在“义商”光环和皇帝认可的绝对事实面前,不攻自破,再也无人敢公然提及。

  赵府之内,赵尚书摔碎了心爱的砚台,脸色铁青。

  他万万没想到,沈家竟能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获得了皇帝的青睐!

  这“义商”之名,如同一道护身符,让他赵家再想用权势明着打压,也得掂量掂量天子的态度!

  赵月柔更是气得摔了满屋子的瓷器,姣好的面容扭曲。

  “贱人!定是那贱人搞的鬼!她怎会懂什么治水?!不知用了什么狐媚子手段!”

  林清远在户部听到消息,如遭雷击,手中的笔掉落在公文上,污了一大片。

  沈妙青…那个他弃如敝履的女子,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一步步走到了如此高度?

  连皇帝都知道了她的名字?

  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和强烈的嫉恨,几乎将他吞噬。

  他贪墨的手,似乎也因此颤抖得更厉害了。

  而沈妙青,抚摸着那方沉甸甸、金灿灿的“义商”御匾,心中并无太多激动,只有一片澄澈和更加坚定的决心。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她终于,为自己和沈家,撬开了一丝通往权力核心的缝隙。

  接下来,她要让这缝隙,越来越大。
  http://www.abcsee.cc/45320/1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