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密室稳军心,首拒两面邀
推荐阅读: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扶明录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大乾第一纨绔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山海关总兵府的密室里,烛火摇曳,映得三面墙壁上的军事地图忽明忽暗。李明远身着玄色劲装,端坐在主位的梨花木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扶手,目光沉静地落在下方站立的两人身上。吴应麒、夏国相,这是原主吴三桂最信任的两位心腹,也是如今他在这危机四伏的山海关中,唯一能暂时托付后背的人。吴应麒是吴三桂的亲侄子,心思缜密,擅长统筹调度,掌管着关宁铁骑的粮草军械;夏国相是吴三桂的女婿,勇猛善战,常年驻守山海关前线,麾下皆是精锐骑兵。此刻,两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眼神中满是对当前局势的迷茫。
“将军,您刚醒过来,身子还虚,这般深夜召集我等,可是有急事?”吴应麒率先开口,声音压得极低,生怕隔墙有耳。密室之外,他已安排了心腹卫兵严加守卫,确保今日的谈话不会泄露分毫。
李明远缓缓抬手,示意两人坐下。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贴合原主的威严,又带着几分大病初愈后的疲惫:“本将军昏迷这一日一夜,外面的天,怕是已经变了。”
这句话一出,吴应麒和夏国相皆是心中一沉。夏国相性子急躁,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将军!那李自成的使者还在府外等着回话,多尔衮的书信也送来了三次!白广恩那厮在营中煽风点火,说什么‘顺军势大,不降即亡’,好多弟兄都已经人心惶惶了!”
吴应麒眉头紧锁,补充道:“更棘手的是,军中粮草只够支撑十日,若再不做决断,恐怕不等顺军、清军来攻,咱们自己就先乱了。将军,您倒是拿个主意,咱们到底是降顺,还是降清?”
两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李明远,充满了期待与忐忑。在他们看来,如今大明已亡,山海关已成孤城,除了投靠顺军或清军,似乎再无别的出路。
李明远看着两人焦灼的神情,心中了然。这便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局限,在王朝覆灭、强敌环伺的绝境中,很难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但他不同,他来自三百年后,熟知顺军与清军的最终结局,更清楚这两条路都是死路。
“降顺?降清?”李明远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你们告诉我,降了李自成,就能保住性命与荣华吗?降了多尔衮,就能换来关宁铁骑的安宁吗?”
吴应麒和夏国相被问得一愣,一时语塞。他们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在他们的认知里,投靠强者似乎是乱世中唯一的生存之道。
李明远站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手指重重地落在“北京”二字上:“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看似势不可挡,可你们知道他在京城做了什么?”
他顿了顿,将原主记忆与自己所知的史料结合起来,沉声道:“他的部下刘宗敏,公然霸占官绅家产,劫掠百姓,甚至连本将军留在京城的家眷都未能幸免。这等军纪涣散、贪图享乐之辈,能成什么大事?今日他许诺封侯赐爵,明日一旦我们失去利用价值,下场只会比那些被劫掠的官绅更惨!”
夏国相猛地一拍桌子,怒声道:“那清狗就更不是东西!这些年他们在辽东烧杀抢掠,多少汉人百姓死在他们刀下!若投降清军,我辈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夏将军说得没错。”李明远赞许地点点头,转而指向地图上关外的区域,“多尔衮此人,野心勃勃,其志不在小。他所谓的‘借兵破顺、裂土封王’,不过是诱骗我们开关的幌子。一旦山海关洞开,关宁铁骑沦为他的爪牙,他下一步必然是吞并我们,进而席卷中原。到那时,不仅我们性命难保,整个汉家江山都将落入异族之手!”
这番话,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吴应麒和夏国相听得浑身一震,之前的迷茫渐渐散去,眼中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他们虽然身处局中,但也并非愚笨之人,经李明远这般点透,瞬间明白了顺军与清军的真实面目。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吴应麒急切地问道,“难道就困守山海关,坐以待毙吗?”
“坐以待毙?绝不可能!”李明远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两人,“我们手握三万关宁铁骑,占据山海关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为何要坐以待毙?”
他走到两人面前,语气郑重地说道:“本将军的意思是,既不降顺,也不降清!我们要自立!以山海关为根基,保关安民,抵御外敌,徐图天下!”
“自立?”吴应麒和夏国相同时惊呼出声,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在这乱世之中,仅凭一座山海关和三万兵马,就想自立门户,对抗顺军与清军两大强敌,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明远看出了两人的疑虑,耐心解释道:“你们不必担心。李自成的大顺军看似强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李自成缺乏治国之才,部下各怀异心,根本无法长久支撑;多尔衮的清军虽然勇猛,但人口基数小,补给困难,一旦陷入持久战,必然会露出破绽。我们只要守住山海关,稳住军心民心,联络周边的反清势力,积蓄力量,未必不能闯出一条生路!”
他结合现代战略思维,继续分析道:“当务之急,是稳住军心,肃清内部的投降派。白广恩那厮勾结外敌,散布谣言,必须尽快处置,以儆效尤。其次,要加固城防,储备粮草,做好长期防御的准备。最后,要联络山海关周边的地方士族和团练武装,以‘抗清保家’为号召,争取他们的支持,壮大我们的力量。”
吴应麒眉头紧锁,沉吟道:“将军所言极是,只是自立之事,事关重大,军中恐怕会有不少人反对。尤其是那些早已心怀异心的将领,恐怕不会轻易服从。”
“反对者,杀无赦!”李明远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杀气,“如今是生死存亡之际,容不得半点犹豫和妥协。本将军知道,你们两人忠心耿耿,只要你们愿意追随我,何愁不能稳住局面?”
他的目光落在吴应麒和夏国相身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信任。吴应麒和夏国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他们跟随吴三桂多年,早已荣辱与共,如今将军有了明确的方向,他们自然不会退缩。
“末将愿追随将军,至死不渝!”吴应麒和夏国相同时站起身,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
李明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连忙上前将两人扶起:“好!有二位将军相助,大事可成!从今日起,吴将军负责整顿粮草军械,加固城防,联络地方势力;夏将军负责整顿军纪,加强军队训练,严密监视顺军与清军的动向。至于白广恩那厮,本将军自有处置之法。”
“末将遵命!”两人齐声领命。
就在这时,密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门外传来亲兵的声音:“将军,李自成的使者又来了,说限您今日之内给出答复,否则就要回禀李自成,即刻发兵攻打山海关!”
李明远眼神一冷:“知道了。你告诉那使者,就说本将军身体不适,今日不便见客,让他明日再来。”
“是!”亲兵领命而去。
吴应麒担忧地说道:“将军,这样拖延下去,恐怕不是长久之计。李自成若真的发兵,我们怕是难以抵挡。”
李明远微微一笑:“我自有分寸。拖延几日,一是为了给我们争取准备时间,二是为了试探李自成的虚实。他若真有把握拿下山海关,绝不会如此急于逼迫我们投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我已经让人去联络一位江湖上的朋友,她消息灵通,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清军和顺军的最新动向。在摸清敌情之前,我们绝不能轻举妄动。”
吴应麒和夏国相闻言,心中稍安。他们能感受到,眼前的将军虽然大病初愈,但似乎比以往更加沉稳、更加睿智,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对了,”李明远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明日一早,你二人召集军中核心将领前来议事,就说本将军有重要决策要宣布。届时,我会当众揭露白广恩的罪行,肃清内部的投降派,让所有人都明白,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自立抗敌,保家卫国!”
“末将明白!”两人再次领命。
夜色渐深,密室中的烛火依旧明亮。李明远送走吴应麒和夏国相后,独自站在地图前,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山海关”三个字上。他知道,从他做出“自立”决定的这一刻起,一场艰难卓绝的斗争就已经开始了。
他不仅要对抗外部的顺军与清军,还要整顿内部的军心,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这其中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但他没有退路,为了改写历史,为了保住汉家江山,为了让无数百姓免于战火之苦,他必须迎难而上。
“汉家江山不可失!”李明远握紧拳头,心中默念着这句话。这不仅是他激励部下的口号,更是他穿越而来的使命。
窗外,天边已泛起一抹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对于山海关而言,这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天,也是决定未来命运的一天。而对于李明远来说,他的逆命之路,才刚刚拉开序幕。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但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http://www.abcsee.cc/45327/1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