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吴三桂称帝 >第77章 坚壁清野,首挫清军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7章 坚壁清野,首挫清军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暮秋的风卷着枯叶,掠过遵化城外的荒原,给这片被刻意化为焦土的土地更添了几分萧瑟。马蹄声震彻天地,尘土如黄龙般腾起数十丈高,多尔衮亲率的二十万清军大军,终于抵达了遵化城下。

  “王爷,前方便是遵化城!”前锋将领勒马禀报,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

  多尔衮勒停乌骓马,冷眸扫过眼前的景象,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只见遵化城墙高耸,城头旌旗林立,吴军士兵严阵以待,杀气腾腾;而城墙之外,却是一片死寂的荒芜——原本连成一片的农田尽数被焚毁,只剩下焦黑的田埂纵横交错,散落的麦秸还冒着微弱的青烟;通往城池的几条官道被彻底挖断,桥梁也被拆毁,只剩下断裂的木梁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周边的村落空无一人,屋顶塌陷,门窗破损,显然早已被搬空焚毁。

  “坚壁清野……吴三桂倒是打得好算盘!”多尔衮咬牙切齿,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他率大军长途奔袭,本就指望能就地获取补给,缓解粮草压力,却没想到吴三桂竟如此决绝,将城外所有能利用的物资尽数销毁,不给清军留下丝毫余地。

  “王爷,城中百姓与粮草想必都已被转移,我军若长期围城,粮草补给恐难以为继。”鳌拜上前一步,低声提醒。

  “补给困难又如何?”多尔衮冷哼一声,马鞭指向遵化城头,“一座孤城而已,本王二十万大军,难道还攻不下它?传我命令,全军列阵,即刻攻城!火炮营在前,架设火炮轰击城墙;步兵架设云梯,轮番冲锋;骑兵在外围警戒,防止吴三桂突围!”

  军令如山,二十万清军迅速展开阵型。数十门红衣大炮被推至阵前,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遵化城墙;数万步兵扛着云梯,在盾牌手的掩护下,一步步向城墙逼近;骑兵则分为两翼,马蹄踏地,尘土飞扬,形成一道严密的封锁线。

  “咚咚咚——”战鼓雷鸣,清军的进攻正式开始。红衣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一颗颗炮弹呼啸着砸向遵化城墙,石屑飞溅,烟尘弥漫,坚固的城墙瞬间被轰出一个个缺口。

  城头上,沈落雁一身戎装,手持令旗,神情冷静得如同万年寒冰。她目光如炬,紧盯着城下清军的动向,高声下令:“火炮部队听令!集中火力,打击清军火炮营和云梯集结点!不得有误!”

  吴军的火炮迅速回应,一颗颗炮弹精准地落在清军的火炮阵地中,爆炸声此起彼伏,不少清军炮手被炸得血肉模糊,火炮也被掀翻在地。同时,城头上的步兵早已做好准备,待清军云梯靠近城墙,立刻将早已备好的滚石、火油倾泻而下。

  滚石带着呼啸声砸落,将云梯上的清军砸得骨断筋折;火油泼下,随即点燃火把,熊熊烈火瞬间吞噬了云梯,城下顿时一片火海,清军士兵的惨叫声、哭喊声不绝于耳。

  “冲!给本王冲上去!后退者斩!”清军将领挥舞着长刀,逼迫着士兵继续冲锋。在死亡的威胁下,清军士兵们如同潮水般一波波冲向城墙,又如同潮水般一波波被击退,城墙下的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护城河的河水。

  沈落雁始终沉着指挥,根据清军的进攻节奏调整防御部署,时而下令火炮齐射,时而组织士兵反击,将吴军的防御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吴三桂也亲自登上城头,手持宝剑,与士兵们并肩作战,看到士兵受伤,便亲自搀扶,看到敌军逼近,便挥剑斩杀,守军士气大振,个个奋勇当先。

  激战从清晨持续到黄昏,清军发起了十余次猛烈冲锋,却始终未能登上遵化城头,反而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多尔衮站在阵前,看着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没想到,吴三桂的防守竟如此顽强,自己二十万大军,竟连一座孤城都攻不下来。

  就在多尔衮焦躁不安,准备下令发起新一轮猛攻时,一名传令兵策马狂奔而来,神色慌张地滚落在地:“王爷!不好了!后方粮道遭到袭击,粮草运输队被敌军骑兵突袭,三千押运士兵尽数被杀,百余辆粮草马车全被烧毁!”

  “什么?!”多尔衮大惊失色,猛地揪住传令兵的衣领,厉声质问,“袭击粮道的是哪支部队?有多少人?”

  “是……是蒙古骑兵和吴三桂的铁骑!大约有一万五千人,他们来得太快,打完就走,我军根本来不及阻拦!”传令兵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地回答。

  多尔衮松开手,传令兵瘫倒在地,大口喘着粗气。粮道被袭,对本就补给困难的清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没有粮草,二十万大军别说攻城,恐怕连立足都困难。

  “该死的慕容雪!该死的吴三桂!”多尔衮怒不可遏,一拳砸在身边的旗杆上,将旗杆砸得微微晃动,“本王好心收留蒙古部落,没想到他们竟勾结叛逆,背叛大清!”

  “王爷,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粮道被袭,我军粮草告急,若不尽快回防,后续粮草恐难以为继!”鳌拜急忙说道。

  多尔衮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鳌拜说得没错,粮道是大军的生命线,绝不能有失。但遵化城久攻不下,若分兵回防,攻城力量必然削弱,想要拿下遵化就更难了。

  权衡再三,多尔衮咬牙下令:“鳌拜,你率一万骑兵立刻回防粮道,务必确保后续粮草安全送达!同时,传令攻城部队,加快进攻速度,务必在三日之内攻克遵化!”

  “遵旨!”鳌拜领命,立刻率领一万骑兵,急匆匆地向后方奔去。

  然而,失去了一万兵力,又面临粮草告急的困境,清军的攻城力度大不如前。沈落雁敏锐地察觉到了清军的变化,当即调整策略,下令守军轮番休整,保存体力,同时加强对清军的袭扰,时不时派出小股部队出城,趁清军疲惫之际发动突袭,给清军造成了更大的伤亡。

  接下来的几日,清军依旧每日发动猛攻,但遵化城防坚固,吴军防守顽强,清军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每一次冲锋,都意味着大量的伤亡,城墙下的尸体越堆越高,清军士兵的士气也越来越低落。

  到了第五日,清军的伤亡已达两万余人,而遵化城墙依旧屹立不倒。多尔衮站在阵前,望着城头飘扬的吴军旗帜,心中充满了挫败感。他知道,再这样打下去,只会徒增伤亡,却根本无法攻克遵化。

  “王爷,攻城部队伤亡惨重,士兵们疲惫不堪,粮草也只够支撑几日了,不如暂缓攻城,另寻他法?”一名将领小心翼翼地建议。

  多尔衮沉默不语,他何尝不想暂缓攻城,但他深知,自己亲率大军南下,若连一座遵化都攻不下来,回去之后如何向朝廷交代?如何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

  就在多尔衮犹豫不决之际,又一名传令兵赶来禀报:“王爷,鳌拜将军传来消息,粮道虽然守住,但敌军骑兵依旧在周边袭扰,粮草运输困难,后续粮草恐无法按时送达!”

  多尔衮的心彻底沉了下去。粮草告急,士兵疲惫,伤亡惨重,再加上敌军骑兵的袭扰,继续攻城已是不可能之事。但就此撤军,他又实在不甘心。

  “王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鳌拜的声音从一旁传来,他刚刚赶回大营,脸上满是疲惫,“我军此次南下,虽未攻克遵化,但也给吴三桂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不如暂且撤军,休整之后,再图收复幽燕!”

  多尔衮看着城下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士兵,又想到后方岌岌可危的粮道,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传我命令,全军暂缓攻城,就地扎营休整!同时,加强防御,防止吴三桂趁机反击!”

  军令下达,清军士兵如蒙大赦,纷纷放下兵器,瘫倒在地,大口喘着粗气。遵化城头,吴军士兵们看到清军停止进攻,也松了一口气,纷纷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和血迹,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沈落雁望着城下的清军大营,心中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喘息。多尔衮绝不会善罢甘休,后续的战斗只会更加激烈。她转身对身边的副将下令:“加强城头防御,密切关注清军动向,同时派人清点伤亡,补充防御物资,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遵化城头上,映照在吴军士兵们疲惫却坚毅的脸庞上。一场惨烈的攻城战暂时落下帷幕,但幽燕大地的战火,才刚刚燃起。
  http://www.abcsee.cc/45327/2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