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清军趁虚,遵化受袭
推荐阅读: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扶明录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大乾第一纨绔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关外的风,带着草原的凛冽与雪霜的寒意,掠过遵化城的城墙。多尔衮一身玄色龙纹战袍,端坐于高头大马之上,身后五万清军阵列严整,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火炮阵整齐排列,黑洞洞的炮口直指遵化城头,杀气腾腾。“王爷,吴三桂主力回师永平平叛,遵化城内守军不足五千,正是攻城的绝佳时机!”身旁的多铎躬身禀报,眼中闪烁着嗜战的光芒。
多尔衮捋了捋颌下的胡须,目光锐利如鹰,扫过眼前的遵化城。这座城池是幽燕通往关外的咽喉要道,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此前多次攻打都未能得手。如今吴三桂分身乏术,正是他夺取遵化的天赐良机。“传我命令,火炮阵先行轰击,摧毁城墙防御,步兵随后攻城,务必在半日之内拿下外城!”
“得令!”多铎领命而去,一声令下,数十门火炮同时轰鸣,震耳欲聋。炮弹如流星般呼啸而出,狠狠砸在遵化外城的城墙上,砖石飞溅,烟尘弥漫,坚固的城墙瞬间被轰出一个个缺口。
城头上,遵化守将赵率教面色凝重,手持宝剑,高声喊道:“将士们!鞑虏趁虚来犯,我等身为大明将士,当以死报国!守住城墙,就是守住幽燕的门户!”
城内守军不足五千,且多是新兵,面对清军的炮火猛攻,顿时陷入了被动。炮弹不断在城头爆炸,士兵们被炸得血肉横飞,惨叫声此起彼伏。但在赵率教的激励下,将士们没有退缩,纷纷冒着炮火,用石块、滚木、弓箭反击,顽强抵抗着清军的进攻。
然而,清军的炮火太过猛烈,城墙的缺口越来越大。半个时辰后,外城城墙终于被轰出一个数丈宽的缺口,清军步兵如同潮水般从缺口涌入,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遵化外城瞬间沦为人间炼狱。
赵率教亲自率军冲杀,手中宝剑挥舞,斩杀了数名清军士兵,却也身中数刀,铠甲被鲜血染透。他看着身边的将士们一个个倒下,外城已无力回天,只得下令:“全军退守内城!死守内城,等待援军!”
将士们边战边退,艰难地撤回内城,紧闭城门,依托内城的防御继续抵抗。清军顺势占领外城,将内城团团包围,火炮再次架设起来,对准了内城的城墙。
多尔衮骑马进入外城,看着街道上的尸体与散落的兵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赵率教,负隅顽抗,不过是徒劳挣扎!传我命令,休整片刻,即刻攻打内城!”
内城之中,赵率教浑身浴血,靠在城门后的墙壁上,气息奄奄。他看着身边仅剩的两千余名残兵,心中满是绝望。吴三桂的援军远在永平,远水难救近火,内城恐怕撑不了多久。“快!派快马前往永平,向吴将军求援!告知他遵化危急,外城已破,请求即刻派兵驰援!”赵率教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身旁的亲兵说道。
两名亲兵领命,翻身上马,趁着清军尚未完全封锁城池,从城墙的排水口悄悄逃出,朝着永平的方向疾驰而去。
此时的永平城内,吴三桂刚刚处理完战后的各项事务,正准备休息片刻,一名亲兵匆匆闯入,递上一封染血的军情密报:“将军!遵化急报,多尔衮亲率五万大军突袭遵化,外城已破,赵率教将军率残兵退守内城,请求紧急支援!”
吴三桂接过密报,看到上面的字迹潦草,血迹斑斑,心中顿时一沉。他万万没有想到,多尔衮竟然如此迅速地抓住了战机,趁他主力回师永平,突袭遵化。“多尔衮这只老狐狸,果然来势汹汹!”吴三桂怒声道,眼中闪过一丝焦虑。
沈落雁连忙上前,沉声道:“将军,遵化乃幽燕重镇,一旦失守,清军便可长驱直入,威胁天津、通州等地,甚至可能切断我们与山海关的联系,后果不堪设想!必须立刻派兵驰援!”
“我明白!”吴三桂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落雁,你留守永平,统筹后勤,安抚百姓,确保粮草军械能及时供应前线;轻眉,你即刻调动江南商队的资源,加急调运粮草、药材、弹药,支援遵化;凝香,你派红袖阁的情报人员深入清军后方,侦查其粮草部署、兵力动向,为我们制定战术提供情报支持;青岚,你率五千铁骑留守永平,防止南明残余势力趁机作乱。”
“末将遵令!”众人齐声领命。
吴三桂又看向白芷薇,语气放缓了几分:“芷薇,你率医疗小队随我出征,战场上伤员众多,医疗保障至关重要。”
白芷薇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将军放心,我已备好充足的伤药与医疗器械,医疗小队随时可以出发。”
安排完毕,吴三桂不再耽搁,转身对身后的亲兵道:“传我命令,即刻点兵三万,一刻钟后,在城外校场集合,驰援遵化!”
“得令!”亲兵领命而去,急促的号角声瞬间响彻永平城。刚刚结束休整的将士们,听到号角声,纷纷拿起兵器,迅速集结,动作麻利,没有丝毫怨言。经历了永平之战的胜利,将士们士气正盛,面对清军的入侵,一个个摩拳擦掌,誓要与清军决一死战。
一刻钟后,三万大军在城外校场集结完毕,阵列严整,气势如虹。吴三桂翻身下马,走到阵前,目光扫过将士们,声音沉稳而有力:“将士们!多尔衮率鞑虏入侵,践踏我疆土,杀戮我百姓,遵化危在旦夕!如今,我们要星夜驰援遵化,击退鞑虏,保卫我们的家园!你们有信心吗?”
“有!有!有!”三万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喊杀声直冲天际,展现出一往无前的气势。
吴三桂满意地点了点头,翻身上马,高声喊道:“出发!”
三万大军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朝着遵化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如惊雷滚滚,卷起漫天尘土,将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眼神坚定,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驰援遵化,击退清军。
沿途之上,百姓们得知吴三桂率军驰援遵化,纷纷自发地站在道路两侧,为将士们送水送粮。一名白发老者提着一篮馒头,跑到军队前,递给吴三桂:“吴将军,你们辛苦了!吃点馒头垫垫肚子,一定要打败鞑虏,为我们报仇雪恨!”
吴三桂接过馒头,对老者拱了拱手:“乡亲们放心,我们定不辱使命,击退鞑虏,保卫家园!”
将士们在百姓们的期盼与祝福中,加快了行军速度。他们放弃了休息,昼夜疾驰,马不停蹄地朝着遵化赶去。白芷薇率领的医疗小队紧随其后,马车在颠簸的道路上前行,药箱中的伤药与医疗器械被妥善安置,随时准备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
而在遵化城内,清军的攻城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多尔衮下令火炮持续轰击内城城墙,城墙的缺口越来越大,清军士兵们如同潮水般发起冲锋,一次次试图登上城头。
赵率教率领残兵顽强抵抗,他身先士卒,手持宝剑,在城头上与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伤亡惨重,却没有一人退缩,他们知道,援军即将到来,他们必须坚持下去。
“将军,清军攻势太猛,我们的弹药已经不多了!”一名亲兵踉跄着跑来,声音带着哭腔。
赵率教浑身浴血,手臂被砍伤,却依旧死死握住宝剑,高声喊道:“将士们!弹药没了,我们用刀剑!刀剑断了,我们用拳头!就算是死,也要守住内城,等待援军到来!”
将士们被赵率教的精神所激励,纷纷高呼着,拿起手中的兵器,与清军展开了最后的厮杀。城头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守军的人数越来越少,但他们的斗志却愈发高昂。
多尔衮站在城外的高坡上,看着内城的防御依旧顽强,心中有些不耐烦。“一群残兵败将,还敢负隅顽抗!传我命令,加大攻城力度,天黑之前,务必拿下内城!”
清军的攻势更加猛烈,火炮轰鸣,箭矢如雨,内城的城墙摇摇欲坠。赵率教看着身边的将士们一个个倒下,心中满是绝望,却又抱着一丝希望——他相信,吴三桂一定会及时赶到,一定会守住遵化。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遵化内城的城墙终于被清军轰出一个缺口,清军士兵们蜂拥而入,内城的防御彻底崩溃。赵率教率领残余的几十名士兵,在街巷中与清军展开了最后的巷战,最终因寡不敌众,力竭战死。
就在清军即将完全占领内城之时,远处传来了震天的马蹄声。吴三桂率领的三万大军,终于在黄昏时分赶到了遵化城外。
吴三桂看着遵化城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心中满是怒火。他举起手中的长枪,高声喊道:“将士们!鞑虏杀戮我同胞,践踏我城池,此仇不共戴天!随我杀进去,夺回遵化,为死去的将士们报仇!”
“报仇!报仇!报仇!”三万将士齐声高呼,如同猛虎下山般,朝着清军的阵营发起了猛烈的冲锋。马蹄声震耳欲聋,长枪如林,刀光如电,清军猝不及防,被打得节节败退。
多尔衮没想到吴三桂的援军来得如此之快,心中有些慌乱,但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很快便镇定下来,下令道:“全军后撤,依托外城防御,抵御明军进攻!”
清军士兵们纷纷后撤,依托外城的城墙,与明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火炮轰鸣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夕阳的余晖洒在战场上,映照着满地的鲜血与尸体,场面惨烈至极。
吴三桂一马当先,手中长枪挥舞,斩杀了数名清军士兵,朝着内城的方向冲杀而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夺回遵化,为死去的将士们报仇雪恨。白芷薇率领的医疗小队也迅速赶到,在战场边缘搭建起临时医疗点,开始救治受伤的将士们。
一场更加惨烈的激战,在遵化城外拉开了序幕。吴三桂率领的明军与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夜色渐深,战火依旧,遵化城的命运,悬而未决。
http://www.abcsee.cc/45327/2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