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吴三桂称帝 >第121章 江涛裂甲,暗箭穿城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21章 江涛裂甲,暗箭穿城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长江江面,浊浪排空。

  凌霜立在“破浪号”旗舰的甲板上,玄色劲装被江风猎猎吹起,勾勒出挺拔利落的身形。她手中握着的水师提督令牌,在阴沉天光下泛着冷硬的铜色,目光如鹰隼般掠过江面,锁定着上游驶来的南明水师船队。

  “将军,南明水师主力已至采石矶水域,约有战船百艘,正向我军阵列逼近!”传令兵单膝跪地,声音被江涛声盖得有些模糊,却字字清晰地传入凌霜耳中。

  凌霜颔首,抬手按住腰间佩剑,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她父亲曾是南明水师副统领,因不愿参与朝廷腐败、压榨沿江百姓,被构陷致死,她接过父亲旧部,本欲为父报仇,却见南明政权愈发腐朽,吴军北伐以来军纪严明、善待百姓,才毅然率部归附。如今面对昔日同袍,她心中虽有波澜,却无半分犹豫——乱天下者,非吴军,而是那些醉生梦死、不顾黎民死活的南明权贵。

  “传令下去,左翼船队侧移,占据上风位置;右翼船队列成雁形阵,待敌军进入射程,先用火器压制!”凌霜的声音冷静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告诉兄弟们,今日一战,不是为了争城夺地,是为了让江南百姓不再受战火之苦,让那些祸国殃民之辈付出代价!”

  “得令!”传令兵高声应和,转身奔向船尾的信号旗手。

  江面之上,南明水师的战船渐渐逼近,船帆上绣着的“明”字在风中猎猎作响,却透着几分外强中干的颓靡。为首的战船甲板上,南明水师统领周世贤手持望远镜,看着吴军水师严整的阵列,眉头紧锁。他深知凌霜的厉害,当年在水师中,凌霜便以善用水战、胆识过人闻名,如今她麾下战船不仅数量不输己方,更有几艘新式战船,船身坚固,火器射程远超传统战船。

  “全军加速,冲垮吴军阵列!”周世贤咬牙下令,他身后的战船纷纷加速,船头劈开浪花,朝着吴军水师猛冲而来。

  凌霜冷笑一声,待南明水师进入火器射程,猛地挥下令牌:“开火!”

  刹那间,吴军水师的新式战船上火炮齐鸣,乌黑的炮弹带着呼啸声划破空气,狠狠砸向南明战船。火光在江面接连炸开,水柱冲天而起,不少南明战船被直接击中,船板碎裂,木屑飞溅,士兵惨叫着坠入湍急的江水中。

  “左翼船队,包抄敌军后路!”凌霜目光锐利,见南明水师阵脚已乱,立刻下令追击。

  吴军战船如同游龙般穿梭在江面,火器持续压制,箭矢如雨般倾泻而下。凌霜亲自掌舵,“破浪号”如同离弦之箭,直扑南明水师旗舰。周世贤见状大惊,急忙下令调转船头逃窜,却被凌霜麾下两艘战船死死咬住。

  “周世贤,你勾结权贵、压榨百姓,害死我父,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凌霜拔剑出鞘,剑光映着江面的火光,寒芒刺骨。她纵身一跃,踩着跳板跳上南明旗舰,手中长剑舞动,瞬间斩杀两名阻拦的士兵。

  周世贤又惊又怒,挥刀迎战:“凌霜逆贼,背叛朝廷,今日我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两人在颠簸的甲板上激战起来,刀光剑影交织,江风呼啸着卷走兵刃碰撞的脆响。凌霜的剑法灵动狠辣,招招直指要害,她心中憋着的血海深仇,化作了手中的利刃,每一剑都带着雷霆之势。几十个回合下来,周世贤渐渐体力不支,被凌霜一剑划伤手臂,鲜血喷涌而出。

  “受死吧!”凌霜一声厉喝,长剑直刺周世贤心口。

  周世贤避无可避,闭目待死,却听“铛”的一声,凌霜的长剑被一枚飞镖击落。她转头望去,只见一艘小型快船从斜刺里冲出,船上站着几名黑衣蒙面人,为首者手持弩箭,正冷冷地盯着她。

  “凌将军,我们奉督师大人之命,特来助周统领一臂之力。”黑衣人声音沙哑,带着几分阴鸷。

  凌霜心中一凛,她认得这种飞镖,是南明督师马士英麾下死士常用的暗器。看来马士英早已料到周世贤不敌,暗中派了死士来支援。

  “想要救人,先问过我手中的剑!”凌霜捡起地上的长剑,目光扫过周围聚拢过来的黑衣死士,丝毫没有惧色。她身后的吴军士兵也纷纷跳上南明旗舰,与黑衣死士展开激战。

  江面之上,战火愈发激烈,吴军水师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严明的军纪,渐渐占据了绝对优势。南明水师的战船一艘接一艘被击沉、俘获,剩下的战船见势不妙,纷纷掉头逃窜。凌霜不再理会那些黑衣死士,下令全军追击,务必彻底掌控长江中游江面。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一片人心惶惶。

  苏凝香身着一身青色布衣,装扮成寻常百姓,穿梭在拥挤的街道上。她脸上蒙着一层薄纱,遮住了大半容貌,只露出一双灵动狡黠的眼睛,在人群中四处打量。自吴军兵临城下,南京城便实行了宵禁,白日里虽允许百姓出行,却处处可见巡逻的士兵,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苏凝香此行的目的,是联络南明军中不满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专权的中下级官员,搜集南京城的守城布防图和粮草库位置。“红袖阁”的情报网早已渗透进南京城,她此次前来,便是要与潜伏在城中的情报人员接头,获取关键信息。

  走到一处街角的茶馆,苏凝香推门而入。茶馆里人不多,大多是面带愁容的百姓,低声议论着城外的战事。她径直走到角落的一张桌子旁坐下,点了一壶茶,看似随意地敲了敲桌面,节奏暗合“红袖阁”的接头暗号。

  片刻后,一名身着长衫、看似账房先生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在她对面坐下,低声道:“姑娘,要算命吗?”

  “先生可否算一算,城外的战火何时能停?”苏凝香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声音压得极低。

  “若想战火停,需得换天改地。”中年男子目光闪烁,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悄悄推到苏凝香面前,“这是城南粮草库的位置,守将是张校尉,他已同意归附吴军,今夜三更会打开侧门,接应吴军入城。”

  苏凝香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收起,塞进袖中:“守城布防图呢?”

  “布防图在兵部主事李大人手中,他虽不满马士英专权,却仍有顾虑,怕吴军进城后屠戮百姓。”中年男子叹了口气,“李大人为人正直,若能让他相信吴军善待百姓,他定会将布防图献出。”

  苏凝香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有办法。”她从怀中取出几张早已印制好的檄文,递给中年男子,“你将这些檄文悄悄贴在兵部衙门附近,让李大人看到。檄文中写了吴将军的新政,轻徭薄赋、善待百姓,想必能打消他的顾虑。”

  中年男子接过檄文,点了点头:“我这就去办。”说完,他起身结账,匆匆离开了茶馆。

  苏凝香端着茶杯,目光透过茶馆的窗户,望向远处高耸的南京城墙。城墙之上,南明士兵严阵以待,城头上的红衣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对准城外,看似固若金汤,实则内部早已人心涣散。她知道,只要拿到守城布防图,再策反部分守军,南京城便如同虚设,吴军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正欲起身离开,苏凝香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街角处,几名身着便服的男子正四处张望,目光警惕,腰间鼓鼓囊囊,显然藏着兵器。苏凝香心中一动,认出这是马士英麾下的锦衣卫,专门负责排查城中的奸细。

  她不动声色地低下头,假装整理裙摆,同时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锦衣卫的动向。只见那几名锦衣卫朝着茶馆走来,显然是察觉到了异样。苏凝香心中暗叫不好,她此次进城行踪隐秘,没想到还是被锦衣卫盯上了。

  就在锦衣卫即将推门而入的瞬间,苏凝香猛地起身,身形如同鬼魅般闪过,从茶馆后院的小门溜了出去。后院是一条狭窄的小巷,她快速奔跑起来,裙摆翻飞,很快便将追兵甩在身后。

  穿过几条小巷,苏凝香来到一处破败的院落前,推门而入。院落里杂草丛生,一间破旧的房屋内,几名“红袖阁”的情报人员正等候着她。

  “阁主,您回来了!”一名年轻女子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焦急之色,“方才锦衣卫在城中大肆搜查,似乎是察觉到了我们的行动。”

  “无妨,我已拿到粮草库的位置,也安排好了策反李大人的事。”苏凝香喘了口气,摘下脸上的薄纱,露出一张美艳动人的脸庞,“今夜三更,我们按计划行事,接应张校尉的人,同时设法拿到守城布防图。”

  “阁主,要不要通知城外的吴军,让他们配合我们的行动?”另一名情报人员问道。

  “不必。”苏凝香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今夜之事,我们‘红袖阁’便能办妥。待拿到布防图,打开城门,吴军便可长驱直入,一举攻克南京城!”

  夜色渐浓,南京城外的吴军大营中,灯火通明。

  吴三桂身着铠甲,站在中军大帐的沙盘前,目光紧锁着沙盘上的南京城模型。沈落雁站在他身旁,手中拿着一支竹签,正在沙盘上标注着兵力部署。

  “凌霜那边传来消息,长江中游的南明水师已被击溃,江面控制权已在我军手中。”沈落雁的声音冷静清晰,“苏凝香潜入南京城已有一日,想必正在联络城中内应,搜集情报。”

  吴三桂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凌霜不愧是水师良将,短短一日便平定了江面,断了南明的水上补给线;苏凝香的‘红袖阁’情报网果然厉害,潜入南京城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南京城城防坚固,南明守军虽士气低落,但兵力仍有五万之众,不可掉以轻心。”沈落雁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狗急跳墙,说不定会做出焚城、屠民之事,我们必须尽快破城,避免生灵涂炭。”

  吴三桂深以为然,他穿越而来,深知历史上南京城破后百姓的悲惨遭遇,此次率军南下,不仅是为了逐鹿天下,更是为了拯救黎民于水火。“你制定的‘围而不攻、断其外援’策略十分稳妥,如今江面已被我军控制,陆上外援也被穆青岚、柳如眉切断,南京城已是一座孤城。”吴三桂沉声道,“再给苏凝香三日时间,若她能拿到守城布防图,策反部分守军,我们便发动总攻;若三日之内没有消息,我们便强行攻城,速战速决。”

  沈落雁颔首:“我已传令穆青岚、柳如眉,让他们加强对南京城周边的封锁,不许任何物资、人员进出;同时让叶轻眉加快粮草调配,保障大军供给,做好攻城准备。”

  两人正商议着,帐外传来脚步声,传令兵走进大帐,躬身道:“启禀大王,苏婉清先生派人送来檄文,已传遍江南各州县城池,不少士族百姓纷纷响应,请求吴军尽快入城,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吴三桂接过传令兵手中的檄文,只见上面写道:“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南明政权腐朽,马士英、阮大铖之流专权误国,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吴王明辨是非,顺天应人,率军北伐,旨在复汉家天下,救黎民于水火。凡江南士族百姓,若能认清时势,归附吴军,既往不咎;若执迷不悟,助纣为虐,定当严惩不贷……”

  檄文言辞恳切,字字珠玑,既点明了南明政权的腐朽,又阐明了吴军的宗旨,极具号召力。吴三桂看完,不禁对苏婉清刮目相看:“苏先生不愧是江南大儒之女,一篇檄文便胜过十万雄师,瓦解了南明的民心基础。”

  “苏婉清先生精通儒家文化,深知江南士人百姓的心思,这篇檄文正好击中了他们的痛点。”沈落雁笑道,“如今南京城内外交困,民心涣散,破城之日已不远矣。”

  吴三桂望着沙盘上的南京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攻克南京城,不仅是平定江南的关键一步,更是他逐鹿天下的重要基石。只要拿下南京,整合江南的经济、人力资源,他便能与北方的清军分庭抗礼,最终实现统一全国、改写历史的宏图大业。

  帐外,江风呼啸,战火的气息愈发浓烈。南京城的夜空,被远处水师激战的火光映照得通红,一场决定江南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http://www.abcsee.cc/45327/2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