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安抚民心,稳固安庆
推荐阅读: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扶明录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大乾第一纨绔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安庆城的晨光,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气息,驱散了战后的硝烟。街道上,吴军士兵正有序地清理战场,搬运尸体、修补城墙,没有丝毫劫掠扰民之举。百姓们起初还紧闭门户,透过门缝怯生生地张望,直到看到士兵们将缴获的粮食分发给受灾民众,才渐渐放下戒备,试探着走出家门。辰时刚过,一队打着“楚”字旗号的援军缓缓入城。为首的楚嫣然一身淡紫色官袍,裙摆绣着暗纹祥云,既不失女子的温婉,又带着几分理政者的威严。她勒住马缰,目光扫过街头,看到断壁残垣间流离失所的百姓,眉头不由得微微蹙起。此次随军而来,她身负的不仅是支援前线的任务,更要尽快稳定安庆局势,让这座刚经历战火的城池重归安宁。
“传我命令,”楚嫣然翻身下马,对身旁的幕僚吩咐道,“即刻开设临时赈济点,将随军带来的粮草分发给无家可归的百姓;张贴告示,宣告吴军‘轻徭薄赋、恢复市贸’之策,凡安庆城内商户,三日内恢复经营的,免征半年商税;另外,清查城内残留的南明官吏与地方恶霸,从严惩治趁机作乱者。”
幕僚躬身领命,立刻着手安排。楚嫣然则带着几名随从,沿街查看民情。走到城南一处巷口,只见几名吴军士兵正围着一个老者争执,老者衣衫褴褛,手里紧紧攥着一袋粮食,脸上满是惶恐。
“大人饶命!这粮食是我从家里地窖找出来的,不是偷的!”老者声音颤抖,几乎要跪下身来。
楚嫣然快步上前,喝止了士兵:“不得无礼!”她走到老者面前,温声道,“老人家,不必惊慌,吴军从不强夺百姓财物。这粮食既是你的,便安心收好。”
士兵们面露难色:“楚大人,主帅有令,城内所有粮食需统一登记,防止有人囤积居奇。”
“登记可以,但不得惊吓百姓。”楚嫣然沉声道,“传令下去,所有粮食登记工作需由文职官员负责,耐心解释,不得动用武力。若有士兵敢擅闯民宅、欺压百姓,军法处置!”
士兵们连忙应诺,恭敬地退到一旁。老者感激涕零,对着楚嫣然连连作揖:“多谢大人!多谢吴军体恤百姓!”
楚嫣然扶起老者,又询问了他家的境况。得知老者儿子在战乱中失踪,家中只剩他孤身一人,楚嫣然当即让人从赈济点支取了两斗米和一些衣物,送到老者家中。消息传开,百姓们对楚嫣然的好感大增,原本惶恐的情绪渐渐平复,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配合吴军的登记工作。
然而,麻烦很快接踵而至。城西的富户张老爷,依仗着与南明旧吏的关系,囤积了大量粮食,不仅拒不登记,还纵容家仆殴打前来劝说的文职官员。楚嫣然得知后,立刻带着卫队赶往张府。
张府大门紧闭,门前的家仆手持棍棒,嚣张跋扈:“楚大人?我们家老爷说了,粮食是自家辛苦积攒的,凭什么要给你们登记?要粮没有,要命一条!”
楚嫣然眼神一冷,对卫队下令:“破门而入!”
卫队士兵合力撞开大门,楚嫣然带着人径直走进府内。张老爷正坐在厅堂内品茶,见楚嫣然闯入,故作镇定道:“楚大人此举,怕是不合规矩吧?我张府乃是安庆望族,岂能容你如此放肆?”
“放肆的是你!”楚嫣然厉声斥责,“南明统治时期,你勾结官吏,囤积居奇,抬高粮价,盘剥百姓,早已民怨沸腾。如今吴军入城,推行仁政,你却依旧不知悔改,囤积粮食,殴打官员,该当何罪?”
张老爷脸色一变,强辩道:“大人可不能血口喷人!我何时盘剥百姓了?”
“有没有盘剥,百姓心中自有定论。”楚嫣然挥了挥手,身后的幕僚立刻呈上早已搜集好的证据——数十份百姓的控诉状,以及张老爷囤积粮食的账目。
铁证如山,张老爷再也无法抵赖,瘫坐在椅子上。楚嫣然下令:“将张老爷拿下,押入大牢,听候发落!其囤积的粮食,全部没收,送往赈济点分发给百姓!”
消息传出,安庆百姓拍手称快。吴军的军纪与楚嫣然的公正,让他们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戒备,越来越多的商户开始恢复经营,街道上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与此同时,城北的一处空地上,白芷薇正带着几名医女搭建临时医馆。她一身素白长衫,头上裹着布巾,脸上带着淡淡的疲惫,却依旧精神饱满。攻城战中,不仅有吴军士兵受伤,还有许多百姓被流矢所伤,或是染上了疫病,急需救治。
“把药箱打开,将金疮药、止血散分好,再烧几锅热水,准备清洗伤口。”白芷薇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手中的银针快速刺入一名受伤士兵的穴位,士兵原本痛苦的表情渐渐舒缓。
临时医馆刚搭建好,便有大批百姓扶老携幼赶来。一名妇人抱着年幼的孩子,哭着跪倒在白芷薇面前:“大夫,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他发烧好几天了,一直不退!”
白芷薇连忙扶起妇人,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得惊人。她仔细查看了孩子的症状,发现是感染了风寒引发的肺炎。“别怕,孩子还有救。”她轻声安慰道,随即取出银针,在孩子的穴位上轻轻针刺,又拿出几包草药,“这药早晚各煎一次,给孩子服下,三天后应该就能退烧。另外,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多喝温水。”
妇人千恩万谢地离去,白芷薇又立刻投入到下一位病人的救治中。从清晨到日暮,她几乎没有停歇,饿了便啃几口干粮,渴了便喝几口冷水。医女们劝她休息片刻,她却摇头道:“百姓们受苦太久了,多救治一个人,便多一份希望。”
除了救治病人,白芷薇还十分注重防疫。她让人在城内各处撒上石灰,焚烧艾草,净化空气,防止疫病传播。同时,她还召集百姓,讲解卫生防疫知识,告诉他们要勤洗手、勤通风,不吃生冷食物。起初,百姓们对这些知识半信半疑,但看到白芷薇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着想,便渐渐听从了她的建议。
几日后,安庆城内的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受伤的士兵与百姓也大多痊愈。白芷薇的临时医馆前,每天都有百姓送来蔬菜水果,表达感激之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中医,更是主动带着自己的药材前来相助,对白芷薇道:“白大夫医术高明,心怀百姓,老朽愿尽绵薄之力,与白大夫一同救治世人。”
白芷薇心中感动,连忙道谢。在老中医的帮助下,临时医馆的救治能力大大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救治。
城内的降兵处置工作也在有序进行。李明远下令,在城外设立降兵营,将三万余名南明降兵集中安置。对于愿意归降的士兵,进行严格的军纪整训,教他们识字明理,让他们明白吴军“吊民伐罪、恢复汉家天下”的宗旨;对于不愿归降的士兵,则发放足够的盘缠,让他们自行返乡,严禁任何人滥杀无辜。
穆青岚负责降兵整训工作,她亲自到降兵营视察,看到士兵们虽然衣衫破旧,但脸上并无怨恨之色,心中稍安。一名年轻的降兵见穆青岚到来,鼓起勇气上前道:“穆将军,我们原本都是普通百姓,被逼无奈才从军。南明官吏腐败,军饷屡屡拖欠,我们早已不愿为他们卖命。若吴军真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愿意追随将军,报效国家!”
穆青岚点点头,沉声道:“吴军向来军纪严明,奖惩分明。只要你们真心归降,好好训练,将来立下战功,一样可以封官加爵。但若是有人敢违反军纪,欺压百姓,定当严惩不贷!”
降兵们齐声应诺,眼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夜幕降临,安庆城渐渐安静下来。李明远独自一人登上城头,望着城内万家灯火,心中感慨万千。这几日,他亲眼看到安庆城从战后的破败逐渐恢复生机,百姓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心中既欣慰又沉重。江南之战,才刚刚开始,前路依旧充满荆棘,但他知道,只要赢得民心,便一定能攻克金陵,恢复汉家天下。
“主帅。”身后传来轻柔的脚步声,楚嫣然一袭素衣,缓步走上城头。
李明远回头,看到楚嫣然脸上带着些许疲惫,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嫣然,辛苦你了。”他温声道,“这几日,多亏了你,安庆才能如此快稳定下来。”
楚嫣然微微一笑,走到李明远身边,与他并肩望着城内的灯火:“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是治理地方,远比我想象中艰难。南明留下的烂摊子太多,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想要让他们真正安居乐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顿了顿,轻声倾诉道:“今日我遇到一位老妇人,她的儿子和丈夫都死在了战乱中,家中只剩她一人,无依无靠。我虽给了她粮食和衣物,却无法抚平她心中的伤痛。有时候我会想,战争究竟带来了什么?是流离失所,还是家破人亡?”
李明远沉默良久,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与坚定:“战争带来的是苦难,但有时候,唯有通过战争,才能结束更大的苦难。南明腐朽,清军入关,汉家天下危在旦夕。我们挥师江南,并非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推翻腐朽的统治,抵御外敌,让百姓们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
他转头看向楚嫣然,目光温柔而坚定:“嫣然,我向你承诺,待天下平定,我定会推行仁政,轻徭薄赋,让百姓们丰衣足食,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再也不会有战乱,再也不会有家破人亡。”
楚嫣然望着李明远真诚的眼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日子的辛劳与委屈,仿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她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心中不仅有家国天下,更有黎民百姓。她轻轻点头:“我相信你。我会留在安庆,好好治理这片土地,为你守住后方,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城头的风,带着江南的暖意,吹拂着两人的衣衫。远处的长江,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安庆城的灯火,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江南的夜空,也照亮了吴军前行的道路。
次日清晨,安庆城内一片祥和。商户们开门迎客,街道上车水马龙;百姓们面带笑容,相互问候;降兵们在营中刻苦训练,眼神坚定。楚嫣然依旧忙碌在街头巷尾,处理政务,安抚百姓;白芷薇则继续在临时医馆救治病人,推广防疫知识。安庆城,这座刚经历战火的江南门户,在吴军的治理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李明远,则在中军大帐内与沈落雁商议后续的渡江计划。长江南岸,南明的水师防线早已严阵以待,一场更大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但有安庆作为稳固的后方,有百姓的支持,吴军将士们信心满满,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http://www.abcsee.cc/45327/2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