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烧不掉的灰,会自己走路
推荐阅读:
陈天阳苏沐雨
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综漫之次元迷失
重生军营之王牌军婚
让你相亲,没让你把相亲对象拷了
今天女主她学废了吗
执掌风云萧峥
足球:拒绝国足,我入德国国家队
我的细胞监狱
末世航母有用?有我星际战舰吊?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凌晨三点,尖锐的警报声像一把淬了冰的钢针,狠狠刺入我的耳膜,耳道深处嗡鸣不止,仿佛有细小的金属碎片在颅骨内震荡。整个冷库都在这凄厉的蜂鸣中震颤,红色的警示灯疯狂闪烁,将四壁映照得如同屠宰场——血光泼洒在结霜的金属墙上,映出扭曲晃动的人影,像一群垂死挣扎的幽魂。
通风口短路,温度失控——这是他们广播里喊出的理由,声音被电流撕扯得断断续续,夹杂着线路烧焦的噼啪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橡胶焦糊味,呛得我喉咙发紧。
混乱中,我感到自己被粗暴地从冰冷的铁架上拖拽下来,手腕与铁架边缘摩擦,皮肤传来火辣辣的痛感,寒意顺着脊椎一路窜上后脑。
一群穿着灰色维修工服的人冲了进来,胶鞋踩在积水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啪嗒”声,蒸汽从他们肩头升腾,模糊了面孔。
为首的是顾昭亭。
他的脸在忽明忽暗的红光下棱角分明,冷汗沿着下颌滑落,滴在领口,洇开一小片深色。
眼神却冷静得像一潭深水,没有一丝波澜。
他没有看我,只是对旁边的人低吼:“快!转移到应急处理室,这里马上要起火了!”声音低沉而果断,穿透警报的缝隙,像一把刀劈开混沌。
我被半拖半扛地带离现场,身体撞在门框上,肋骨一阵钝痛。
余光瞥见阿九站在控制台旁,他的目光紧紧锁在我身上,像是在确认一件货物的最终状态。
我们擦身而过时,我甚至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混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化学试剂的甜腥——那气味黏腻如糖浆,却带着金属的冷冽,令人头皮发麻。
指尖无意间蹭过他的袖口,触到一层极细的粉末,像灰,又像某种烧结后的残渣。
“砰”的一声,应急处理室的厚重铁门在我身后关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
世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我粗重的呼吸和顾昭亭沉稳的心跳——那心跳透过他紧贴我后背的胸膛传来,规律得近乎机械,却让我莫名安定。
他没有丝毫犹豫,手里的剪刀“咔嚓”一声剪断了我手腕上的塑料束带,断裂的边缘划过皮肤,留下细微的刺痛。
紧接着,冰冷的针尖刺入我颈侧的皮肤,像一滴液态汞滑入血管。
一股清凉的液体迅速涌遍全身,如同冬夜的溪流冲刷过麻痹的神经末梢,四肢渐渐恢复知觉,指尖微微发麻,像被无数细针轻刺。
我猛地睁开眼,喉咙干涩得像被砂纸磨过,每一次吞咽都牵扯着灼痛,挣扎着挤出第一句话:“阿九怀疑我。”
顾昭亭点头,黑眸里没有半分意外:“我知道。所以我让他‘亲眼’看着你被烧。”他转身,拉开墙边一个巨大的金属柜。
柜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浓烈的、烧焦的塑料气味扑面而来,热浪裹挟着黑烟冲出,熏得我眼睛发酸,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
柜子里,赫然躺着一具与我身形、衣着完全相同的硅胶模型,那张和我一模一样的脸,正在高温的余威下缓缓融化,五官扭曲地塌陷下去,嘴角像被无形的手拉扯着,凝固成一个诡异的微笑,说不出的诡异可怖。
我靠在冰冷的墙角,石壁的寒气透过单薄的衣衫渗入骨髓,闭上眼睛。
金手指——我那能回溯并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正在脑海中飞速回放着过去几个小时的每一帧画面。
阿九的记录本始终放在控制台的左侧,那是监控的绝对死角;他用来记录的笔是“派克217”,市面上极为少见,笔帽上有一道极细微的划痕;当他说出“准备唤醒”这个词时,通过音频频谱分析,我捕捉到他声线里万分之一秒的轻微颤抖——那不是恐惧或紧张,而是一种压抑不住的、近乎虔诚的兴奋。
一连串的细节在我脑中串联成一条完整的逻辑链。
我忽然明白了。
他们大费周章地将我运到这里,不是为了简单地“处理尸体”。
我低声呢喃,声音因为这个可怕的发现而沙哑:“他们在准备一场仪式。头目要的不是死人,是‘活死人’。”
顾昭亭的眼神骤然一凝,像淬了火的刀锋:“所以,你必须‘死’得更真一点。”
天亮之前,一辆黑色的面包车悄无声息地驶出砖窑。
车顶上,用粗麻绳牢牢捆着一口被熏得漆黑的铁箱,箱子的轮廓在晨曦的微光中显得格外狰狞。
麻绳摩擦铁皮发出“吱呀”的声响,像某种垂死生物的呻吟。
村口的监控摄像头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幕。
几乎是同一时间,阿毛妈走出她那间小小的杂货铺,将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包裹递给了正要出发的邮车司机。
包裹的目的地是县城民政局,收件人一栏,写着我的社区网格负责人的名字。
包裹里除了一个加密的U盘,还有一张揉得发皱的字条,上面是她歪歪扭扭的字迹:“她说过,红裙子是烧不干净的,烧成了灰,灰也会自己走路。”
阿毛妈转身关上店门时,不经意地瞥了一眼邮车司机的袖口。
那里,沾着几缕极细的、灰白色的纤维。
那种纤维,和砖窑冷库外墙上剥落的保温层材料,一模一样。
顾昭亭带着我,循着一条废弃的矿道潜回了山洞。
这里是我们临时的据点,也是姥姥留给我最后的庇护所。
洞内,那张姥姥留下的铜钥匙拓片静静地躺在石桌上。
我走过去,指尖刚触碰到拓片,就感到一丝异样——纸面粗糙,边缘微微翘起,像是被谁匆忙翻动过。
我将它翻过来,发现粗糙的纸张背面,多了一行用硬物新刻下的字:“老张已见信,等风。”
我的指尖抑制不住地开始发抖。
老张,张振国,姥爷最信任的老战友,那个我只在姥姥的旧照片里见过,面容坚毅的军人。
他终于收到了消息。
顾昭亭摊开一张泛黄的县城地图,用一支红色的笔在上面画了三个点,又用一条笔直的线将它们连接起来——砖窑、村口邮路、县城民政局。
他说:“头目一旦收到你‘死亡’的确切消息,亲自来确认‘成果’,就必然会走这条线。我们不逃,我们就在这里,等他。”
我看着地图上那条红线,脑海中的数据流自动开始运转,为这张简陋的地图补全了无数看不见的细节:老K,也就是头目的座驾,是一辆黑色的老款大众,车牌尾号是379;阿九每天早上七点十五分,会准时出现在砖窑外三里地的那家豆浆店,为了抄近路,他一定会走那条没有监控的僻静小巷。
我抬起头,迎上顾昭亭的目光,轻声说:“下次见面,我要让他亲手给我戴上新的编号牌。”那声音很轻,却带着冰冷的、不容置疑的决断。
傍晚时分,一只纸鸢再次从山洞外那片矮篱笆后摇摇晃晃地飞起。
与上次不同,这次纸鸢的尾巴上,用细线绑着一小片指甲盖大小的硅胶残渣——正是我在应急处理室看到的那个模型的碎片。
指尖触到那碎片时,它还带着一丝余温,表面微微发黏,像刚从火中取出。
它承载着一个信号,一个证明,飘飘摇摇地飞向县城的方向。
半途中,一阵山风吹过,纸鸢被吹得偏离了航线,一头栽进了山脚下的一条小河里。
河水不深,清澈见底。水波晃动,折射出碎金般的光斑。
就在纸鸢坠落的地方,河底的淤泥中,半埋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邮局铁箱,箱子一角,模糊地刻着一行数字:“1987.4”。
而在数百公里外的省城,一栋不起眼的老式居民楼里,头发花白的张振国正用镊子夹着一封信纸边缘被烧焦的信,另一只手,则拨通了一个经过最高级别加密的号码。
电话接通了,对面一片沉默。
“老陈,”张振国声音沉稳,却难掩一丝激动,“三十年前的窑案……有回音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三秒,然后,一个苍老而有力的声音缓缓响起,仿佛穿透了漫长的岁月:
“风起了。”
山洞内,岩壁上的潮气渗入我的衣衫,布料紧贴后背,冰凉黏腻。
我靠在冰冷的石壁上,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抚过颈侧那个已经结痂的注射针孔。
那里皮肤下的血管,似乎还残留着那股冰冷的暖意,提醒着我那场虚假的死亡,以及,即将到来的,真正的重生。
http://www.abcsee.cc/45351/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