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流民的膝盖
推荐阅读: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扶明录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乾第一纨绔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午后的阳光裹着太行山的暖意在营门口铺成一片金。李昊刚在演武场教完新兵练刀,擦着额角的汗往营部走,就听见山脚下传来细细的哭声——像株被风刮歪的野菊,闷在喉管里不肯散。他循声望去,只见营门外的青石板上,一个白发老人正拄着根开裂的枣木拐杖,跪得直挺挺的,怀里紧抱着个褪色的蓝布包。
李...李统领...老人的声音像砂纸蹭过木板,带着股子说不出的颤,我...我找了您好些日子...
李昊快步走过去,伸手要扶,老人却先一步抓住他的衣角,指甲盖里还嵌着路上的泥:您是打断龙峡的那位爷?我家小子...我家小子死在那儿了!
老人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掌心的温度烫得李昊心口发闷。他单膝跪下来,与老人平视:您慢慢说。
小人姓陈,南乡陈家庄的。老人抹了把眼角,布包从怀里滑出来,露出里面的半块腰牌——铁皮做的,刻着清军斥候四个字,边缘还沾着干涸的血渍,三年前,俺儿陈二牛被清军抓去当斥候,上月断龙峡那一仗...他们说他死在乱军里,连尸首都没找着...
他吸了吸鼻子,把腰牌往李昊手里塞:这是俺儿临终前塞给我的,说要是能活着回来,就把这牌子交给打清军的李统领...他说,您是好人,能让咱百姓活下来...
李昊的手指攥紧腰牌,铁皮的棱角硌得掌心发疼。他想起断龙峡战场上那些清军斥候的脸——有的比陈二牛还小,十五六岁的样子,举着火绳枪的手还在抖。原来每一场胜利的背后,都藏着这样的破碎家庭。
您放心。他的喉结动了动,声音哑得像浸了水的棉絮,靖南营替您儿子报仇了。那些清军,一个都没跑。
老人抬头,浑浊的眼睛里忽然泛起光:真的?
真的。李昊点头,转头对身边的亲兵喊,狗儿!去叫厨房熬碗姜粥,要多放红糖!再找个干净屋子,铺床新被子!
狗儿应着,扶着老人往营里走。老人的拐杖磕在青石板上,发出的响,像在敲一面小小的战鼓。
这事传开的时候,营里的士兵正在吃午饭。
张婉儿端着饭盒路过营门,看见几个农夫模样的人蹲在墙根,手里攥着破碗,眼睛直勾勾盯着营里的炊烟。没过半个时辰,就见一个妇人抱着个裹着破棉袄的婴儿,踉跄着往山上跑,边跑边喊:李统领!求您给俺娃口饭吃!
三日内,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
先是南乡的陈家庄,来了五户人家——有扛锄头的农夫,有织补衣裳的妇人,还有个背着书箱的书生,说是在逃荒路上丢了书本,想跟着营里的人识字。接着是西山的李家沟,二十余户流民拖家带口,背着铺盖卷,抱着孩子,挤在营门外的空地上,跪成一片。
李统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跪在最前面,怀里的小孙子正啃着干馒头,俺们是逃荒过来的,清军抢了俺们的地,官府不管,求您让俺们留下来,俺们能种地、能做饭,什么活都干!
李统领!一个年轻书生挤过来,手里攥着本破破烂烂的《论语》,俺是济宁来的,路上遇到清军抓壮丁,逃到这里...俺能帮您写文书、算账目,求您收留俺!
营门外的空地渐渐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像片被风吹动的麦浪。他们的衣服都破了,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睛里都闪着光——那是看见希望的光。
李昊站在营墙上,望着下面的人群,风掀起他的青衫,吹得腰间的竹扇哗哗作响。
赵刚走到他身边,皱着眉:统领,粮够吗?现在营里有四百多人,每天要吃一百担米,张家庄送的三百担已经吃了一半...
先匀二十担给流民。李昊指着山下,再去山下买三十亩地,找几个会种地的农户教他们耕种,秋收前应该能熬过去。
三十亩地?赵刚愣了愣,那得花不少银子...
张财主说过,要是流民来投,他愿意帮忙置办农具。李昊笑了笑,再说了,咱们不是白养他们——等秋天收了粮,他们能给营里交租,能当民夫修工事,能做衣服做鞋子...这不是负担,是根基。
赵刚望着下面的流民,忽然明白了李昊的意思——靖南营不再是躲在山坳里的自卫队,而是要变成一方百姓的。要养人,要教人,要给他们活下去的指望。
这时,张婉儿捧着碗姜粥过来,递给李昊:李统领,老人的粥熬好了,放了红糖,他喝了两碗,说从来没喝过这么甜的粥。
李昊接过粥,热气熏得眼睛发酸。他想起穿越前的日子,那时他在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来到这个乱世,会为一个老人的儿子报仇,会为一群流民的生计发愁。但现在,他忽然懂了——
所谓,不是守住一座营寨,不是打一场胜仗,而是让那些流离失所的人,能有个地方吃饭,能有个屋子睡觉,能让孩子活下来,能看见明天的太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傍晚时分,营里的炊烟升起来了。
陈家庄的农夫们在田地里翻土,妇人们在溪边洗衣服,书生坐在营部的台阶上,帮赵刚整理账目。老人陈阿公坐在营门口的老槐树下,怀里抱着孙子的鞋子,缝补着上面的破洞。
李昊走过去,坐在他身边:阿公,孙子叫什么名字?
叫陈安。老人笑了,脸上的皱纹像朵绽放的菊花,俺想让他平平安安长大,不像俺儿...不像俺儿那样...
李昊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小孩缩在他怀里,睁着大眼睛看他:爷爷说,这位叔叔是好人。
是好人。李昊重复着,望着远处的太行山,夕阳把山尖染成了金色,咱们都要做好人,要让这世道,变好一点。
深夜,李昊坐在营部的书桌前,桌上摆着刚画好的屯田图。
赵刚拿着账本进来:统领,流民的安置差不多了,二十亩地已经分下去,每户五亩,够种红薯和占城稻。
李昊点头,明天让王二带些弟兄去山下买耕牛,再请个老农夫来教他们种地。
还有...赵刚犹豫了一下,张财主说,要是咱们需要,他可以帮忙联系附近的商队,卖些营里做的布和兵器。
李昊笑了:告诉他,不用急。咱们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再谈别的。
赵刚走后,李昊望着桌上的屯田图,忽然在右下角写了四个字:靖南家国。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他的脸。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是一个开始。
一个关于的开始,一个关于的开始,一个关于的开始。
http://www.abcsee.cc/45407/1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