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军歌的诞生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秋夜的风裹着太行山的凉意,钻进靖南营的帐篷缝。可营地里却暖得像块焐热的年糕——中央的篝火堆得比人还高,劈柴噼啪炸着火星,把周围几十张粗瓷碗都映得发亮。

  李婶蹲在篝火边,往大铁锅里添羊肉。汤头滚得咕嘟响,姜葱的香气裹着肉香飘出去,勾得刚结束训练的士兵们直咽口水。张老三攥着块烤红薯凑过来,粗布袖口还沾着下午画战壕的墨渍:“婶,这羊肉够不够?我让后勤营多宰了两只羊!”

  “够够够!”李婶笑着拍了拍锅沿,“咱靖南营的兄弟,得吃饱了才有力气打清军!”

  士兵们围着篝火坐成圈,有人擦着枪,有人揉着腿,更多的则是盯着锅里的羊肉流口水。周大刀扛着九环刀坐在最边上,刀鞘撞在石头上,发出闷响——他刚带着黑风营的兄弟练完刺杀,胳膊还酸着,却舍不得走,只想沾沾这股子热闹气。

  不知谁先哼起了曲子。

  是狗剩。这小工兵蹲在篝火旁,手里攥着块啃了一半的馒头,扯着嗓子唱:“青旗红旗下,兄弟并肩走…”调子歪歪扭扭,像被山风吹皱的水,却奇异地勾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好!”吴鹰拍着大腿站起来,乌骓在他身后蹭了蹭,“这曲子带劲!咱给它填个词,让全营都跟着唱!”

  赵秀才推了推眼镜,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要体现咱的兵种——步兵的矛、骑兵的马、炮兵的炮,还有工兵的挖战壕…”

  “还要有咱的目标!”王铁锤攥着墨斗线凑过来,指节上还留着弹墨线的印子,“打清军,护百姓,不让咱老百姓再受欺负!”

  狗剩突然蹦起来,把馒头往怀里一塞,清了清嗓子——这小子刚才听吴鹰说“填词”,早就在心里打了腹稿。他攥着腰间的鸟铳,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的清亮:“青旗红旗下,兄弟并肩走,燧发枪上膛,战马嘶鸣吼!”

  “对!”周大刀拍了下大腿,“咱步兵的长矛,骑兵的马,都得写进去!”

  狗剩受到鼓励,越唱越顺:“炮营轰隆隆,工兵挖战壕,后勤管粮草,咱把清军剿!”

  “好!”张老三举着羊肉碗喊,“这句对!后勤营的李婶,昨天还帮我补了军装!”

  李婶笑着摆手:“快唱快唱,羊肉要凉了!”

  狗剩的调子突然拔高,带着股子狠劲:“杀尽狗贪官,夺回百姓田,不打家不劫舍,只把正义传!”

  “打跑鞑子兵,回家种庄田!”不知谁接了最后一句,声音里带着对家乡的想念——有士兵的爹娘还在清军占领区,有少年的未婚妻还在等他回来,可他们都知道,得先把鞑子赶出去,才能回家种庄田。

  篝火哄地笑开了。

  士兵们跟着哼,跟着唱,有的拍着大腿,有的跺着脚,连吴鹰的乌骓都跟着嘶鸣起来。张老三举着羊肉碗,碗里的汤都洒了一半,却笑得眼睛都没了:“这词儿,比我当年在红枪会唱的还带劲!”

  周大刀拍着九环刀,刀身撞在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响:“狗剩这小子,倒会编!”

  狗剩挠着头笑,耳朵红得像烧红的炭:“是大家凑的!我刚才听吴哥说骑兵,王叔说工兵,就把这些加进去了!”

  赵秀才合上笔记本,推了推眼镜:“这歌,得叫个名儿。”

  “叫《靖南营军歌》!”李昊突然开口。他靠在树桩上,手里端着个粗瓷碗,碗里的羊肉还冒着热气。他的眼睛亮得像星子,望着围坐的士兵们,“咱靖南营的魂,就在这首歌里。”

  歌声越传越远。

  李婶擦着眼泪笑——她想起自己在家乡的儿子,要是还在,也这么大,也会跟着唱这首歌;张老三想起红枪会被烧的日子,那时他们只能躲在破祠堂里唱“反清复明”,现在却能光明正大地唱“打跑鞑子兵”;周大刀想起黑风岭的兄弟,那些死在清军刀下的汉子,要是听见这首歌,一定会说“值了”。

  狗剩唱得嗓子都哑了,却还举着鸟铳喊:“再来一遍!再来一遍!”

  “好!”吴鹰翻身上了乌骓,挥着马刀喊,“骑兵营,跟着唱!”

  “步兵营,跟上!”张老三举着长矛,声音像炸雷。

  “炮兵营,轰起来!”赵秀才抱着笔记本,眼镜片上反射着篝火的光。

  “工兵营,挖起来!”王铁锤攥着墨斗线,喊得脸都红了。

  “后勤营,补起来!”李婶擦着眼泪,端着羊肉碗喊。

  五千人的声音,汇成一股洪流,冲进太行山的夜空。

  李昊望着眼前的场景,突然想起三年前的雪夜。那时他们蜷缩在红枪会的破祠堂里,只有十几个人,唱着不成调的“反清复明”,声音小得像蚊子叫。现在,五千人的歌声,像把锋利的刀,劈开了太行山的黑暗;像团炽热的火,烧尽了清军的嚣张。

  他端起碗,喝了口羊肉汤。汤里带着姜葱的香,带着篝火的暖,带着五千名兄弟的心意。

  “将军…”周大刀走过来,递给他一块烤红薯,“这歌,咱以后天天唱。”

  李昊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像家乡的糖。他望着篝火旁的士兵们,望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望着他们眼里的光,突然明白:

  军歌不是曲子,是魂。

  是步兵矛尖的仇恨,是骑兵马刀的决绝,是炮兵算盘的精准,是工兵铁锹的坚实,是后勤碗里的热饭,是所有靖南营兄弟“要护百姓”的决心,拧成的那根绳。

  夜更深了,篝火却越烧越旺。

  《靖南营军歌》的旋律,顺着风飘出营地,飘上太行山的山脊,飘进每一个被清军践踏过的村庄。

  有人在听。

  是平遥的百姓,是祁县的农民,是所有盼着清军倒台的汉子。他们听见这歌,会知道——

  有一支军队,为他们而来;

  有一支军队,要护他们周全;

  有一支军队,会把清军的旗子,永远赶出这片土地。

  而靖南营的士兵们,还在唱。

  唱着“青旗红旗下,兄弟并肩走”,

  唱着“打跑鞑子兵,回家种庄田”,

  唱着自己,唱着战友,唱着一个没有清军的未来。
  http://www.abcsee.cc/45407/2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