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生根与发芽
推荐阅读:
叶凡神医小说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娱乐帝国系统
陈轩邪医传承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谁让他来军统的?
冥王崽崽三岁半
特战之王
女人卖菜为生,竟不知丈夫是仙帝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林哲从KBO-2024-7X返回火星“沉默堡垒”时,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两个高级文明的海量知识,更有一个足以颠覆所有认知的沉重秘密。他没有立刻公开关于“起源碎片”和“收割者”真正目的的完整信息,这个消息太过惊世骇俗,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恐慌和混乱。
他首先与GSC最高议会和星澜代表艾莎进行了最高密级的通报。
当“起源碎片”和“收割者”的真实动机被揭示时,即便是早已见证无数奇迹的与会者,也陷入了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一个以“回收”宇宙基础规则碎片为目的、视高级文明为清理对象的“清道夫”?这远比一个单纯的毁灭性文明要可怕得多。
这意味着冲突的本质,从生存竞争,上升到了某种涉及宇宙本源规则的、无法调和的层面。
“这意味着……我们太阳系,因为‘避难所’和你的存在,已经被标记了?”一位GSC成员声音干涩地问道。
“可能性极高。”林哲沉重地点头,“瓦塔兰雅利用‘时空迷宫’隐藏了它们那一块碎片,延缓了‘收割者’的完全得手。而我们这里,是已知的第二块碎片所在地。‘收割者’迟早会来。”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
“但这也给了我们机会,不是吗?”艾莎的意念打破了沉默,带着星澜文明特有的、在绝境中寻求逻辑出路的冷静,“我们知道了敌人的真正目标。我们拥有了两块碎片(一块隐藏,一块在我们这里)的信息和部分研究基础。我们还有时间。”
时间。
这是最宝贵,也最不确定的资源。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风险评估,最终决策层达成共识:
1. 严格保密: 关于“起源碎片”的核心信息,仅限于绝对核心的决策圈和关键研究人员知晓。
2. 加速消化: 全力投入对“避难所”知识的整理、研究和应用,这是提升文明等级、应对一切威胁的基础。
3. 双线战略不变: “深空播种计划”不仅不能停止,还要加强。
这既是文明延续的保险,也承担着一项新的、绝密的任务——在无尽的宇宙中,搜寻其他可能存在的“起源碎片”的线索。
4. 激活“织网”: 启动瓦塔兰雅预言中提到的、由林哲作为关键节点的“因果织网”计划。
利用“避难所”的知识和“起源碎片”的引子,尝试进行一些超前的研究和布局。
方针既定,整个人类-星澜联合体,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钟表,开始了无声却高效的运转。
知识的生根:科技大爆炸 2.0
“避难所”圣殿成为了联合体最核心的科研圣地。
一支由人类和星澜最顶尖大脑组成的“知识消化委员会”常驻于此(通过远程临场设备),开始对那浩瀚的信息海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破译和实验验证。
这不再是之前星澜有限度的技术共享,而是两个成熟星际文明全部家底的融合与碰撞。效果是爆炸性的。
材料学: 基于瓦塔兰雅的“动态分子键合”理论和星澜的“能量晶体生长”技术,一种新型的“活性金属”被合成出来。
这种材料不仅具备自我修复能力,还能根据外部能量场改变自身物理特性,从坚不可摧的装甲到柔软如丝的导管,应用前景无穷。
能源领域: 结合星澜的高效能量转换和瓦塔兰雅从微观层面汲取真空零点能的设想,一种名为“幽能井”的原型机在月球背面开始建造。
它试图直接从空间本身“抽取”能量,如果成功,将彻底解决能源瓶颈。
生物学与医学: 星澜的能量生命形态研究和瓦塔兰雅的基因层面意识编码技术,为人类打开了延长寿命、甚至意识上传和数字化生存的大门(引发了巨大的伦理讨论)。
同时,针对星澜人和地球人生理结构的深入研究,也促成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跨物种”医疗方案。
空间理论: 这是投入精力最多的领域。瓦塔兰雅的“时空迷宫”防御体系理论和星澜的短距空间跳跃技术,成为了联合实验室的重点攻关项目。
目标不仅仅是防御和逃跑,更是要理解“收割者”可能使用的、基于空间规则的攻击方式。
每一天,都有新的理论被证实,新的技术被突破。
太阳系内,无数的工厂、实验室、建造基地在飞速改造和升级。
地球的“轩辕剑”星环开始嵌入活性金属装甲和实验性的空间稳定锚点;火星的“沉默堡垒”深处,开始构建基于“时空迷宫”理论的局部防御测试场;连遥远的“深空播种”方舟,都在航行途中接收着不断更新的、来自母星的最新科技包。
知识,正在这片星系的土壤里,深深扎根,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长。
战略的发芽:“织网”与“搜寻”
在公开的科技大爆炸背后,绝密的“织网”计划也在林哲的主导下悄然启动。
计划的核心,是利用“起源碎片”(通过圣殿主晶体间接接触)作为某种“共振源”,结合“避难所”中关于宇宙规则和因果律的深奥知识,尝试进行一些超常规的干预。
其中一个项目名为“模糊面纱”。
目标是利用空间技术和对信息本性的理解,在太阳系外围制造一层持续的、低强度的“因果干扰场”。
这并非绝对的隐藏(那需要消耗的能量和引发的规则变动太大,反而容易暴露),而是让任何来自外部的、针对太阳系的宏观探测和因果推演,都变得“模糊”和“不确定”,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观察,为文明争取更多的预警和发展时间。
另一个项目,则与“深空播种”计划紧密相连。
那些远行的方舟,除了承载文明火种,其AI核心还被赋予了另一项隐秘任务——持续监测宇宙背景辐射、引力波异常、以及任何不符合已知物理模型的规则涟漪。
这些异常,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其他“起源碎片”存在的蛛丝马迹。
它们如同撒向深空的、敏感的触须。
社会的融合与新生代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星澜代表团与人类的交流更加深入。
第一批星澜青少年进入了人类学校进行短期交流(通过适应性的环境舱),它们对人类艺术、历史和那种充满“无序创造力”的思维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而人类年轻一代,则对星澜的能量感知能力和逻辑思辨深度钦佩不已。
一种新的、混合了人类活力与星澜沉静的文化,开始在交流中萌芽。
网络上出现了模仿星澜复眼妆容的时尚潮流,也有星澜人尝试用能量场模拟人类乐器的音色进行创作。
更重要的是,在联合科研机构中,由人类和星澜科学家共同主导的项目越来越多。
思维的碰撞产生了许多单独一个文明无法企及的奇思妙想。
一个由双方年轻科学家组成的团队,甚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结合人类神经网络的适应性和星澜能量脉络的信息处理能力,设计一种全新的“生物-能量混合计算核心”,用以处理“避难所”中那些过于复杂、涉及多变量规则推演的问题。
林哲看着这一切,心中既有欣慰,也有更深沉的忧虑。
生根发芽的速度越快,成长的势头越猛,可能吸引来的“风暴”也就越强。
“模糊面纱”能争取多少时间?“深空搜寻”能否找到其他碎片或盟友?对“起源碎片”的研究,是会成为对抗“收割者”的利剑,还是会提前引爆灾难?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隐藏在未来的迷雾之中。
但他知道,文明已经做出了选择。没有退缩,没有侥幸,只有竭尽全力地向上生长,将根须扎向知识的深处,将枝叶伸向规则的边缘,去迎接那场注定到来的、关乎存在意义的终极考验。
生根,是为了更加茁壮。
发芽,是为了冲向更高的天空。
无论那天空之上,是阳光,还是毁灭的风暴。
http://www.abcsee.cc/45409/1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