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抵达前线阵地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当最后一抹夜色被晨光撕开时,王卫国终于踩着结冰的雪壳,踏上了长津湖东侧的前沿阵地。寒风像淬了冰的刀子,贴着冻土呼啸而过,卷起的雪粒抽打在脸上,疼得人睁不开眼。他停下脚步,扶着战壕边缘喘了口气,棉帽檐上的积雪簌簌落下,在冻硬的土壁上砸出细碎的白痕。空冥感知里,他 “闻” 到的不再是夜行军时的枯草味,而是混杂着硝烟、防锈油与冻雪的复杂气息 —— 硝烟来自远处美军的试探性射击,防锈油是战友们步枪上的,冻雪则裹着每一处能落脚的地方,连呼吸都带着冰碴的味道。

  “都抓紧时间休整!半小时后各就各位!” 张连长的声音穿透寒风,他的棉服后背沾着一层薄冰,是夜行军时雪水融化又冻结的痕迹,手里握着一张皱巴巴的阵地分布图,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王卫国,你带李大勇、孙二牛,负责前沿观察哨,摸清美军前哨的火力点;三班守左翼战壕,四班右翼,火力班跟我去加固机枪阵地!”

  王卫国应声领命,转头看向身后的两人:李大勇扛着一挺轻机枪,枪管裹着厚厚的棉布,肩膀被压得微微下沉,却依旧咧嘴笑,露出两排白牙;孙二牛背着两个弹药箱,棉裤膝盖处沾着泥雪,显然是夜行军时摔过,却还是快步跟上,手里紧紧攥着那封画了圈的家书,生怕被风吹走。

  “卫国哥,这阵地咋这么冷啊?俺的手都快冻僵了!” 孙二牛搓着手,哈出的白气刚飘到眼前就凝成细霜,他往战壕里缩了缩,试图避开最烈的风,“俺娘说东北冷,没想到朝鲜比东北还冷十倍!”

  王卫国从怀里掏出一小包柏叶粉,塞到他手里:“捏在手里,能暖一点,等会儿到观察哨,咱们烧点雪水,煮点柏叶汤喝,驱寒。” 他又帮李大勇调整了机枪的背带,“大勇,你这机枪别扛太死,稍微松点肩,不然冻僵了不好换弹夹。”

  李大勇点点头,把机枪往肩上挪了挪:“俺没事!俺火力壮,这点冷不算啥!就是俺这机枪,要是冻住了可咋整?总不能用嘴哈气吧?”

  “放心,俺早想好了。” 王卫国指着战壕壁上的一个小土洞,“等会儿咱们在那儿挖个小坑,烧点干草,把机枪零件放在旁边保温,虽然简单,却能管用。” 这是雪地兵器保养法,原是古代骑兵在寒地护刀的法子,没想到在长津湖派上了用场。

  三人沿着战壕往前沿观察哨走,战壕深约一米五,宽不足一米,两侧的土壁被冻得硬如铁板,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痕,有的地方还嵌着半块弹片,在晨光下泛着冷光。雪地里散落着几枚美军的子弹壳,是之前的侦查小队留下的,壳口还沾着一点发黑的雪,显然刚落下没多久。

  “小心脚下!这里有个弹坑,被雪盖住了!” 王卫国突然停下脚步,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前方半米处,雪下藏着一个半米深的弹坑,是美军迫击炮留下的,要是踩空了,轻则崴脚,重则摔进坑里暴露目标。他伸手拦住李大勇和孙二牛,用刺刀拨开表面的积雪,露出坑底的冻土,“绕着走,别踩实。”

  孙二牛吐了吐舌头,赶紧往旁边挪了挪:“多亏卫国哥你提醒,不然俺肯定掉下去了!这要是摔了,弹药箱里的炮弹可就全完了!”

  走到观察哨时,晨光已经照亮了半边湖面。观察哨是一个用帆布和冻土搭建的简易掩体,里面只能容下三个人,架着一架老旧的望远镜,镜片上还沾着冰碴。王卫国擦了擦镜片,对准湖对岸的美军阵地 —— 冰封的湖面上,能看到几辆美军坦克的轮廓,炮管指向志愿军阵地的方向;远处的土坡上,美军的探照灯还在来回扫射,灯光掠过雪地,留下一道短暂的亮痕;更远处的美军帐篷里,升起几缕微弱的炊烟,显然是在准备早餐,却依旧保持着高度警惕。

  “俺看到了!至少三辆坦克,还有两个机枪火力点!” 李大勇凑到望远镜旁,压低声音说,手指着湖对岸的土坡,“你看那儿,有个沙包堆,里面肯定藏着机枪,刚才还闪了一下,像是有人在调整枪口!”

  王卫国点点头,空冥感知已经锁定了那两个火力点:一个在土坡左侧,距离约八百米,有两名美军值守;另一个在右侧,距离七百五十米,旁边还放着一箱弹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纸片,用木炭快速画下火力点的位置和距离,递给孙二牛:“把这个交给张连长,让他知道美军的火力分布,咱们好调整防御。”

  孙二牛接过纸片,小心翼翼地折好,塞进贴胸的口袋里,快步往阵地中央跑。他的脚步踩在雪地里,发出 “咯吱” 的轻响,很快就消失在战壕的拐角处,只留下一道浅浅的脚印,被寒风卷起的雪粒慢慢覆盖。

  “卫国哥,你说美军啥时候会进攻啊?” 李大勇靠在观察哨的帆布上,手里摩挲着机枪的扳机,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却更多是期待,“俺早就想跟他们好好打一场了,让他们知道咱们志愿军的厉害!”

  王卫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再次看向湖对岸:“快了,他们的炊烟快散了,探照灯也快灭了,等天亮透,很可能会先来一轮炮击试探,然后派步兵冲锋。” 他想起魂穿前历史课本里的长津湖战役,美军总是先靠火力压制,再用步兵推进,志愿军只能靠地形和意志硬扛,“咱们得做好准备,炮击时躲进后面的防炮洞,炮击结束后立刻回到岗位,别给他们可乘之机。”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闷响,紧接着是炮弹划破空气的 “咻咻” 声。王卫国瞬间绷紧身体,拉着李大勇往战壕里缩:“快躲!炮击来了!”

  “轰隆 ——” 一颗炮弹落在离观察哨约五十米的雪地里,瞬间掀起数米高的雪雾,冻土和雪粒像雨点一样砸在帆布掩体上,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观察哨的帆布被震得剧烈晃动,差点被掀翻,王卫国赶紧用身体顶住,不让寒风灌进来。

  炮击持续了约十分钟,美军的炮弹大多落在阵地前沿的雪地里,只有少数几发落在战壕附近,却没造成太大损伤 —— 显然是试探性炮击,想摸清志愿军的阵地范围。等炮击声渐渐远去,王卫国才探出头,拍掉身上的雪粒,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湖对岸的美军正在调整迫击炮的角度,显然还没放弃。

  “还好咱们的战壕挖得深,不然这炮弹肯定能炸进来!” 李大勇拍着胸口,脸上还带着惊魂未定的神色,却依旧握紧了机枪,“俺就不信他们能一直炸,等他们步兵上来,俺一梭子下去,让他们有来无回!”

  王卫国笑了笑,从背包里掏出两个冻硬的土豆,递给李大勇一个:“先吃点垫垫肚子,等会儿孙二牛回来,咱们再煮点柏叶汤。这土豆是炊事班埋在雪地里保温的,虽然硬,却能抗饿。”

  两人坐在观察哨里,用刺刀把土豆切成小块,放在嘴里慢慢嚼 —— 土豆冻得像石头,硌得牙有点疼,却能带来一丝微弱的热量,顺着喉咙往下淌,驱散了些许寒意。空冥感知里,他 “听到” 阵地里的战友们也在吃东西,有的在小声交谈,有的在检查武器,还有的在加固战壕,虽然经历了炮击,却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更加沉稳。

  没过多久,孙二牛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铁皮桶:“张连长说咱们画的火力点很准,已经让火力班盯上了!他还让俺给你们带点热水,是煮的柏叶水,能驱寒!” 他把铁皮桶递给王卫国,桶口冒着热气,带着淡淡的柏叶香,在极寒的空气里格外诱人。

  王卫国接过桶,给李大勇和孙二牛各倒了一碗,自己也倒了一碗,喝了一口 —— 温热的汤水顺着喉咙往下淌,暖得从胃里一直暖到四肢,冻僵的手指渐渐有了知觉。“张连长还说啥了?” 他问。

  “连长说,让咱们再观察半小时,要是美军没动静,就派侦查小组摸过去,看看他们的兵力部署。还说让你负责带队,因为你空冥能感知危险,不容易暴露。” 孙二牛一边喝着汤,一边说,黝黑的脸上满是羡慕,“俺也想跟你们一起去,可连长说俺得留下扛弹药,不然你们回来没弹药补给。”

  “以后有的是机会!” 王卫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你留下守阵地也很重要,要是咱们遇到危险,还得靠你跟大勇火力支援呢!”

  孙二牛点点头,用力喝了一口汤,眼神里的失落变成了坚定:“俺知道!俺一定守好阵地,不给你们拖后腿!”

  三人喝完汤,王卫国再次凑到望远镜旁,观察美军的动向。晨光已经完全照亮了湖面,美军的坦克依旧停在原地,却有几名步兵从帐篷里走出来,沿着湖岸巡逻,手里的步枪在阳光下泛着光。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巡逻的步兵约有十人,分成两组,间距约十米,步伐缓慢,显然是在警惕志愿军的侦查。

  “美军开始巡逻了,两组,每组五人,在湖岸西侧。” 王卫国低声说,从口袋里掏出纸片,快速记下巡逻路线和人数,“等会儿侦查小组出发,就从东侧绕过去,避开他们的巡逻路线,摸到他们的前哨附近,看看有没有隐藏的火力点。”

  李大勇也凑过来看:“俺跟你们一起去!俺扛机枪,能掩护你们!”

  “不行,你得留下守观察哨,这里需要火力点。” 王卫国摇摇头,“俺带三班的两个老兵去就行,他们经验丰富,俺有空冥感知,不会出问题。”

  正说着,张连长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刺刀,刀身擦得锃亮:“卫国,侦查小组准备好了,跟我来,介绍你认识两个老兵,之前跟我一起反特的,经验足。”

  王卫国跟着张连长往阵地中央走,战壕里的战士们大多已经进入战斗岗位,有的趴在战壕边缘,手里握着步枪,瞄准湖对岸;有的在搬运弹药,把子弹箱堆在火力点附近;还有的在检查手榴弹,把引线轻轻拉出一点,方便紧急时使用。

  在一个临时掩体里,王卫国见到了两个老兵:一个姓刘,脸上有一道刀疤,是抗战时跟日军拼刺刀留下的;一个姓陈,手指粗壮,是常年扛机枪练出来的,两人都是张连长在晋察冀时的老战友。

  “这是王卫国,空冥天赋厉害,反特时立过功,这次侦查就靠他了。” 张连长介绍道。

  刘老兵拍了拍王卫国的肩膀,力道很大:“早就听说过你!蒙眼射击全中,反特还抓了特务头头,好小子!这次跟俺们一起,保证让你见识见识美军的底细!”

  陈老兵也笑着说:“俺们俩在东北打过日军,跟美军也交过手,他们的火力是猛,可俺们有地形,有你这空冥,肯定能摸清他们的部署!”

  王卫国点点头,心里的信心更足了 —— 有经验丰富的老兵配合,加上自己的空冥感知,这次侦查一定能顺利完成。他看向远处的湖岸,美军的巡逻队还在缓慢移动,探照灯已经熄灭,却依旧透着一股危险的气息,仿佛一张无形的网,在等着志愿军落入陷阱。

  回到观察哨时,李大勇和孙二牛已经把侦查需要的装备准备好了:一把望远镜、一把刺刀、两个手榴弹、还有一小包压缩饼干。孙二牛把装备递给王卫国,小声说:“卫国哥,你一定要小心,俺跟大勇在这儿等你回来,给你留热乎的柏叶汤!”

  “放心吧!俺很快就回来!” 王卫国接过装备,贴身藏好,又摸了摸怀里的道观瓦片 —— 养父的遗物像一道护身符,让他心里格外踏实。他想起养父的嘱托 “活着回来,建设国家”,想起北平四合院的街坊,想起那封还没寄到养父手里的家书,心里的信念越来越坚定。

  张连长吹响了集合哨,侦查小组的五个人快速集合,王卫国站在中间,左边是刘老兵,右边是陈老兵,三人手里都握着步枪,眼神坚定地望着湖对岸的美军阵地。寒风依旧刺骨,冰封的湖面泛着冷光,战争的阴影笼罩着这片土地,可侦查小组的身影,却像一道利剑,即将刺破这压抑的宁静。

  “出发!” 张连长低声下令。

  王卫国跟着刘老兵和陈老兵,弯腰钻进战壕,朝着湖岸东侧的方向前进。空冥感知完全展开,像一张细密的网,覆盖着前方的每一寸土地,捕捉着任何可能的危险 —— 远处美军的脚步声、隐藏的弹坑、甚至雪地里细微的动静,都清晰地呈现在他脑海里。

  战壕外的雪地里,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很快就被寒风覆盖,仿佛从未有人经过。观察哨里,李大勇握紧了机枪,孙二牛整理着弹药箱,两人望着王卫国远去的方向,眼里满是期待与担忧。阵地里的其他战士也都屏住呼吸,等待着侦查小组的消息,整个前沿阵地,像一张拉满的弓,紧绷着,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战斗。

  长津湖的寒风还在呼啸,却吹不散志愿军战士们的坚定信念,吹不灭他们保家卫国的热血。王卫国知道,这次侦查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残酷,更加艰难,可他不怕 —— 他有战友的陪伴,有养父的嘱托,有保家卫国的信念,更有能预判危险的空冥天赋,他会带着侦查小组顺利归来,为即将到来的战斗,为长津湖的胜利,拼尽全力。
  http://www.abcsee.cc/45410/1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