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准备上书
推荐阅读: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扶明录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大乾第一纨绔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王翰林望着密室的门缓缓关闭,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焦虑与决心都凝聚起来。他转身走向书房,准备亲自撰写那封至关重要的上书。昏暗的灯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却又透着一丝孤注一掷的疯狂。这场与辰逸的较量,已然到了关键时刻,而他,没有退路。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王翰林书房的书案上。王翰林早早便坐在案前,手中的毛笔蘸满墨汁,在宣纸上落下第一笔。他的眼神专注而狠厉,每写下一个字,仿佛都在给辰逸宣判着“罪名”。
“辰逸之文,看似才华横溢,实则暗藏祸心,其言辞激进,妄图扰乱朝纲,败坏我大楚学风……”王翰林一边写着,一边低声自语,仿佛这样能让自己更加坚信这些说辞。
与此同时,在书房外的庭院中,几位同党考官正忙碌地穿梭着。他们按照王翰林的吩咐,四处联络那些与辰逸有过过节之人,收集对辰逸不利的证词。
“张公子,您与那辰逸曾有过冲突,想必对他的为人再清楚不过。如今王大人正在收集证据,以揭露辰逸的真面目,还望您能提供些证词。”一位同党考官满脸堆笑地对一位衣着华丽的公子说道。
这位张公子,正是数月前在崇文馆与辰逸发生过口角之人。当时辰逸在诗词切磋中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他作品中的瑕疵,让他在众人面前丢了颜面。此刻听闻有机会报复辰逸,眼中闪过一丝快意。
“哼,那辰逸确实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我自然愿意提供证词,好好揭露他的恶行。”张公子咬牙切齿地说道。
同党考官见状,连忙递上纸笔:“那就有劳张公子将当时的情形详细写下,这可是为了维护我大楚科举的公正。”
张公子接过纸笔,略作思索,便开始奋笔疾书。不一会儿,一份对辰逸极为不利的证词便写好了。同党考官接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张公子大义,此事若成,王大人必定不会忘记您的功劳。”
类似的场景,在京城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那些与辰逸有过过节之人,或是出于报复心理,或是被威逼利诱,纷纷写下了不利于辰逸的证词。
而在王翰林的书房里,上书的内容也在不断完善。王翰林写得大汗淋漓,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仿佛要将自己对辰逸的所有恨意,都倾注在这封上书中。
“大人,这是刚刚收集到的几份证词,您过目。”一位同党考官匆匆走进书房,将一叠纸张放在书案上。
王翰林放下手中的笔,拿起证词仔细阅读起来。看着看着,脸上渐渐露出得意的笑容:“很好,有了这些证词,那辰逸便是有一百张嘴,也难以辩解了。”
然而,王翰林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要想真正打动皇帝,仅凭这些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又开始在书房中踱步,思考着如何让上书的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
“大人,依属下之见,我们还可以在书中提及辰逸与一些江湖人士来往密切,意图不轨。这样一来,陛下必定会对他心生警惕。”同党考官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王翰林眼睛一亮,停下脚步:“此计甚妙。那辰逸出身寒门,却妄图在科举中一鸣惊人,背后说不定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势力支持。我们就以此为突破口,大做文章。”
说罢,王翰林重新坐回书案前,将这一内容添加到上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书的内容愈发充实,王翰林的脸上也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神情。
经过数日的精心准备,上书终于完成。王翰林将写好的上书仔细地装裱起来,仿佛那是一件即将决定胜负的法宝。同党考官们围在他身边,看着这份凝聚着众人心血的上书,眼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紧张。
“如今万事俱备,只等合适的时机呈递给陛下了。”王翰林缓缓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深知,这一战至关重要。若能成功说服皇帝,辰逸必将万劫不复;但若失败,他们也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翰林等人密切关注着宫中的动向,等待着那个能将上书呈递给皇帝的绝佳时机。他们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猎手,静静地等待着猎物出现的那一刻。
王翰林府邸中,众人依旧忙碌地做着最后的准备。他们反复检查着上书的内容和收集到的证词,确保没有任何疏漏。每一个人都深知,这是一场不容有失的较量。
王翰林站在庭院中,望着天空中飘过的云朵,心中默默祈祷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阳光洒在他身上,却无法驱散他心中那一丝紧张与不安。这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能否如他所愿地打动皇帝?辰逸和他的支持者们又是否能提前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并做出有效的应对?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京城的风云,正因为这份上书,愈发变幻莫测起来。
http://www.abcsee.cc/45433/1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