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 >第340章 你吃的是饭,我煮的是命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40章 你吃的是饭,我煮的是命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祭坛火熄,大地归寂。

  风停了,云裂了,那口压住江南七十余年的“锅盖”终于碎成片片霞光,洒落在祖灶遗址的残垣断壁之间。

  火焰渐弱,余烬飘散,像一场迟来的雪,落满沉默跪地的百姓肩头。

  他们掌心的金纹已然消褪,只留下淡淡血痕,如同旧梦剥落后的印记。

  苏晏清倒在萧决怀中,脸色苍白如纸,唇无半分血色。

  她呼吸微弱,每一次起伏都像是在与死神拔河。

  可她的手指仍在动,轻轻颤着,指向天边。

  “萧决……你看,灶烟起来了。”

  声音细若游丝,却清晰得仿佛穿透了整个废墟。

  萧决顺着她指尖望去——

  远处村落,一缕缕炊烟正从千家万户的烟囱里升起。

  不再整齐划一,不再由“统一味图腾”引导,有的歪斜,有的断续,有的刚起便散,有的倔强直上。

  它们参差不齐,却真实;不成章法,却温暖。

  那是人自己点的火,是人自己烧的饭。

  不是神赐,不是契定,是活生生的人,在用自己的手,重新接续被斩断七十年的烟火人间。

  萧决喉头滚动,紧抿的唇线微微发颤。

  他向来铁面,冷眼观世,视情为乱心之毒,视软弱为致命破绽。

  可此刻,他抱着怀里几乎断气的女人,第一次任由情绪破防。

  “你若死了……”他声音低哑,几近破碎,“这天下……再无人能让我尝到味道。”

  他低头看着她染血的脸,那双曾清明如雪后初阳的眼眸,如今已缓缓闭合。

  可嘴角,竟还挂着一丝极轻的笑——像是终于放下千斤重担,又像是完成了某种宿命的交接。

  他将她搂得更紧,仿佛稍一松手,她就会化作风中的灰烬,随那飞舞的金蝶一同消散。

  夜深。

  陈灭道合上竹简,最后一笔落下,墨迹未干,他以指尖蘸血,封印于卷末——《契焚之夜》就此成书,永禁传抄。

  他走出清粥小铺,脚步沉重如负山岳。

  这一夜,他记下了太多不该被记住的事:人心如何反噬天命,火如何从契约中挣脱,一个女子如何用一碗粥、一道菜、一句话,烧尽七十年铁律。

  他本该恐惧,可心中却奇异地平静。

  月光下,一位老妪拄着拐杖,颤巍巍走来。

  她手中捧着一只粗陶碗,里面盛着半碗冷粥,米粒泛白,浮着一层薄皮,没有糖,没有盐,甚至没有油星。

  “闺女,这是我今早煮的。”老妪低声说着,将碗轻轻放在祖灶石上,“不甜不咸,就一口家常味。”

  话落,她转身离去,背影佝偻,步履蹒跚,却走得坚定。

  陈灭道望着那碗粥,忽而瞳孔一缩。

  粥面上,那一缕本该早已散去的白气,竟凝而不散。

  它缓缓升腾,在空中盘旋三圈,化作一道微小的金纹,如同昔日“味契”的倒影,却又截然不同——它没有束缚之力,没有控制之威,只是绕灶三周,轻轻一叩,便悄然融入地底。

  仿佛在说:我回来了,但我不再跪着。

  地宫深处,黑暗如墨。

  梁烬残魂凝聚成形,只剩一缕心火在胸腔跳动,微弱却执拗。

  他站在断脉阵眼前,望着脚下彻底熄灭的龙脉核心,眼中金光暴涨,嘶声怒吼:

  “你们毁了秩序!斩断传承!废除天契!这不是救赎,这是毁灭!天下将乱!百味失衡,万民将因贪欲自相残杀!”

  他的声音在地宫中回荡,带着七十年执守的悲愤与不甘。

  可就在这时——

  一缕极淡、极柔的米香,不知从何处飘来。

  它穿过层层石壁,越过断裂的脉络,轻轻钻入他残存的鼻息之间。

  那是谁家的晚炊?

  是哪个母亲在灶前搅动铁锅?

  是哪个孩子蹲在门口,眼巴巴等着开饭?

  香味平凡至极,无奇无珍,却让他浑身一震。

  他怔住了。

  心火忽然颤动,像是被什么无形之物轻轻触碰。

  他想起很多年前,自己还是个少年时,母亲总在冬日清晨熬一锅米粥。

  灶火不大,锅底微糊,她会笑着说:“糊一点才香,是人火的味道。”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什么叫“味契”,只知道饿了,就想吃饭;冷了,就想喝口热的。

  后来呢?

  后来他们把味道分出贵贱,把食物立为律法,把一口饭变成献祭的仪式。

  他们说:凡人不可自择其味,唯有承契者方可入口。

  可现在——

  这缕米香,未经契启,不受控管,就这样堂而皇之地飘进了地宫,飘进了他早已麻木的感官之中。

  他喃喃出声,声音沙哑,像是从岁月深处挖出的一句遗言:

  “……原来,不是没有味道。”

  “是我忘了……怎么吃饭。”

  与此同时,清粥小铺内。

  苏晏清仍昏迷不醒,躺在简陋木榻上,身上盖着洗得发白的旧被。

  她唇角溢血,气息微弱,可眉头舒展,仿佛睡得极安。

  萧决坐在床边,一语不发,手中握着一方素帕,轻轻替她拭去唇边血迹。

  他目光沉沉,映着摇曳烛火,像是要把她的每一寸轮廓刻进骨髓。

  忽然——

  她嘴唇微动,发出极低的呓语,几不可闻。

  萧决立刻俯身靠近,耳贴她唇畔,才勉强听清。

  “告诉皇帝……”她声音轻得像梦,“七十二碗冷粥,我已经替他尝完了。”

  她说完,唇边竟浮起一抹笑意,虚弱,却满足。

  萧决身体一僵,眼中风云骤起。

  他缓缓直起身,从袖中取出一物——

  一封黄绢密诏,边角已磨损,显然被反复摩挲多年。

  但他没有打开。

  他知道那上面写着什么。

  七十二道御膳,七十二种毒饵,七十二次试探。

  而她,全都吃了。

  全都尝了。

  全替那个人,扛了下来。

  晨光微熹,天边泛起鱼肚白,残夜如墨缓缓退去。

  清粥小铺的屋檐下,露珠从枯藤滑落,坠入泥尘,无声无息。

  苏晏清仍昏睡在木榻上,呼吸浅得几乎难以察觉。

  她唇角那一道血痕已凝成暗红,眉心却松开了七十年来未曾真正舒展的褶皱。

  仿佛梦里正走回幼时厨房——灶火温柔,祖父在锅前搅动汤勺,说:“味道不是律法,是人心。”

  萧决坐在床畔,一动未动,整夜未眠。

  他掌中紧攥着那方素帕,早已染了血,也浸透了她的气息。

  听到她呓语说出“七十二碗冷粥”时,他胸腔如遭重击,眼前浮现出这些年她在御膳房外候旨的身影:一袭青衣,静立廊下,手捧银匙,为帝王试毒,一碗接一碗,从春寒到霜雪,从花开到叶落。

  无人知她每尝一口,便是在生死边缘走一遭;更无人知,那些所谓“御膳评定”,实则是皇帝对权臣、对后宫、乃至对天下暗流的一次次试探——而她,成了唯一愿意替他咽下所有危险的人。

  可她不是工具。

  她是苏晏清。

  他缓缓抬手,自怀中取出一只残破陶瓮的灰烬——“烬语瓮”的最后余灰。

  那是当年梁烬焚身殉道时留下的心火残迹,传说唯有执念不灭者方可点燃。

  他曾以为此物无用,只作信物收藏。

  可昨夜,当祖灶崩塌、龙脉断绝之际,他亲眼看见这灰烬在风中微微颤动,似有回应。

  他将灰烬轻轻混入她每日服用的温药之中。

  药汁原是苦涩乌黑,此刻竟泛起一丝极淡的金光,如同晨曦初照水面。

  “你说你煮的是命。”萧决低声开口,声音沙哑如裂帛,“可你知道吗?你每一口饭,都烧在我的心上。”

  他扶起她虚弱的身体,一手托颈,一手端药,小心翼翼喂入她唇间。

  药液顺着她苍白的唇角流入咽喉,忽然,她喉头轻动,竟自主吞咽了一下。

  萧决眸光一震。

  就在这刹那,屋内寂静被打破——炉灶上的粗陶锅,无火自沸。

  咕嘟……咕嘟……

  冷粥翻滚,热气升腾,一缕纯白炊烟自锅口袅袅升起,不偏不倚,正绕梁三周,而后散入空中,像是某种古老仪式的回应。

  远在山巅观望的光引寂猛地后退三步,手中拂尘落地。

  “灶……自己熟了?”他喃喃自语,眼中惊涛骇浪,“没有契令,无人祭火,怎会自燃?这是……逆天之象!”

  而在千里之外的北方村落,一名农妇揭开锅盖,正要盛饭,忽见粥面浮出一圈淡淡金纹,流转如脉,旋即消隐。

  她不懂其意,只觉今日米香格外浓郁,便笑着唤孩子:“快来,饭好了!”

  同一时刻,七十二城,万家灶火,无论贫富、不论南北,所有人家的炉膛皆莫名回暖,柴薪自燃,锅釜齐鸣。

  炊烟汇成一道看不见的洪流,冲破云层,直贯苍穹。

  天地之间,久违的烟火气,终于回来了。

  而在这万灶同燃的清晨,祖灶遗址之上,灰烬未冷。

  苏晏清仍伏在萧决怀中,气息微弱如游丝,唇角却凝着一丝笑意。

  她指尖轻轻勾住他衣襟,低语——
  http://www.abcsee.cc/45461/3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