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 >第36章 饭没凉,心先热了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6章 饭没凉,心先热了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北风卷着雪粒子砸在关城夯土墙上,发出沙沙的响。

  苏晏清的马车刚碾过结冰的护城河,便听见城楼上炸开一片噪杂——降了吧!

  三天没热食,拿什么守城!放屁!

  老子的刀还没钝!

  她掀开车帘,冷冽的风灌得鼻尖发疼。

  守城士兵的甲胄结着白霜,刀枪在雪光里泛着青灰,几个老兵抱着破陶碗蹲在墙根,碗里结着冰碴子的稀粥。

  她拍了拍车夫后背,去军灶。

  周骁的马蹄在她车侧急刹,冻得发红的脸凑近:大人,帅帐里张将军正发火,您不先——

  火能当饭吃?苏晏清解开斗篷绳结,露出腰间那口折叠铁锅,先让他们吃上热饼,比见十个将军管用。

  军灶在关城西北角,破草棚子早被风雪掀了顶,只余半截熏黑的土灶。

  老炊头正蹲在断砖上砸冰,见她踩着积雪过来,铁铲往地上一戳:女娃子懂什么?

  这灶连火星子都不起,你那铁片锅——

  话音未落,苏晏清已蹲下身,指尖抚过土灶内壁的焦痕。

  她从马车上取下竹篓,里面码着晒干的胡杨叶、松针,还有半袋粗盐。老丈,她将铁锅展开架在灶上,帮我捡三把干柴,要细的。

  老炊头梗着脖子不动,却见她已用火折子引燃胡杨叶,青烟刚冒,她便撒了把松针进去——噼啪声里,火势突然腾起三寸,映得她眼尾的碎冰都化了。

  看锅沿。她抬头,锅壁薄,火要匀。

  老炊头凑过去,就见铁锅被烤得微微发红,苏晏清抄起面盆,面团在她掌心翻飞如蝶,撒椒盐、抹酱泥、卷海苔,不过眨眼工夫,六块剂子已贴在锅壁上。

  哎哎哎!老炊头急得直搓手,贴早了!

  锅没烧透要粘锅的——

  话没说完,第一块饼地落在他脚边的陶盘里。

  焦香混着麦香撞进鼻腔,老炊头喉结动了动,弯腰捡起时指节发颤。

  饼面金黄,边缘微卷,咬下去一声,脆壳里裹着温热的面芯,咸香直往天灵盖钻。

  这......他抬头时眼眶发涩,像我当年在燕州城,刘记饼铺的手艺。

  刘叔的女儿去年嫁去了金陵,苏晏清又贴了一炉饼,我上月在国子监,还替她写过婚书。

  老炊头的铲子掉在地上。

  他盯着她翻飞的手,突然抄起旁边的漏勺:我来翻!

  第三锅饼出炉时,草棚外已围了一圈士兵。

  有人偷偷吸鼻子,有人攥着刀柄的手松了又紧。

  苏晏清将最后一块饼递给最前排的灰甲兵:尝尝?

  灰甲兵咬了半口,突然捂住脸。

  泪水顺着指缝往下淌,滴在饼上:我娘......我娘走前说,等我当上百夫长,给我烙......

  他旁边的黑甲兵抢过半块饼,塞得腮帮鼓成球,他娘的,比我媳妇烙得还香!

  哄笑声里,周骁带着人端着陶盆跑过来。

  苏晏清扯下腰间的素帕,裹住铁锅把手:分的时候记着,伤兵多给两块,夜巡的撒把姜粒。

  当夜,苏晏清的帐篷里点着两盏牛油灯。

  她伏在案上,羊皮纸摊了半桌,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三营王铁柱,山西人,嗜辣,可加椒末;五营陈二牛,江南人,喜甜,蜜麸饼多留;伤兵需姜枣,夜巡者加薄荷......

  老炊头掀帘进来,手里端着陶碗:参知大人,喝口热汤。

  放着。她头也不抬,明日起,军灶分六种饼,九味汤。

  你记着,北方的饼要厚半指,南方的薄三分,伤兵的饼烤软些......

  大人。老炊头突然蹲下来,布满老茧的手抚过她眼下的青黑,您这七日,每日三饼三汤,胃受得了?

  苏晏清顿了顿,抬头时笑:我祖父说,要让别人吃得安心,自己先得吃得死心。她指了指案头的饼渣,你看,这饼泡汤不烂,干吃酥脆,放三天都不硬——

  话音被外头的喧哗打断。凭什么听个女人的!就是!

  军灶轮得到她指手画脚?

  老炊头抄起门后的火钳要冲出去,被苏晏清按住手腕。

  她解下外袍,露出里面的月白中衣:走,看看去。

  军灶前围了二十多个士兵,地上扔着七八块饼,被踩得稀烂。

  为首的红脸校尉踹了脚土灶:妇人掌灶,成何体统!

  苏晏清蹲下身,捡起一块带泥的饼。

  她摸了摸怀里的铁锅,突然抬头:老丈,取锅,烧水。

  老炊头不明所以,还是架起锅烧了半锅水。

  苏晏清将地上的残饼全捡起来,扔进锅里。参知大人!周骁急得直跺脚,这是军粮——

  是粮,就得吃。她抄起木勺搅了搅,水沸时撒了把姜片、半把盐,这锅叫百味糊。

  她舀起一碗,吹了吹,仰头饮尽。

  热汤顺着嘴角往下淌,混着饼渣沾在衣襟上。你们扔的,是我祖父熬了一辈子的汤。她声音不高,却像钉子般钉进雪地里,你们踩的,是三千兄弟活命的粮。

  红脸校尉的刀掉在地上。

  老炊头突然跪下,捧起一把带泥的饼渣扔进锅里:我吃!

  第二日清晨,军灶前竖起块木牌,写着口味轮值灶。

  苏晏清站在灶前,手把手教炊事兵:火大了焦,火小了生,火稳了才成。老炊头搬着个破砚台,边听边记,墨汁沾了满手。

  像我娘在腊八藏的饼。养伤的三娃啃着蜜麸饼,眼泪砸在绷带上,那年雪比现在大,我娘把饼塞我棉袄里,自己冻病了......

  话音未落,城楼上地响了声铜锣。

  守将张怀玉披着铠甲冲过来,手里举着块木牌,上面六个大字被他用红漆描过:粮不断,军不降。

  苏参知!他把木牌往城墙上一挂,张某人给您赔罪!

  前日不该说女子掌灶坏规矩,今日才明白——他拍了拍肚子,这热乎饭进了肚,比十车刀枪都顶用!

  与此同时,玄镜司的暗桩从房梁上翻下来,将一封密信塞进萧决手里。

  他借着月光扫了眼,撤回苏晏清几个字刺得他眉心发疼。

  信刚扔进火盆,外头突然传来异响——粮仓方向有焦糊味。

  萧决的刀出鞘时带起一阵风。

  他翻上屋顶,便见两个黑影正往粮垛上浇油。拿下。他低喝一声,暗卫如鬼魅般扑下。

  其中一人被按倒时,怀里掉出枚铜印,刻着二字。

  大人!暗卫举着铜印过来,是兵部尚书的私印。

  萧决捏着铜印,指节发白。

  他望着苏晏清军灶方向的火光,突然翻身上马。

  马蹄溅起的雪沫里,他摸了摸腰间的药瓶——这是苏晏清昨日塞给他的,说能治他的厌食症。

  军灶里,苏晏清正往最后一锅饼里撒海苔末。

  老炊头掀开锅盖,浓香混着热气扑出来。

  她盛了碗粥,举得老高:今日这口饭,是你们自己守下来的。

  饭没凉,心先热了——

  谁还敢说,女子不能掌灶?

  苏参知在,灶不熄!三千将士的吼声震得积雪从屋檐上簌簌落下。

  火光映着城墙上的木牌,粮不断,军不降六个字被照得发亮。

  千里外的京城,郑崇武将茶盏砸在地上。

  碎片溅到书童脸上,他却恍若未觉,盯着案头空了的密报匣子,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那就让这火......

  他突然顿住,窗外的更夫敲了三更。

  北风卷着些碎纸片扑进来,他弯腰去捡,却见上面隐约有几个字。

  关城的夜格外静。

  苏晏清蹲在灶前添柴,火星子噼啪炸响。

  她望着城墙上的木牌,伸手摸了摸腰间的铁锅——还是热的。

  突然,远处传来一声狼嚎。

  她抬头,就见东边的天空泛着异样的青灰,像有什么东西正顺着雪地爬过来。
  http://www.abcsee.cc/45461/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