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目光掠过惜春娇俏却漠然的面容。

  他未直接言语。

  转向贾母等人道:诸位厚赠八美,本官自当回礼。

  贾母与王夫人相视。

  已然会意。

  探春等人难掩激动。

  入画等丫鬟更攥紧了帕子。

  既入我门,自不会真以奴仆相待。贾铭朗声道,日后当为姨娘身份。

  姨娘二字。

  令贾母眼底生辉。

  探春姊妹喜形于色:当真极好!

  丫鬟们几乎雀跃。

  较之奴籍。

  姨娘尊贵何止千百倍。

  只需侍奉家主。

  另有奴婢使唤。

  况且。

  能做无双伯姨娘。

  多少人求之不得。

  惜春凝望贾铭。

  眸中熄灭的光。

  倏然复燃。

  宛若绝处逢生。

  需仰首方能看到。

  他英挺的轮廓。

  惜春平日性子冷淡,此刻心尖却泛起一丝暖意。

  原来被人放在心上,竟是这般滋味。

  她并非天生冷漠,只是偌大的荣国府里,从未有人真心予她温暖。既无惊世才情,亦无双绝容貌,自然少有人愿将心比心替她思量。当满目繁华都化作背景,这姑娘的伶仃愈显分明。

  日复一日的孤寂中,她渐渐学会用冰冷包裹自己。

  可若有人愿捧来一簇火呢?

  他待我好,不过是为还贾府赠他七个美婢的情分罢。听见贾铭言语,她刚要蜷回冰壳里,却忽觉发顶一暖——

  这丫头合我眼缘,赚了!

  带着薄茧的掌心抚过青丝,惜春耳尖倏然烧了起来。原来他是因为......喜欢?

  满心猜疑霎时化作雀跃,连带指尖都微微发颤。当少年笑着唤她小可爱时,那声几不可闻的已用尽全部勇气。

  她不似探春钟情英雄豪杰,可眼前人剑眉星目,有建功立业的韬略,亦有不肯折腰的傲骨。权贵场中鲜衣怒马,偏又肯俯身问她肯不肯走。

  绣鞋偷偷碾过地砖缝隙,惜春悄悄攥紧袖角。

  这定是话本里写的——

  命定之人踏碎满庭凄清,来带她看见天光。

  贾府虽为公侯世家,世代显赫,却难逃内忧外患,终将倾颓凋零。

  聪慧早慧的惜春目睹世态炎凉,深感官场倾轧之丑恶,遂觉红尘无趣,万念俱灰。

  此般境遇,乃名门子弟常有之态。越是钟鸣鼎食之家,愈能体味世间污浊,愤懑愈甚。

  或远走他乡,或遁入空门,皆为其出路所择。

  待得大观园 ** 骤起,荣国府内斗不休,惜春终斩断尘缘,青灯古佛相伴。

  然此刻尚不至那般地步。

  若非贾铭如神兵天降——

  恐其早已心如死灰。

  化作无情无欲之世外客。

  既是追随贾铭而去。

  亦不失为一条明路。

  她对这满目疮痍的荣国府。

  再无半分眷恋。

  此地。

  何曾予她半分温情?

  见惜春应允。

  贾铭欣然颔首。

  即便她不允。

  也定要强行带走。

  但若如此。

  先前许诺的侧室名分便不作数。

  不识抬举者。

  自当另当别论。

  所幸惜春尚明事理。

  甚好甚好!四丫头往后便跟着无双伯,可明白?

  贾母笑逐颜开道。

  虽平素关切不足。

  终究存几分骨肉之情。

  眼见惜春长大成人。

  自不愿见她沦落为婢。

  况宁国府血脉得以延续。

  已是万幸。

  若在从前。

  断不会允其为人妾室。

  而今时移世易。

  既无选择余地。

  反成最好归处。

  贾母暗自思忖:

  借惜春与贾铭结亲,攀上这般姻缘,于我贾家大有裨益。

  在宁国府崩塌之后,贾母已然预见贾家的衰败。

  虽然尚未彻底倾覆,但权势威望大不如前。昔日各大家族以贾家为尊,连四大郡王都礼让三分,全因双国公的显赫地位。而今仅剩单国公,便失了优势。若能联姻强势伯爵,多少能弥补失去一座国公府的缺憾。

  可惜惜春仅是戴罪之妾,远非正室可比。百名侍妾亦不及一位正妻尊贵,但总比送出去的丫鬟体面许多。这成为贾母绝望中仅存的慰藉,否则九泉之下都无颜面对丈夫与先祖。

  当贾母叮嘱时,惜春淡然应承,心中暗想:不必你说,只要他真心待我。凤姐等人围着道贺,直呼遇见无双伯是天大福分。唯有王夫人暗自咒骂:福分?若非贾铭,宁国府怎会垮台?她本该做权贵正妻,如今却沦为罪奴侍妾!

  诚然确是贾铭所为,但他理直气壮:若非我出手,连荣国府也难保全。惜春本该落发为尼,我不过让宁国府提前谢幕,反倒救她于水火,合该谢我才是!这番言语正是回应王夫人之怨。

  <

  贾府内部并非无人存疑。

  贾赦对此事持相同看法。

  贾母心底亦隐藏着对贾铭的不满。

  然黛玉等人却认定贾珍父子是自食其果。

  即便没有贾铭干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贾府被抄家也是迟早之事。

  临别时,贾铭对依依不舍的探春、迎春道:

  “我们先行离去,你二人若想探望惜春,随时可来我府上。”

  “谨记铭哥哥嘱咐,我们定会前往。”

  “四妹妹,过些时日再来看你。”

  探春与迎春轻声回应。

  黛玉因与惜春相识尚浅,

  加之性情清冷,

  二人并未深交。

  惜春神色淡然,

  自觉姊妹情谊不过如此,

  只默然随贾铭同行,与鸳鸯、平儿等人一道离去。

  贾铭忽驻足转身,

  刻意瞥了眼夏守忠,

  对贾府众人高声道:

  “此番须感念皇上与太上皇天恩!按律宁国府谋逆当诛九族,最轻亦夷三族,现仅惩宁府一脉,实属皇恩浩荡!”

  此言实为说与夏守忠等人,

  料定他们会原话禀报两宫。

  贾铭暗自称妙,

  嘴角微扬带众离去。

  夏守忠、冯唐、武攸决紧随其后,

  贾府上下恭送至大门外。

  贾铭最后嘱咐道:

  “夏公公且回宫复命吧,荣国府并无谋反实证。

  具体审讯交由永平侯处置即可。”

  “既如此,无双伯,就此别过。”

  夏守忠微微一笑。

  随即登上轿辇,在众太监的随侍下正欲返回宫中。

  刚要启程时,他似想起什么,忽地撩起轿帘道:无双伯,你大喜之日,老朽可否厚颜讨杯喜酒?

  贾铭稍怔,继而朗笑:求之不得,美酒管够!

  好!届时不请自来!

  夏守忠舒展眉头,这才真正落下轿帘离去。

  冯唐看向贾铭赞叹:后生可畏啊!

  感慨过后亦道:老夫定来讨杯喜酒。若公务缠身,犬子紫英必当登门道贺。

  同喜同迎!

  贾铭含笑应道。

  冯唐非开国勋贵,乃太上皇时期新晋权贵。虽与旧勋交好,却未到休戚与共的地步。既无宿怨,能化敌为友自是冯唐所愿。贾铭亦深谙多友多路的道理。

  此人虽被诟病好色自私、冷酷暴戾,却存世人罕有的铮铮铁骨。但凡诚心相交者,只要不招他厌弃,他定当赤诚相待。

  ......

  待众人散去,武攸决携武思月拱手:既如此,我等先行告退,明日公堂再会。言外之意,此案尚未了结。倒非针对贾铭——这厮早已撂挑子,将烂摊子甩给徐令宜等人。然明日早朝,朝廷必有垂询。

  明日见。

  贾铭对情况了然于心,爽快地应允下来。手握长剑的武思月眼中满是不舍,但注意到贾铭身后那群熙熙攘攘的女子,明白他事务繁忙,此时并非交谈良机。与贾铭交换一个眼神后,她便随兄长离开。

  目送他们远去,贾铭抬手看表——时针已指向五点。在荣国府的宴饮与接旨耽搁了不少时间,再不动身天色将晚。他立即安排道:鸳鸯、平儿,我派一队人马护送你们回府。我带惜春去趟教坊司便归。

  得到应允后,贾铭转身却发现缺顶轿子。为避免折返费时,他直接将纤弱的惜春拦腰抱起,纵身跃上赤兔马。突如其来的凌空感让惜春惊呼出声,待回过神时,视野已然开阔。感受到背后传来的体温,她耳尖霎时飞红,心跳如擂鼓。

  情势所迫,妹妹且忍耐片刻。贾铭轻抖缰绳,令战马小步快行。街市不便纵马奔驰,他只保持疾走速度。皇城司护卫紧随其后,唯独臧霸奉命率兵马司士卒归营。

  正待启程之际,贾铭忽觉有道视线从街角暗处刺来。他猛然回首,目光如电射向窥视之人。

  一道独特的青衫身影。

  那人穿着素雅的淡绿色粗 ** 衫,腰间系着黑带,头顶竹编斗笠。

  乌黑长发随风轻扬,发丝掠过面颊,更添几分英气!

  尽管伪装得极为巧妙,

  寻常人见了,只道是位俊朗少年郎。

  可贾铭毕竟阅剧无数,

  一眼便识破这分明是女儿身!

  尤是那张面孔——

  实在太过醒目。

  热巴?

  这是哪部戏的角色来着?...

  贾铭暗自思忖。

  对方察觉暴露后,

  骤然压低斗笠,

  试图遮掩容颜。

  手中长剑一横,

  转身疾步隐入人群。

  贾铭目送那道背影,

  却不急于追赶。

  他笃定:

  若是刻意为之,

  他日必有重逢时!

  回头让蒋济他们查查底细。

  念头既定,

  他催马直奔教坊司而去。

  ......

  教坊司隶属礼部,

  专司庆典雅乐之事,

  亦为官办乐籍之所。

  神京东四牌楼南侧的本司胡同,

  北接演乐胡同,

  南通内务部街——

  世人多唤作勾栏胡同。

  周遭更有马姑娘胡同、

  宋姑娘胡同、

  粉子胡同等风月之地。

  自宋元起,

  勾栏便是歌舞笙箫处。

  此处汇聚官伎、家伎、

  市井乐户等各路艺人,

  竟也成了佛门俗讲

  传经布道之所。
  http://www.abcsee.cc/45477/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