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孤叶浮萍 >第二卷 浪里走(查验货品保质量,觅居南头定新家)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二卷 浪里走(查验货品保质量,觅居南头定新家)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第一百三十四章 查验货品保质量,觅居南头定新家

  次日清晨,阳光刚越过楼宇的檐角,我便带着谢莉和王淑芬往真丝生产车间赶。前一天订单启动的忙碌劲儿还没散去,车间里已响起零星的机器声,待交付的那批货品整齐叠放在检验区,蓝色的防尘罩下,隐约能看到真丝旗袍流畅的衣摆线条。“今天咱们仔细核对,针脚、盘扣、印花,一点都不能马虎,这可是咱们工作室站稳脚跟的关键单子。”我一边说着,一边掀开防尘罩,拿起一件成品旗袍递到谢莉手里。

  谢莉接过旗袍,指尖顺着领口的盘扣一路摩挲,又翻到衣摆检查刺绣收尾,忽然皱了皱眉:“哥,你看这件的袖口,走线有点歪斜,虽然不明显,但凑近看能看出弧度不对。”我赶紧接过来细看,果然,袖口内侧的一道缝线比标准线偏了约两毫米,虽属细微瑕疵,却不符合我们对成品的要求。王淑芬也立刻翻查旁边的货品,又找出两件存在同样问题的旗袍:“应该是工人赶工时,缝纫工换线后没及时校准针位导致的。”

  我当即叫来负责缝纫的组长,指着瑕疵处严肃说道:“这批货明天就要交付,绝不能带着问题出厂。你现在就安排人手,把所有成品都逐一排查,有问题的立刻返工,我半个钟头后再来检查。”组长面露愧色,连忙应声:“好的哥,我马上处理,保证不会再出问题!”

  半个钟头后,我们再次来到检验区,返工后的旗袍已摆放整齐。我随机抽取了十件仔细检查,袖口走线笔直工整,针脚细密均匀,所有瑕疵都已整改到位。谢莉拿起一件旗袍抖开,笑着说:“这样才像样,咱们的口碑可不能毁在小细节上。”我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通知仓库,下午就安排发货,跟物流那边确认好时效,确保货品准时送到客户手上。”

  处理完货品查验的事,三人驱车赶往南头工厂附近找房子。按照之前的计划,我们优先看两房和三房的户型,接连看了两套都不尽如人意——一套采光太差,客厅白天都得开灯;另一套离马路太近,噪音明显。就在我们有些失望时,中介带我们来到一个老旧小区的三楼,推开门的瞬间,三人都眼前一亮:客厅带着一个朝南的阳台,阳光满满地洒进来,通风也十分顺畅;三间卧室大小适中,布局规整,厨房和卫生间也收拾得干净整洁。

  “这房子不错!”王淑芬率先走进阳台,感受着温暖的阳光,“离工厂走路也就十分钟,通勤太方便了,而且租金也在咱们预算内。”谢莉也笑着附和:“是啊,客厅够大,平时不忙还能在这里做饭聚餐,比之前住的地方舒服多了。”我环顾全屋,确实挑不出明显缺点,便跟中介确认:“这套我们定下了,今天能签合同吗?”中介连忙点头:“可以的,房东刚好在家,现在就能过去沟通细节。”

  半小时后,我们和房东敲定了租期和租金,签下租房合同。走出中介门店时,王淑芬拿着钥匙兴奋地晃了晃:“终于有近一点的新家啦,以后再也不用早起赶车了!”谢莉也笑得眉眼弯弯:“明天就可以开始收拾搬家,刚好赶上周末,咱们抽时间把东西都搬过来。”我看着两人雀跃的模样,心里也满是欣慰——货品质量有保障,住宿难题也顺利解决,团队接下来就能更专心地投入到新订单的生产中了。

  周末的清晨,阳光格外慷慨,透过新租房的阳台洒进客厅,给水泥地面镀上了一层暖金。我带着小胡一起过来帮忙搬家,刚到楼下,就看见谢莉和王淑芬正踮着脚往楼上搬箱子,额角沁着薄汗,脸上却挂着藏不住的笑意。

  “快放下,这点重活交给我们来!”小胡大步上前,一把接过淑芬手里的大箱子,脚步轻快地往三楼走。我也接过谢莉手里装着衣物的收纳袋,笑着说:“看你们急的,也不等我们来就开工。”谢莉擦了擦汗,眼睛弯成了月牙:“想着早点把东西归置好,晚上就能在新家做饭吃了!”

  几人来回跑了几趟,车上的东西就全搬进了屋。接下来便是收拾整理:淑芬围着厨房转,把锅碗瓢盆一一摆进橱柜,又拿出带来的绿萝放在窗台,瞬间添了几分生机;谢莉则在卧室里铺床单、挂窗帘,浅粉色的窗帘一拉上,阳光透过布料变得柔和,房间里顿时温馨了不少;我和小胡则合力组装简易衣柜,锤子敲击的轻响和两人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

  “哥,你看这阳台!”谢莉忽然喊道。我走过去一看,她正把几盆多肉摆在阳台的置物架上,都是从旧居带来的,叶片胖乎乎的透着绿意。淑芬端着刚泡好的茶走过来,递到我们手里:“以后下班回来,坐在阳台喝喝茶、吹吹风,可比之前挤在小出租屋舒服多了!”小胡喝了口茶,环顾着收拾得渐渐像样的屋子,笑着说:“这才像个团队的‘后勤部’嘛,住得舒心,干活才更有劲儿!”

  傍晚时分,屋子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淑芬在厨房忙碌着,锅里炖着排骨汤,香气顺着窗户飘到楼下;谢莉在客厅摆好了餐桌,还特意铺上了一块格子桌布;我则在阳台支起了小椅子,看着楼下往来的行人,感受着这份踏实的烟火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开饭时,四人围坐在餐桌旁,排骨汤的香气氤氲在空气中。淑芬夹了一块排骨放进我碗里:“哥,尝尝我的手艺,以后咱们就能经常在家做饭,不用总吃外卖了。”谢莉也笑着说:“是啊,周末还能邀请车间的同事们来做客,热闹热闹。”我喝了一口汤,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全身,点头道:“好啊,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第二个家,大家聚在一起,干劲也更足!”

  夜色渐深,小胡告辞离开,屋子里只剩下我们三人。谢莉和淑芬窝在沙发上看剧,时不时小声说笑;我坐在一旁翻看第二天的生产计划表,耳边是她们的笑声,鼻尖萦绕着饭菜的余香,心里格外安稳——新家安置妥当,团队的心也更齐了,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攻克新订单的生产难关。

  周一清晨,车间里的机器声比往日更显密集,刘总订单的批量生产进入关键期,林总定制礼服的样衣也终于迎来刺绣收尾。我刚走进车间,就看到谢莉正眉头紧锁地站在绣花区,张阿姨则拿着一件样衣反复端详,神色间带着几分凝重。

  “怎么了?”我快步走过去,目光落在那件浅粉色礼服上——领口的桃花刺绣整体精致,但花瓣边缘的针脚却略显杂乱,和张阿姨之前演示的效果有明显差距。谢莉叹了口气:“哥,这批礼服的丝光弹力棉面料比预想中更轻薄,绣花工们按之前的针法操作,很容易让面料起皱,针脚也控制不好,已经废了两件面料了。”

  张阿姨放下样衣,指着刺绣处解释:“这面料太娇贵,密针绣的时候拉力稍微大一点就会变形。常规的打底针法不管用,得换一种更柔和的铺针方式,但这样一来,刺绣的立体感又容易打折扣。”周围的绣花工们都面露难色,手里的银针停在面料上,没了往日的利落。

  我拿起样衣仔细摩挲面料,又翻看了张阿姨演示的绣布样本,我想起了绣花厂在绣花时会在布的后面垫一层水溶棉纸,又忽然想起之前听老陈说过,厂里有一批闲置的真丝衬布,质地轻薄却有韧性。“或许可以试试加一层衬布?”我提议道,“把薄衬布先固定在刺绣位置的背面,既能分散绣花时的拉力,又不会影响面料的整体质感,说不定能解决起皱的问题。”

  张阿姨眼睛一亮,立刻让工人取来真丝衬布:“这个主意可行!薄衬布能给面料‘撑住劲’,但固定衬布的针脚必须极细,不能透到正面影响美观。”说着,她亲自上手演示——先把衬布轻轻贴合在面料背面,用极细的线沿刺绣边缘隐秘固定,再拿起银针开始绣花。这一次,银针在轻薄的面料上流转自如,花瓣边缘的针脚变得整齐利落,面料也没有再出现起皱的情况。

  工人们见状,立刻跟着尝试。谢莉全程在旁盯着,及时记录下新针法的要点;王淑芬则跑去仓库清点衬布库存,确保能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我则和张阿姨一起,逐个指导绣花工调整手法,遇到问题当场解决。小胡也抽空过来帮忙,把调整好的工艺要求打印出来贴在车间墙上,方便大家随时查看。

  到了下午,第一批调整后的礼服刺绣完成。阳光透过车间窗户落在面料上,桃花刺绣立体饱满,针脚细密均匀,轻薄的面料依旧保持着顺滑的质感,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谢莉拿起一件礼服,激动地跟我说道:“哥,成功了!这样一来,林总的订单就能按工期推进,再也不用担心面料问题了!”

  张阿姨看着成品,满意地点点头:“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加衬布这个办法既解决了难题,又保住了刺绣的精致度。接下来让工人们多练几遍,熟悉新针法,后续生产就顺畅了。”我拍了拍谢莉和王淑芬的肩膀:“这也是大家一起想办法的结果,团队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车间里的气氛重新变得热烈,机器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攻克难题后的轻松笑容。解决了刺绣的技术瓶颈,两个订单的生产终于走上了正轨,接下来只需稳扎稳打,就能按时完成交付。

  周三上午,阳光正好,我正在车间查看刘总订单的印花工艺进度,手机突然响起,是林总打来的:“老弟,我刚好在南头这边办事,想着顺便去你厂里看看礼服的生产情况,不打扰吧?”我连忙应下:“当然不打扰,您过来就行,我在车间等您!”

  挂了电话,我让谢莉把已经完成刺绣的几件礼服样衣整理出来,又让王淑芬把生产进度表准备好。没过二十分钟,林总就带着助理走进了车间。一进门,他就被绣花区忙碌的景象吸引,目光落在工人们手中正在刺绣的礼服上,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

  “林总,您看,这是我们刚攻克技术难题后的成品。”我递过一件浅香槟色的礼服样衣。林总接过,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手指轻轻拂过领口的桃花刺绣,又翻看面料背面的针脚,脸上渐渐露出赞许的笑容:“这刺绣工艺比我预想中还要精致!之前还担心轻薄面料不好把控,没想到你们处理得这么到位,针脚细密,面料也完全没有起皱,太专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谢莉在一旁补充道:“林总,为了解决面料轻薄的问题,我们特意在刺绣背面加了一层真丝衬布,既保证了刺绣的立体感,又不影响面料的质感。”林总闻言,更是连连点头:“细节见真章,你们对品质的把控太用心了!”

  随后,我带着林总参观了裁剪区和缝纫区。看到工人们按标准流程操作,每一件半成品都摆放整齐,裁剪后的衣片边缘利落无毛边,缝纫的针脚均匀工整,林总的赞许之情更甚。走到刘总订单的生产线上,他拿起一件印花旗袍,翻看了印花图案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笑着对我说:“看来我这次合作没选错人,你们团队的执行力和专业度都没得说!”

  参观结束后,我们回到办公室。林总喝了口茶,语气诚恳地说:“原本只是顺路过来看看,没想到收获这么大,看到你们对品质这么较真,我对后续的大订单更有信心了。等这批定制礼服交付后,我那边还有一批演出团体礼服的订单,优先交给你们做!”

  我心中一喜,连忙起身感谢:“太感谢林总信任!我们一定保质保量完成这批订单,不辜负您的认可!”一旁的谢莉和王淑芬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终于换来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送林总离开时,他还特意回头叮嘱:“后续有任何生产上的问题,随时沟通,我相信你们的专业能力!”看着林总的车驶远,我转头对谢莉和王淑芬说:“客户的认可就是咱们最大的动力,接下来继续保持这个状态,把两个订单完美交付!”

  历经半个多月的紧张忙碌,刘总与林总的两批订单终于迎来圆满交付。交付当天,物流车稳稳停在车间门口,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包装整齐的旗袍和礼服搬上车,每一件货品都附带了详细的质量检测报告,确保万无一失。

  我亲自跟进了两批货品的送达过程。刘总收到弹力棉布旗袍后,第一时间发来验货视频:镜头里,她拿起一件印花旗袍抖开,面料垂坠感十足,印花色彩鲜亮、图案清晰,领口盘扣精致规整,忍不住对着镜头赞叹:“这质量比样衣还要出色!员工们试穿后都反馈版型合身、穿着舒适,后续公司的工装定制,就认准你们家了!”

  另一边,林总的定制礼服更是收获了满堂喝彩。港商举办的私人晚宴上,身着浅粉色和浅香槟色礼服的嘉宾们成为全场焦点,领口的桃花刺绣在灯光下立体精致,轻薄面料贴合身形却不失挺括,不少宾客当场向林总打听礼服的定制渠道。林总特意发来消息:“晚宴效果远超预期!嘉宾们都在问礼服出处,已经把你们的联系方式推荐给好几位朋友,后续的订单跟着就来!”

  客户的好评如雪片般传来,不仅有文字反馈,还有不少穿着成品的实拍照片。车间里,工人们看到这些好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那些熬夜返工、反复打磨工艺的辛苦,在得到认可的这一刻都化为了满满的成就感。小胡拿着手机翻看着客户反馈,笑着说:“哥,咱们这口碑算是彻底立住了!以后再也不愁没订单了!”

  谢莉和王淑芬也格外开心,两人整理着客户反馈截图,规划着后续的客户维护工作。“咱们可以把这些好评整理成案例,后续跟新客户沟通时更有说服力。”谢莉提议道,王淑芬立刻附和:“再把客户穿成品的照片做成宣传册,效果肯定更好!”

  我看着团队成员们充满干劲的模样,心中满是感慨。从订单启动时的紧张筹备,到生产过程中攻克技术难题,再到最终圆满交付收获好评,这一路离不开团队每个人的同心协力。正是这份对品质的坚守和彼此间的默契配合,才让工作室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傍晚,我们再次聚在海鲜大排档,这一次没有了赶工期的紧迫感,只有收获的喜悦。举杯时,我看着眼前的众人,真诚地说:“这三批订单的成功,属于咱们每一个人。未来,咱们继续同心同德,把品质做优、把口碑做强,让工作室走得更远、更稳!”

  “干杯!”清脆的碰杯声在夜色中响起,海风裹挟着欢笑与期许,为这段忙碌而充实的时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拉开了工作室新篇章的序幕。

  吃过晚饭后我说:我要和大家告别了,我得回一趟虎门了。我转向小胡说:你把我们工作室旁边的那块空场地明天请装修人员过来预估一下建一间样品室要多少钱,就用铝合金和玻璃隔,一边靠墙一边靠窗,等于搭半间房应该没多少钱的,小胡说好。我又跟谢莉和淑芬说:你们把出货剩余的成品收拾好,等样品室建好后布置在样品室,还有你们要继续跟进新咨询的客户,但不要急燥。她们点头说知道了哥放心吧。
  http://www.abcsee.cc/45478/2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