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离去之念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茶花苑的书斋内,茶香袅袅,段明理与已成为一灯大师的段誉相对而坐。窗外阳光正好,几株精心培育的“十八学士”开得正艳,但李长生的心,却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深潭,泛起了层层涟漪,再难恢复往日的绝对平静。

  他依旧垂首侍立在角落,手持书册,扮演着尽职的记录者角色。然而,一灯大师那平和却蕴含智慧与力量的话语,字字句句都敲打在他的心防之上。

  “……武功修炼到极高深处,有时反成枷锁。”一灯的声音带着看透世事的淡然,“执着于胜负,纠缠于恩怨,乃至因武而生痴,因痴而造孽。这滔滔内力,无边佛法,若不能化解心中执念,与那伤人利刃又有何异?终究是镜花水月,带不来真正的大自在、大解脱。”

  段明理听得入神,不时颔首,他与一灯探讨的更多是佛理与人生。而李长生听到的,却是对一个力量巅峰者内心困境的直白剖析。他想起了瑛姑那头早生的华发,想起了裘千仞一生难以洗刷的罪孽,更想起了未来一灯大师自己,将如何在爱与愧、责任与逃避间挣扎半生。

  这些因果,如同无形的丝线,早已将这位大理皇族、未来的南帝紧紧缠绕。而自己,仅仅是因为在这茶花苑中,与段明理、与段誉有了这数面之缘,听了这一席话,那无形的因果之丝,是否也已悄然系在了自己的身上?

  “长生…久视…”李长生在心中默念这两个词。一灯大师烦恼的是情孽与生死带来的心灵束缚,而自己追求的,是超越时光的永恒存在。目标不同,但面临的困境似乎有相通之处——越是接近力量的本质,越是需要面对内心的魔障与外界的牵扯。

  当夕阳的余晖将书斋染成一片温暖的橘色,一灯大师起身告辞。段明理亲自送至苑门,两人执手话别,颇有惺惺相惜之意。

  李长生默默收拾好茶具,退回到自己那间狭小的仆役房。他关上门,却没有立刻开始例行的“龟息功”修炼,而是罕见地坐在床沿,望着窗外逐渐亮起的星辰,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系统,”他在心中默问,“若我长期滞留于此,与段氏皇族因果纠缠日深,是否会影响‘躺平’修炼?”

  系统界面在他意识中浮现,文字清晰而冷静:“宿主所处环境对心态影响权重较高。长期处于复杂因果网络边缘,易产生‘涟漪效应’,被动卷入纷争概率提升。维持绝对‘躺平’心境难度将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建议:优化修炼环境,降低外部干扰。”

  果然如此。

  李长生深吸一口气。大理的宁静祥和只是表象。段誉身负北冥神功、六脉神剑,未来更是一国之君,一灯大师更是牵扯着五绝层次的恩怨情仇。这里就像风暴眼中的平静区,看似安全,实则四周已是暗流汹涌,随时可能被卷入其中。继续留在这里,哪怕他再如何谨小慎微,再如何运转龟息功隐匿自身,也难保不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被命运的洪流裹挟进去。

  到那时,他还能像之前应对西夏一品堂武士那样,轻松写意地“躺平”化解吗?面对裘千仞、面对发疯的瑛姑、甚至面对其他四绝那个级别的存在,他这点微末道行,恐怕连“躺平”的资格都没有。

  “必须离开。”一个清晰的念头在他心中成型。

  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更好的“躺平”。系统的核心是心境,一个随时可能被打破的宁静,绝非理想的修炼之地。他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一个完全脱离主线剧情,甚至脱离大部分武林人士视线的地方。

  那么,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

  无量山?不行,那里毕竟是剧情起始之地,神农帮、灵鹫宫的影响犹在,并非长久之计。

  江南?中原?那里是未来数百年武林风波的核心区域,《射雕》、《神雕》、《倚天》的故事大多在此上演,更非善地。

  关外、西域?地广人稀,但元蒙势力即将崛起,未来战乱频繁,亦非净土。

  他的思绪飘向了那本从无量山石室中带出的前人游记。上面除了提到“不老长春谷”的传说,还零星记载了一些人迹罕至的山川地貌,其中似乎提到滇西方向的密林深处,有瘴气弥漫、毒虫遍地的原始之地,常人难以深入。

  “或许……那里是个选择。”李长生目光微动。越是危险、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对于想要“躺平”的他而言,可能反而越是安全。以他如今的内力修为,加上“龟息功”对瘴气的抵御之能,以及系统奖励的《踏雪无痕》轻功,在原始森林中生存下来,并找到一个合适的隐居点,并非没有可能。

  关键是,那里应该完全脱离了所有已知的剧情线。

  决心既下,心中反而一片清明。那种因一灯大师话语而产生的细微波澜,也渐渐平复。明确了目标,就不再迷茫。

  接下来的几日,李长生依旧如常工作,细心照料花木,但在无人注意时,他开始默默为离开做准备。他利用采买的机会,用积攒的微薄薪俸,悄悄购置了一些盐巴、火折、坚韧的绳索、一把锋利的柴刀以及一些治疗常见毒虫叮咬和瘴气的普通药材。东西不多,但足够支撑他在荒野中生存一段时间。

  他将这些物资小心地打包成一个不起眼的行囊,藏在床下。

  是夜,他再次运转“龟息功”,心神与夜空中的星辰似乎产生了某种微弱的共鸣。那本游记中关于“不老长春谷”的记载再次浮上心头。那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长生的缥缈传说,此刻在他眼中,更代表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可能。

  “寻找长春谷或许虚无缥缈,但借此深入滇西密林,避开一切因果,正是我所需。”

  他感觉到体内的内力在平稳地增长,系统因为他又一次做出了“符合长期躺平利益”的抉择,而给予了微弱的奖励。这一次,奖励的不是内力,而是对“龟息功”的某种细微感悟,让他对气息的收敛和与环境的融合,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更像是一种认可,认可他“离去”的念头,正是对“躺平”大道的践行。

  几天后,一个平静的清晨。李长生像往常一样,向苑主段明理提出了辞行。

  “回乡探亲?”段明理有些诧异地看着眼前这个一向沉默踏实的花匠,“李四啊,你在苑中做得很好,为何突然要走?可是有什么难处?”

  李长生低着头,语气平静无波:“谢苑主关心。家中老母来信,言及身体不适,小人需回乡照料一段时日。苑中恩德,小人铭记于心。”

  他编造了一个合情合理,又无法被拒绝的理由。段明理虽觉可惜,但孝道为大,他也不便强留,不仅结算了足额的工钱,还额外多给了些盘缠。

  “若是家中事毕,还想回来,茶花苑随时欢迎。”段明理温和地说道。

  李长生躬身谢过,心中却知,此一别,恐再无相见之期。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背着那个不起眼的行囊,在一个雾气未散的清晨,悄然离开了大理城。城门在他身后缓缓远去,繁华与安宁被留在原地。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笼罩在晨光与薄雾中的城池,心中无悲无喜。

  这里,曾是他穿越后第一个感到些许安稳的地方,但也让他看清了,只要身在局中,便无真正的安宁。

  他转过身,目光投向西方那连绵起伏、仿佛没有尽头的苍翠山峦。那里是滇西密林,是未知,也是他选定的,通往真正“躺平”之路的下一站。
  http://www.abcsee.cc/45503/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