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长安的消息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云州帅帐外的空地上,篝火噼啪作响。

  架在火上的羊肉滋滋冒油,金黄的油珠滴落在炭火中,溅起细小的火星。

  香气混着醇厚的酒香,在营地中弥漫开来。

  两万霹雳军将士列成五十列方阵,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个粗陶碗。

  碗里盛满了琥珀色的烈酒,酒液晃荡着,映出夕阳的余晖。

  安倍山端着陶碗,踩着木板铺就的台阶,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

  玄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腰间的弯刀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刀鞘上的鎏金纹路格外醒目。

  田承嗣、尹子奇等将领紧随其后,甲胄碰撞声整齐划一,像一首低沉的战歌。

  “将士们!”

  安倍山的声音不用刻意拔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营地,压过了篝火的噼啪声与士兵们的呼吸声。

  “咱们在云州、妫州、檀州三战三捷!把如掘罗勿的十万回纥兵打得落花流水,守住了燕云这道门户!”

  他举起陶碗,目光扫过下方的将士们,眼神中满是赞许。

  “这碗酒,第一敬咱们死去的兄弟!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日的胜利!“

  “第二敬咱们自己!是咱们的坚守,让大唐百姓能安稳生活!干!”

  “干!”

  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周围的帐篷都微微发颤。

  他们将碗中的烈酒一饮而尽,不少人喝完后还将陶碗倒扣,示意一滴不剩。

  随后重重地将碗砸在地上,清脆的碰撞声在营地中此起彼伏。

  “痛快!”

  一名满脸络腮胡的士兵抹了把嘴,高声喊道:“跟着摄政王打仗,就是过瘾!下次再遇到回纥人,咱们还把他们打回老家!”

  安倍山听到后大笑着说道:老哥!这话说的就不对了,下次咱们是要打到他们老家!“

  周围的士兵们纷纷附和,营地中满是欢呼与笑声。

  庆功宴过半,一名亲兵捧着一封用火漆封口的密信,快步穿过人群。

  他的铠甲上沾着尘土,显然是刚从长安快马赶来,走到高台下,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摄政王!长安来的急信,史向明大人派人快马送来的,说是有重要军情!”

  安倍山弯腰接过密信,指尖挑开火漆,快速扫过信纸。

  原本带着笑意的眉头渐渐舒展,眼神却多了几分凝重。

  田承嗣凑上前,压低声音问:“摄政王,长安那边出什么事了?是不是吐蕃又发起进攻了?”

  “倒没有发起进攻。”

  安倍山放下密信,伸手从旁边的托盘里舀了一勺烤得金黄的羊肉,塞进嘴里。

  “史思明说,吐蕃在第一次攻城吃了亏后,就一直驻扎在城外几十里处,没再敢靠近长安。”

  “不过他们和李璘走得很近,看样子是在密谋什么,说不定是在等援军,也可能是在想对付长安炮的办法。”

  尹子奇皱起眉头,握着佩刀的手紧了紧:“那咱们要不要派些兵马回援长安?万一他们联手进攻,长安的兵力怕是不够。”

  “不用。”

  安倍山摆了摆手,语气笃定:“史向明手里有一万霹雳军和五门长安炮,守住长安没问题。”

  “咱们现在的重点,是稳住燕云,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他顿了顿,高声对台下的将领们道:“传我命令!从明日起,全军分三队行事!”

  “第一队由尹子奇将军带领,负责加强城防!每座城楼再增派两百名燧发枪兵,城墙上多架些箭楼。”

  “另外,在城外十里处设三个哨卡,密切关注草原的动向,一有回纥人的消息,立刻禀报!”

  尹子奇上前一步,抱拳应道:“末将遵命!定让回纥人不敢再靠近云州半步!”

  “第二队由周骥将军负责,组织百姓开垦城外的荒地!”

  安倍山继续下令,“官府提供种子和农具,每户参与开垦的百姓,免三年赋税!”

  “另外,在荒地旁挖几条水渠,引河水灌溉,保证庄稼能有好收成。”

  “咱们不仅要守住城,还要让百姓们有饭吃!”

  周骥笑着道:“摄政王放心!末将在老家种过地,知道怎么开垦荒地。保证明年春天,城外就能种满庄稼!”

  “第三队由陈武将军带队,修缮城中的道路和房屋!”

  安倍山的目光落在陈武身上,“城中的老房子要是有破损,赶紧派人修补;道路上的坑洼填平整,方便百姓出行。”

  “另外,在城中心建三所学堂,找些识字的先生来教书,不管是士族子弟还是平民百姓的孩子,都能免费上学!”

  陈武躬身应道:“末将遵命!定让云州城变得干干净净,让孩子们都能读书识字!”

  “摄政王英明!”

  田承嗣带头拱手,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

  “好!摄政王说的对!守住城防,养好百姓,咱们才有底气和吐蕃、回纥耗下去!“

  “等咱们有了粮食,有了人才,就算他们来再多兵马,咱们也不怕!”

  安倍山笑着点头,又道:“还有一件事,兵工厂那边要加快研究进度!咱们现在的长安炮太笨重,只能固定在城楼上,不方便携带。”

  他走到高台边缘,指着远处的草原。

  “等研究出更轻巧、方便携带的火炮,咱们就能主动出击,收复河套,把回纥人彻底赶回草原!“

  “在那之前,大家一定要记住,人口才是根本!”

  “让百姓们休养生息,多生孩子,多开垦荒地,多读书识字。”

  “只有人口多了,咱们才有更多的士兵,更多的工匠,更多的未来接班人,大唐才能真正复兴!”

  “是!”

  将士们齐声应道,声音里满是干劲,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当晚,云州城内灯火通明。

  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灯笼,橘黄色的光映在街道上,像一条温暖的河流。

  百姓们听说官府要组织开垦荒地、建学堂,纷纷走出家门,有的帮着士兵们搬运木料,有的拿着锄头去平整土地。

  还有的主动拿出家里的粮食,送给忙碌的士兵们。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拉着安倍山的手,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

  “摄政王,您真是百姓的活菩萨啊!”

  老人的声音带着颤抖。

  “以前回纥人一来,咱们就只能躲进山里,粮食被抢,房子被烧,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现在有您在,咱们终于能安心过日子,孩子们还能读书识字,这都是托您的福啊!”

  安倍山拍了拍老人的手,笑着道:“老人家您客气了!保护百姓,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是咱们做臣子的本分。”

  “只要有咱们在,就绝不会让外族再欺负咱们大唐百姓,绝不会让大家再受以前的苦!”

  不远处,几名孩子围着一名士兵,好奇地看着他手中的燧发枪。

  “叔叔,这是什么呀?能打回纥人吗?”

  一名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仰着小脸,问道。

  士兵蹲下身,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这是燧发枪,可厉害着呢!能打跑回纥人,保护咱们的家。”

  “等你长大了,也可以像咱们一样,保护大唐!”

  小女孩用力点头:“我要保护大唐!我要让回纥人再也不敢来!”

  夜色渐深,云州城内依旧热闹。

  篝火还在燃烧。

  安倍山站在城楼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
  http://www.abcsee.cc/45534/1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