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本王叫它’东唐国际‘
推荐阅读: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扶明录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乾第一纨绔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何明远还在为 “禄山机” 的神奇而惊叹,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这新式织布机带来的巨大商机。低成本高回报,这是每个商人都梦寐以求的。
安倍山见时机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地说道:“何公,你在纺织业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本王此次请你来,是想和你商讨一件关乎颠覆纺织业的大事。”
何明远闻言,连忙收敛心神,恭敬地说道:“请摄政王示下,草民定当洗耳恭听。”
“本王准备创办一家公司,这公司嘛,你可以理解为商会,但它的性质和普通商会不一样。”
安倍山负手而立,玄色蟒袍上金线绣的龙纹在烛火下若隐若现,他指尖轻叩檀木桌案,发出笃笃声响。
“普通商会不过是松散的商贾联盟,而我要做的,是将天下资源尽揽掌中。”
他忽然转身,指了指旁边披着玄色锦缎的 “禄山机”,锦缎被掀开的刹那,油亮的新木泛着琥珀般的光泽。
“这织布机你也看到了,一日可织三四匹布,效率是寻常织机的三倍。有了它,未来天下的纺织市场,我们将无人能敌。”
何明远喉头微动,盯着那台钢铁怪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追问道:“不知摄政王所说的公司,是何运作模式?”
“这个公司,本王设定了股份制合作方式。”
安倍山修长的手指划过 禄山机 的榫卯接口,暗纹在指腹下微微凸起,木质特有的冷香混着机括油脂的气味钻入鼻腔。
“就像这织布机的每一个部位零件,每个参股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出资者按银钱多少持有相应股份,年终可按股分红,也能参与公司要事的决断。”
股份制?他从未听过这个词。
何明远下意识抚了抚腰间玉佩,温润的触感却无法平复他的惊讶:“何为股份制?若有人出资却不理事,又当如何?”
安倍山耐心解释道:“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你和你的兄弟们一起合伙干这个商会,每个人出多少份子钱,占多少份额,每年根据盈利情况分多少红利,这个股份制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大家一起合伙做生意,按出资比例享受收益,承担风险。”
何明远点了点头,恍然大悟道:“哦,原来是这样,这个道理草民还是懂的。就像是几个人合伙开铺子,各出本钱,按股分红。”
“没错,何公理解得很快。”
安倍山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那咱们就来说说怎么合作。拿这个纺织机为例,朝廷负责出纺织机,你负责出钱、出人搞生产,生产出来的布,再由朝廷回收。现在是创办初始阶段,股份是原始股,潜力巨大。”
他停顿了一下,郑重地说道:“这个公司,本王打算叫它‘东唐国际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原始股份定十万股。我代表朝廷拿五万股,占五成股份。剩余五万股,以每股一百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你。你觉得如何?”
何明远在商界混了这么多年,瞬间就明白了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有朝廷做后盾兜底,还有如此神奇的 “禄山机”,想不赚钱都难。
但他转念一想,又露出一抹失望的神色,说道:“回摄政王,这笔生意好是好,可这么多股份,草民一个人实在吃不下啊。五万股,每股一百两,那就是五百万两银子,草民就算倾家荡产,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安倍山等的就是他这句话,他哈哈一笑,说道:“何公多虑了,本王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看这样,工部目前还在赶制织机,你就费些力气,把各地有实力的纺织大佬都请到长安来。本王会亲自和他们说道说道这件事,一个人的生意永远做不大,朝廷也是一样。有钱大家赚才是硬道理嘛。”
何明远瞳孔骤然收缩,指节捏得泛白,绸缎袖口随着颤抖滑落半截。
他扑通一声跪在青砖地上,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石板上,发出闷响:摄政王高瞻远瞩!草民愿效犬马之劳!三日内定携江南三大织造、岭南十三行的主事齐聚长安,届时必当备齐各地纺织秘法、最新织机图样供您审阅!
他仰起头时,眼角泛着激动的泪花,声音因亢奋而微微发颤:草民记得祖父临终前说过,咱们商户最盼着遇上圣明之主。如今摄政王以天下为棋盘,将纺织之道纳入治国方略,这不仅是商户的福分,更是黎民百姓的幸事!
说着又连叩三个响头,额头已红肿一片。
安倍山端起鎏金茶盏轻抿,氤氲茶香中,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慢条斯理放下茶盏,青玉扳指在案几上敲出清脆声响:起来吧。本王要的不是场面话,下月十五前,长安城外的工坊必须破土动工。
何明远如蒙大赦般站起身,袍角上沾着尘土也顾不得拂去,连连躬身道:请摄政王放心!草民即刻修书八百里加急,定叫各路商贾昼夜兼程!往后何氏商号上上下下,皆是您手中利剑!
他眼底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何家商铺开满大唐疆土,匾额上 东唐国际 四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安倍山摩挲着腰间玉佩,目光越过朱红宫墙,望向长安城熙熙攘攘的街道:记住,本王要的不是依附,是让天下人都知道,
他忽然转身,周身气势如潮水般压来,东唐的纺织业,从此姓安!
何明远浑身一震,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却又强撑着露出谄媚的笑:是!东唐纺织,唯安王爷马首是瞻!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赌对了,也注定再无退路。
长安城的坊市虽依旧人声鼎沸,朱雀大街上驮着丝绸的商队仍往来如织,可朝房内的气氛却压抑得令人窒息。
案几上关于河北等地大旱、青苗枯死的奏折堆成小山,黄纸朱批在烛火下泛着刺目的光。
小皇帝李佋攥着奏折的指尖发白,几次欲言又止。
安倍山垂眸望着龙椅下瑟瑟发抖的三岁孩童,漫不经心地挥了挥手:陛下年幼,往后早朝便免了。太后也不必受累。
随着珠帘落地隔绝内外,议政殿骤然安静得能听见砚台里墨汁凝固的细微声响。
安倍山把玩着鎏金镇纸,目光扫过满堂噤若寒蝉的朝臣:诸位都是治国栋梁,且说说,这旱魃之灾该如何解?
回王爷,
户部尚书抹了把额角冷汗,各州府粮仓已开仓放赈,但流民日增,怕是......
兴修水利?
河道早枯见底,工匠无水可用......
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渐弱,最终归于死寂。
安倍山忽然轻笑出声,震得廊下铜铃叮咚作响:本王倒有一拙见。既求不得雨,何不另辟蹊径?
他猛地抬手,镇纸重重砸在铺满舆图的长案上,关中之地已废,可东边有座洛阳城。若以漕运贯通南北,将江南粮米直运洛阳,再以马车转运长安......
http://www.abcsee.cc/45534/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