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局逆转!
推荐阅读:
陈天阳苏沐雨
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综漫之次元迷失
重生军营之王牌军婚
让你相亲,没让你把相亲对象拷了
今天女主她学废了吗
足球:拒绝国足,我入德国国家队
执掌风云萧峥
我的细胞监狱
末世航母有用?有我星际战舰吊?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这位博主的名字叫做【小满谈电影】,是一名百万粉丝的网络影评人。当他发出那篇稿子后,无数网友们冷笑一声,随后点了进去。
编编编,我倒要看你还能怎么编!
虽然标题起得很抓眼球,但【小满谈电影】写的影评却意外的朴实专业。
【当最后一帧黑白影像在脑海中淡去,电影《流光》也迎来了尾声,我的耳边,却仍然回荡着卡车驶过山间的回音……好了,我写这句话,只是想证明电影最后,真的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现在咱们来聊聊电影的正片。
先给没有了解过的网友们介绍一下,电影《流光》,是一部以文物南迁为主题的黑白电影,编剧兼投资人:顾音,导演:藏希音,主演:官意宁,饰演女主秋芸……
《流光》的关键词是“守护”,应该说整部电影,都围绕“守护”而展开。没有炫目的色彩渲染,没有激昂的配乐烘托,却用最质朴的影像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文物守护史。
影片以京城故宫为起点,摒弃了宏大叙事的铺陈,转而将目光聚焦了一群特殊的守护者……
他们将文物视为生命的珍宝,有人为此放弃了与家人的团圆,有人用身体挡住了飞溅的弹片,更有人哪怕他的行为是阻止文物南迁的,但他们的本心,依然是守护国家,守护文化传承。
黑白影片赋予了电影中的场景复古感,观众无需刻意代入,便已沉浸在在细节处拉进了观众与人物之间的距离,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亲历着文物从沪市到石头城,再到西南腹地,跨越时空的万里迁徙。
炮火连天的时代,黑白影像弱化了视觉上的冲击,画面显得朴素许多,但我们又能毫不费力地感觉到文明传承背后的重量。这种守护,无关名利,只是一群普通人用微弱的力量,对抗着时代的动荡,守护民族的根脉。
《流光》中没有刻意的煽情桥段,没有脸谱化的角色,只有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我们可以看到文物表面的纹理,演员脸上的皱纹,泥泞路上深深的车辙、秋芸衣服上的补丁……这些都细腻的特写,通过光影层次被放大,然后精准地传送给观众,真实而动人。
……
影片的结尾,没有胜利的欢呼,没有盛大的庆典,只是历经十多年颠沛流离的文物,在和平年代被重新清点、整理入库,模样如初。这是我尤为动容的一点。
说完了《流光》的优点,我们再来谈谈这部电影的缺点。注意了,我这里所说的缺点,不是导演拍的问题,而是黑白影像自身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就比如《流光》中,文物迁徙历经多地辗转,从群山到渡口,从丘陵到平原,不同地域之间的地貌与特色,都被一概简化成了相似的明暗色块,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迁徙的空间跨度感,还有青铜器、丝织品、书画等等,黑白色调,让它们失去了色彩本可以提供的鲜明的辨识度……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上上篇文章中,极力批判黑白电影的原因之一。
不过导演很聪明的一点就是,她没有刻意追求场景的广度,而是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来弥补黑白影像的不足。“以小见大”的叙事,与黑白影像的聚焦特性相得益彰,使得影片的表达虽有局限,但瑕不掩瑜,没有影响到核心的情感表达。
更关键的是,黑白影像的这种历史质感,是彩色影像难以复制的。
这部影片的黑白选择,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取舍。导演和编辑放弃了色彩带来的丰富视觉信息,却换来了历史质感的强化与情感共鸣的深化,让我们在黑白的光影中,重新认识到了文明的重量与守护的意义。
黑白影片的优劣,在《流光》中,完美地融合成了一种独特的、能让我们反复回味的表达形式,这是电影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幸运。
黑白影片缺失了色彩的鲜活性,却足够深沉,或许不够丰富,但足以让我们咀嚼回味,专注其中。
不知道《流光》之后会不会放出彩色版本,如果彩色版会公开放映的话,这种对比会更加突出。
两种版本应该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各有特色,哪怕剧情没变,我也想再看一遍。】
不少看完了电影,还有些意犹未尽的观众一边回忆电影中的场景,一下子就被这句话吸引了心神,脑海中又产生了再去电影院看一次的冲动。
讲了这么多,也该结束了。
在文章最后,他还提了一嘴题外话:【对了,我听电影的主创团队说,文物真实的颜色其实很好看,有机会我找找资料,做一期专题讲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看完影评的观众,被撩拨得心痒痒,哪里还等得及【小满谈电影】的专题,他们选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同一篇影评,这个博主不仅在星博上发了,还在观星网上发了。
比起信息冗杂的星博,只与影视剧有关的观星网上,更加热闹非凡。
【小满谈电影】满意地点点头。
看吧,他就说影评一放出来,大局就能逆转。
那篇骂黑白电影的文章,也是他故意没有删的。
这种讲述是时代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写实的记录性作品,天然就容易获得主流权威奖项评委的青睐。
精彩的剧本再加上黑白制式的创新,如果今年的电影市场还和往常一样,没有黑马杀出来,他有种很强烈的预感,今年的丰碑电影节,《流光》可能就要包揽几大奖了,成为最大的赢家。
现在他要做的,只是等待。
等待奖项公布,他就会成为最大的预言家!
《流光》的黑白制式,无疑是个巨大的亮点。
可以分析的地方太多了,时间比较紧迫,他只能赶出这几点,接下来时间充足了,他可以深挖的点有很多。
……
【小满谈电影】打响了赏析《流光》的第一枪,之后不断有影评人和媒体接力宣传。
徐昂速度很快,也吃到了这一波红利。
不止是他们,就连德高望重的胡安老爷子和索菲亚女士,也掺和了一脚。
他们的影评显然更加专业,分析的角度也更加独特。
有了权威人士的认证,在这一群媒体和影评人的追捧下,黑白电影,被塑造成了一种高级的电影表达形式,俨然成为了电影界的下一个流行风向。
与此同时,不知道有多少导演,知道这个消息,眼前一亮。
有些历史题材电影的导演,更是直接在采访中宣布:我的电影会出一版黑白的,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去看看。
他们或许没有勇气直接让电影以黑白形式上映,但是出于私人兴趣制作一下黑白版本,当作影迷福利放出来还是可以的。
徒留顾茵一个人,满怀怨念地碎碎念:不是说好黑白电影狗都不看吗?
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又在耍我!
《流光》在电影界掀起热潮,热度不断攀升,只是受限于零点影院规模的限制,大多数观众,都没有机会进影院中一饱眼福。
看过电影的观众,和联邦的大基数相比,注定只能是少数。
面对影评人和媒体对《流光》越来越夸张的追捧,终于有没看过的电影的观众忍不住了:【太夸张了吧,吹得太过了。电影不错,怎么没在票房上体现出来?怎么只有粉丝在夸?】
http://www.abcsee.cc/45540/3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