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多杀几次就好了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不远处烟尘四起,只见一队银甲骑兵寻梦而来,而为首的那一人竟是早已身首分离的幽州世子柴闫。苏阙咧嘴一笑,只是双手拢袖,缓缓向前。
一旁的哭扫视了一眼老人,然后停留在苏阙身上。他的眼神变得阴沉起来,透露出一丝不满和敌意。然而,就在他准备将目光完全集中在苏阙身上时,他突然微微侧了一下头,这一细微的动作让他瞥见了苏阙身旁的老人。
老人静静地站在那里,手中握着烟枪,吞云吐雾,烟雾缭绕中,他的身影显得有些模糊。但少年还是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老人的存在,尤其是那双眼睛,虽然被烟雾遮挡,却依然紧盯着自己。
少年不禁打了个寒颤,老人身形腐朽,但目光锐利如刀刃横在脖颈。
哭慌忙侧头,不敢再看。
苏阙有没有感到哭的阴沉眼神不知道,只是对于面前的军队,以及为首的世子殿下,突然感觉有些怀念。
自己第一次杀意如此纯粹,还真得谢谢他。
苏阙侧头对老人说:“我和这位世子殿下都已经算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何必再相见就要动刀兵呢?”
老人看了眼烟枪内的烟叶,发现又全部燃尽了,只能无奈叹了口气,将烟枪烟嘴朝下,往身旁的柴雁翎肩膀上敲了敲,随后重新装填烟叶。
老人便收拾烟枪,便说道:“重新走一遍当年的路,总会有些想法的,有些遗憾体会一遍哪里够,有些苦难,你就算不走,他也会来找你,当然反之亦然。”
最后老人总结道:“少年一剑,只是搅死几个无伤大雅的世子亲卫,杀了一个人人可杀的世子殿下怎么够,出剑之时,力劈华山,才算不错,千军万马,无我一剑。”
苏阙咧嘴一笑,缓缓上前,单手托举在前,双指虚握 心窍处便有血红细蛇蜿蜒而来,钻入手心,变成了一朵血红花朵。
苏阙咧嘴一笑,抬起右手花朵,对着面前兵马轻轻一挥,草木皆剑,横扫而去。
便是无数花瓣纷纷扬扬,飘散而去,朝着面前银甲骑兵飘散过去哭即使满脸泪水,但仍是无法掩饰震惊之色。
刚一触碰,便是人仰马翻,血肉模糊。
随后消散天地。
苏阙轻声道:“我能杀你一次,自然还能杀你无数次。”
在冷冷清清的皇宫中,秋雨过后秋风拂秋叶,偌大的北周王朝,偌大一个上京帝都,却是安静异常。
今日是道家养生辟谷之日,为期三日,那位三十余年未曾上朝的天子,便一直待在乾清宫。
不过足不出户,却是知晓帝都事。
太子殿下待在东宫,坐在书案边阅读史书,都说读史可以知道理,明得失。
确实如此。
不远处的院落中则是坐着两位看上去年纪相差不大,其实差了好几个辈分的婆媳。
北周这位痴迷于求仙问道的皇帝陛下,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没有了皇后娘娘。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只有一位娘娘将太子殿下抚养成人。这使得不少年轻的官员们对太子殿下的身世产生了诸多猜测和疑问,他们都在暗自琢磨着这位太子究竟是由谁所生。
就在众人纷纷猜测之际,这位神秘的皇后娘娘终于降临宫廷。她的出现,让那些曾经对太子身世心存疑虑的人们,如今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然而,对于一些年轻的官员来说,他们对这位皇后娘娘的来历并不知晓。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很多事情都被岁月所掩盖。但是,对于一些年长的官员,比如如今的三朝元老兵部尚书隋老太爷,他对这位皇后娘娘的身份有些了解,不过也仅仅凭借阅历和经验猜测而已。
这位名为沈筱悠的皇后娘娘,乃是当今皇帝的结发之妻。
这位刚刚入住上京城皇宫的母仪天下的婆婆说些市井巷弄的趣闻轶事,百无禁忌,有的时候,还要加上一点当初在小镇留下来的乡土习惯。
儿媳则是蓟州大儒,当今的左祭酒连益晟的长女,连亭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之家。
儿媳端庄秀丽,沉默倾听,并未有任何不耐烦。
婆媳关系很好,在一个家庭中无论皇家还是平民百姓,确实是个不错的情况。
儿媳连亭雯轻轻抚摸微微隆起的肚子,这已经是这位太子殿下第二个孩子,长子跟随如今的户部尚书徐冲学习,至于这位即将出生的未来藩王,孩子的父亲,也就是当今的太子殿下柴誉已经想好了。
那位户部尚书的唯一学生,那位离开了上京城整整七年的年轻人读书人,张正,或许就不错。
未央宫内,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正端坐在中央,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但却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尽管外面的天气已经越来越凉了,但老人所在的宫殿却门户大开,仿佛完全没有感受到寒冷的侵袭。而老人自己,更是身着一袭轻纱薄衣,这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老人的面色竟然十分红润,甚至还冒着些许汗水,仿佛正处于一个温暖的环境之中。
在老人身旁,站着一位同样年迈的老太监,他是整座上京城内的阉人老祖宗,地位尊崇。此刻,这位老太监却紧了紧自己的衣衫,似乎对这寒冷的天气有些难以忍受,还轻声吸了吸鼻子。
老人抬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端坐于道台之上的九五至尊身上,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主子的修为当真已经达到了化境,实在是难得啊。”
这句话,老人说得一板一眼,没有丝毫的虚情假意,也没有官场中常见的察言观色和揣摩圣心。他的语气中只有纯粹的真诚,没有掺杂任何的虚假成分。
就在这时,窗外忽然吹来一阵清风,伴随着阵阵雷鸣,预示着一场雨即将来临。
然而,坐在道台上的中年人却对这即将到来的风雨毫不在意,他的神色反而越发舒爽,仿佛这阵清风和雷鸣给他带来了一种别样的愉悦。
只见他缓缓抬起手,拿起身旁的小锤,轻轻地敲击了一下身旁的铜磬。
与那阵阵雷鸣相互呼应,构成了一曲独特的乐章。
清脆声音不绝于耳,余音绕梁,经久不散。
http://www.abcsee.cc/45689/4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