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如麟入山门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列位客官,上回书咱们说到,栖霞在西梁药谷度过三载光阴,医术药材技艺日渐娴熟;

  陆蝉诞下幼子慕容修远,归鹤也在月湖山庄查清恩怨、站稳脚跟。

  今儿个咱们就讲,武安侯府喜得龙凤胎,府中嫡孙百里如麟却心生赴望月山学剑之念;

  经全家商议后启程,最终顺利抵达山门拜师。

  话说还有第三件事,关乎武安侯府与望月山的渊源。

  望月山的秋意刚染黄枝头,山门外便传来了喜讯的苗头

  ——武安侯的嫡孙百里如麟,终于要踏上山门,正式拜慕容金梧为师学剑。

  这事儿的由头,还得从武安侯府的一桩大喜事说起。

  四君三十六年,大雪纷飞的时节,侯府少奶奶秦婧顺利诞下一对龙凤胎。

  消息传开时,侯府上下像是撒了把蜜糖,连廊下悬挂的红灯笼都多添了两串,喜庆的红光映得院中的白雪都格外莹润亮丽。

  老太君柏忆宁最是欢喜,第一个起身,不顾天寒地冻,带着府里的管事、嬷嬷去祠堂烧香拜佛,对着祖宗牌位连连叩拜,声音里满是感激与激动:

  “老天垂怜,侯府终于又添了对金童玉女,往后定要悉心教养,传我侯府门风!”

  武安侯百里长枫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整日里在庭院里踱来踱去,不管见着谁,都要眉飞色舞地夸儿媳能干、孙辈乖巧。

  他心里的期盼压了许久:

  最疼爱的女儿百里荣英早已远嫁他乡,儿子百里荣轩性子温吞,做事不够沉稳;

  就连孙子百里如麟都过了八岁,平日里除了摆弄些小泥人、木玩意儿,在课业上总显得平平无奇,没什么突出本事。

  如今这对龙凤胎落地,恰似给沉寂许久的侯府注入了新活力。

  他抱着襁褓里粉雕玉琢、闭着眼睛咂嘴的婴孩,再看向窗外寒雪中傲然绽放的红梅,眼里满是对侯府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可侯府的这份热闹,却让百里如麟觉得有些“烦”。

  府里整日萦绕着婴儿的哭啼声,乳母、丫鬟们忙前忙后围着两个小的转,连平日里常陪他玩闹的小厮都被支去帮忙照料,没人再陪他舞木剑、玩弹弓。

  他穿着厚厚的锦缎狐裘,蹲在长廊下,手指无意识地戳着手里的小木剑,忽然想起今年春天时,和栖霞、归鹤在月湖山庄定下的约定

  ——“等我长大些,就去望月山找你们学剑,做江湖上厉害的剑客!”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在心里生了根、发了芽,怎么也压不住。

  老太君眼尖,瞧出了孙儿的心思,当即召集全家在花厅商议。

  武安侯百里长枫、侯夫人杨诗婉、百里荣轩夫妇都围坐一堂,气氛庄重又和睦。

  秦婧将一对双胞胎交给两个奶娘分别抱去喂养,轻声开口:

  “如麟这孩子,打小就爱舞刀弄枪,对拳脚功夫格外上心,去望月山学剑既是了他的心愿,也是个正经出路,是个好去处。”

  百里长枫捋着颌下的胡须,连连点头赞同:

  “如今望月山掌门是慕容金梧,此人品行端正、武功高强,在江湖上声望极高,把如麟交给他调教,我放心。就定在明年开春出发吧!”

  一家人没什么异议,这事就这么拍板定了下来。

  转眼到了四君三十七年。

  大年初一,百里如麟过了个热热闹闹的八岁生日,收到了不少贺礼。

  武安侯百里长枫特意将一柄祖传的“星航”短剑交到他手里,语重心长地说:

  “此剑虽小,却锋利非凡,带着它去望月山,要谨记学剑先学德,莫丢了我武安侯府的脸面。”

  百里如麟郑重接过短剑,紧紧握在手里,只盼着出发的日子快点到来。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终于到了百里如麟出发南下的日子。

  武安侯府早早就备好了一应行装,不仅派了四名得力亲卫沿途护送,还特意让百里荣轩亲自带队,务必保证儿子安全抵达。

  百里如麟背着小包袱,腰间挂着“星航”短剑,满心欢喜地跟着父亲上路。

  一行人从东越国安庆郡的珠城出发,一路翻山越岭、晓行夜宿,足足走了三个月。

  待到夏至时节,烈日炎炎之际,才终于望见了望月山的山门——青石门楼气势恢宏,门前两名弟子身着统一服饰,肃立值守,一派庄重气派。

  慕容金梧早已接到武安侯府派人送来的消息,见是侯府众人到访,立刻亲自带着几位长老迎了上去,热情地将他们请进山门。

  山上的客房早已收拾得干净整洁,每日的膳食也按着侯府的饮食习惯精心准备,处处透着周到与诚意。

  百里荣轩在山上住了一个月,跟着慕容金梧走遍了望月山的演武场、藏书阁、静心谷等地方;

  见山上弟子们练功刻苦有序、师门上下齐心和睦,愈发觉得把儿子送来学剑是万分正确的决定。

  离别的那日,百里荣轩蹲下身,替百里如麟理了理有些歪斜的衣领,叮嘱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山上要听师父和师兄们的话,好好学剑、用心做人,爹会定期来看你的。”

  百里如麟用力点头应着,目光却早已飘向不远处的演武场

  ——那里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弟子正朝他招手,邀他一起练剑。

  虽说刚上山时,听说归鹤留在了月湖山庄,栖霞也去了西梁药谷,见不到昔日玩伴,他心里难免有些失望。

  可这会儿和同龄的师兄弟们混熟了,一起跑跳玩耍,百里如麟顿时觉得,这比呆在侯府整日挨先生训、看着那两个小娃娃仗着不懂事就哭哭啼啼霸占阿娘,可要开心多了。

  送走父亲后,百里如麟立刻蹦蹦跳跳地跑到演武场,加入了师兄弟们的行列。

  往后的日子里,他跟着伙伴们一起在演武场挥汗练剑,傍晚一起在膳堂吃饭说笑,夜里同住一间宿舍,听师兄们讲江湖上的奇人异事。

  往日里在侯府的无聊乏味一扫而空,连梦里都是挥剑劈刺的模样,竟真的乐不思蜀,把珠城的侯府家园都暂时抛在了脑后。

  不知不觉,百里如麟已顺利通过外门弟子考核。

  那日,慕容金梧亲自在山门外等他。

  看着眼前褪去初入山门时青涩、眼神却更添坚定的少年,慕容金梧直言:

  “你日后要效身军中,往后的教习便因材施教,以实战为先,再无外门的基础章法可依。”

  自此,百里如麟的日程被排得满满当当。

  每日天未亮,他便要在演武场练剑。

  慕容金梧不用寻常剑谱,而是取军中拼杀的狠厉招式,拆解成“劈、刺、格、挑”四式核心,让他对着木桩反复锤炼。

  起初百里如麟还带着侯门子弟练剑的飘逸姿态,却被慕容金梧一木剑敲在肩甲上:

  “军中对敌,一招定生死,花哨招式只会送命。”

  此后他沉下心,每一剑都用尽全力。

  剑刃劈在木桩上的闷响从清晨持续到正午,掌心的血泡破了又起,最终磨出厚厚的茧子;

  剑招也愈发干脆凌厉,能精准刺穿木桩上标注的“要害”点位。

  剑术之外,野外求生是另一重考验。

  慕容金梧常带他深入后山无人区,只给一把短剑、一袋干粮和一个水囊,让他独自待上三日。

  第一次独自驻留时,百里如麟夜里遭野熊惊扰,慌不择路间摔下土坡,手臂被荆棘划得鲜血淋漓。

  他强忍着痛,想起慕容金梧说的“逢险先稳,借势而为”,便借着月光摸向附近的溪涧,用冷水镇住伤口;

  又折了韧性强的藤蔓捆紧手臂,再寻来干燥的枯枝搭建简易棚子,燃起火堆驱散野兽。

  三日后慕容金梧寻来时,见他虽面色憔悴,却已能熟练用野果充饥,还设下简易陷阱捕获了野兔,只淡淡道:

  “军中粮草不济是常事,活下来,才能谈打仗。”

  每隔两三月,慕容金梧会带他下山历练。

  他们去热闹的码头看粮船装卸,听脚夫与兵卒闲谈军中补给的难处;

  去边境的小镇,见往来商旅与戍边士兵打交道,了解边地的风土人情与防务形势;

  也会拜访邻近的青木门、铁刀派。

  这些门派多有弟子投身军旅,百里如麟便趁交流之机,请教不同兵器在阵前的用法。

  他与对方弟子切磋实战技巧,每次都带着一身伤回来,却把各家所长记在心上,融入自己的剑招与应对思路里。

  不仅如此,慕容金梧还联络了南唐国的附近驻军,让百里如麟参与真正的军中模拟锻炼。

  百里如麟混在普通士兵中,从最基础的队列操练做起

  ——烈日下站军姿,一站便是两个时辰,汗水浸透衣背也不能动;

  跟着队伍练习齐步、跑步,保证脚步声整齐划一,确保战时阵型不乱;

  还要学习传令、扎营、查岗等军务,夜里顶着寒风巡逻,记清营中每一处帐篷的位置与兵力分布。

  三年时光转瞬即逝。

  当百里如麟再次站在山门前,身上已无半分侯门子弟的娇贵。

  他身姿挺拔如松,握剑的手沉稳有力,眼神里藏着历经磨砺后的锐利与担当。

  慕容金梧望着他,清晰地知道,那个初入山门的少年,已在剑影、山野与历练中,蜕变成了能扛得起重任的英雄坯子。

  接下来,百里如麟又将如何磨砺?

  栖霞在西梁药谷又会发生什么风波?

  她与归鹤日后会在望月山重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www.abcsee.cc/45714/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